丁安 绘
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进入8月,又是一轮40℃的高温天,全市用电仍旧居高不下,其中空调负荷占了近三成。
“公共建筑夏季室内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这一规定源自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然而,尽管这项被简称为“26℃节能令”的规定已颁布实施3年,但无论是从炎炎夏日里普通市民的直观感受,还是从7月下旬和昨天专项检查的结果看,“节能令”在我市的落实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中尤以酒店、商场以及超市等公共场所为甚。
逾半被抽查单位室温低于26℃
在实际执行中,“26℃节能令”并不是要求空调系统自身设置的温度一定要超过26℃,而只是要求室内实际温度保持在26℃以上。
市节能监察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不同公共建筑采用的空调系统制冷性能有所不同,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内实际温度之间的偏差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建筑内的不同区域,比如酒店的大堂和会议室,由于密闭程度不同,受外界温度影响程度各异,这种偏差也不尽相同。因此,执法人员在检查中会在同一建筑内选取多个不同区域的监测点,根据现场测量的实际温度得出平均值,然后依据平均值判断该建筑是否达到“26℃节能令”的要求。昨天下午记者跟随监察人员走进了宁波大酒店、国购、银泰(天一店)、和义大道OLE超市,4家机构的空调温度设置仅有1家合格。而今年7月下旬和昨天分别抽查的11家公共建筑空调温度设置中,均有6家不合格,多以酒店、商场、超市为主。
“执行难”到底难在何处?
市节能监察中心相关人士说,从检查结果看,部分未达标酒店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担心“温度设置太高,客人感觉不舒服,会影响生意”。而位于海曙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负责人认为,26℃的室温设置标准“确实不太适合酒店行业,尤其是南方的酒店”。相对来讲,南方地区湿度较大,酒店房间湿度太高容易导致床褥、墙纸等发霉,最为关键的是会引起客人的不满。“酒店、商场与写字楼、政府机关不同,每天接待的客人不同,天南海北的都有,每个人对房间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位负责人说,不分行业,不分地区,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室温不超过26℃的规定是“一刀切”了。采访中,“一刀切”并不科学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酒店、商场负责人的认同。
- 湖州实行有序用电C级方案 错避峰17万千瓦应对高温
- 高温天用水节节攀升 宁波供水部门全力确保城乡用水
- 宁波市财政将拨付150万元资金支援抗旱
- 智能大棚里的自动温控手段让葡萄免受“煎熬”
- 今年夏天天气太热 不少“采摘游”拒散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