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水,浸润生灵万物,恩泽黎民百姓。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最好礼物。浙江八大水系中的瓯江、飞云江、鳌江,维系着我省第一人口大市温州900万人的生活、生计。但是,几十年粗放式的工业化进程和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在变混、变黑、变臭。痛定思痛,一场全民治水的攻坚战,正在瓯越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母亲河不再哭泣,为了我们的梦里水乡,为了把青山绿水还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温州全市动员,全域治水,全民护河……
鹿城:全面治水全民护河
7月25日上午10时,市区小南门码头,7月刚刚试航的水上巴士载着黄先生一家离岸东行。虽然生长在“浙南水乡”,但在母亲河上行船观光,对于“70后”的黄先生来说还是第一次。
目光所及,河面已经较以前拓宽不少,两岸高楼林立,岸边的大榕树,绿色华盖蔓延,撑起一片片阴凉。船四周的塘河水虽然称不上“清澈见底”,但至少已经不脏、不臭、不黑,只是略显浑浊。过了吴桥,船在南塘站向岸靠近,全新的南塘风貌区尽收眼底。“要是这河水能再清一点就更好了。”黄先生上岸后意犹未尽地感慨。
鹿城辖区的温瑞塘河水系东起蒲州河,西至丰门河,南到官渡河,北向汇入瓯江。48条支流河道,“织”成一个总长约61公里的河网,遍布在各个街道社区。河水黑臭、垃圾成堆一度让居住在鹿城的居民避河而走,伤的是母亲河,痛的是水乡民众。
自2008年新一轮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启动以来,温瑞塘河鹿城段的844家涉河区域餐饮企业全部实现了截污纳管,178个沿河畜禽养殖场全体搬迁,200多家沿河作坊搬迁整治。工业污染源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导致塘河水浑浊、水质不高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鹿城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住宅区和城中村污水直排塘河是造成河水浑浊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一些靠近城中村边的支流河段,很容易因为污染过多形成黑臭河。而最根本的治理方式,就是实现全区截污纳管和完成城中村整治。
目前,鹿城辖区内的46个片区中,已有20个完成了截污,剩余的26个片区将在今年和明年内启动。鹿城区制定了严格的截污纳管进度表:2014年6月份前要实现污水收集率100%的目标。
站在今年新建成的庄头滨水公园,这里“五龙抢珠”的江南水景常作为这座滨水之城的亲水样本:一个圆形小绿洲伏据中央,塘河的5条支流在此交错。四周,更有青草茵茵,绿树成片,河边绿步道连点成片。很难想象,去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叫龙方的城中村,230多户村民和23家企业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污染严重,蚊蝇滋生。去年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该地块就完成了所有协议签约和腾空,旧村改造为公园后,水乡的风韵逐入眼帘。
2012年起,鹿城全面启动了城中村改造,23个计划开工项目中,目前已有葡萄村、东屿村、蒋家桥村、双桥村等15个村实现了旧房拆迁。其他各村也在宣传动员或补偿协商等前期阶段。
截污纳管、旧村改造、河道绿化等基础工作全力铺开的同时,塘河鹿城段的河道保洁也已建立长效机制。目前,一支120人的保洁员队伍每天逡巡在各个支流河道。另外,大多数社区都自发组织了民间义务护河队,对河面和河道边绿化带的环境进行巡逻、监督。在鹿城,政府全力治水、全民护河的氛围正日益浓厚,重回水乡之梦不再遥远。
瓯海:百日攻坚整治河道
瓯海区“联动拆违、现场督战”专项督查活动日前正式启动。区4套班子领导兵分4路直击11个镇街的黑臭河道,现场督查河道整治和沿河拆违情况,一场治河战役再次打响。
污水横流、垃圾漂浮的黑臭河,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百姓生活,瓯海现有47条三级挂牌督办河道,其中9条市级挂牌、14条区级挂牌、24条镇街挂牌。从今年3月开始,该区启动了黑臭河整治和沿河“违必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11个镇街大力开展河面、河岸垃圾清理工作,加强河道保洁的强度和力度。目前,47条挂牌督办河道基本完成了河面、河岸各类垃圾的清理,清理各类垃圾约2300多吨,清理后各河道河面基本清洁,无明显的垃圾漂浮物,河面、河岸较原先整洁清爽许多。同时,坚持河道清理和污染源头消除并抓原则,加大对影响河道畅通,导致河水发黑发臭加工点违章建筑以及占用河道,影响河岸环境的违章建筑拆除力度。目前全区河道沿岸拆违面积累计达13万多平方米,美化绿化3.5万多平方米,完成清淤总长度近7公里的8条河道,清运垃圾1.2万吨,并兴建22个截污纳管项目,基本恢复河道生态面貌。
虽然治水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初见成效,但总体目标仍然繁重。于是该区决定从7月下旬起至9月底,全区开展一次“联动拆违、现场督战”专项督查活动,并将11个镇街划分为4个片区,由区4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组成4个专项督查指导组,每周三对各片区进行循环督查,全力推进黑臭河整治和沿河“违必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近日,区委书记厉秀珍等4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率队,来到梧田街道潘凤直河、新桥街道垟中河、郭溪街道梅屿河、仙岩街道圆儿浃河等10余处河道和沿河拆违点进行现场督查,对市、区挂牌整治对象重点督查,一一现场点评。要求全面加强黑臭河整治力度,通过实施沿河截污纳管、旧村改造、清淤疏浚、生态驳坎、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着力消除黑臭现象,让污染者共同承担保护水系的责任与义务。
龙湾:疏浚河道堵住源头
近日,一支由十几人组成的北山河清淤保洁工作组正冒着高温酷暑,加班加点全面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为8月9日的清淤、疏浚工程的进场施工做准备。黑臭了近20年的河道,有望不再黑臭。
据了解,整个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将持续3个月,总投资达1200万元。清淤、疏浚完成后,将进行两岸驳坎和绿化。“清淤过程中,整个河水抽干后,环保部门还要对排入河道的排污口进行排查,不仅要封堵各类工业废水直排河道的排污口,还要追溯源头,查清是哪个企业排入的。构成犯罪的话,将严格依法追究责任企业的刑事责任。”龙湾环保局副局长朱邦丰说。
据了解,龙湾区现有大大小小黑臭河、垃圾河190条,自3月份黑臭河、垃圾河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龙湾区已有24条河道开始疏浚,其中8条河道完成疏浚,新增31条河道疏浚工程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累计完成排查、疏通管网135公里;片区管网改造工作进展顺利,高新区状蒲园区东片Ⅰ标已完成了12座沉井,并有9座沉井完成下沉,其他片区管网改造工作都已启动前期工作。并确定20条重点河道实行区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在8月份率先启动整治工作,实行重点整治,由此以点带面,全面加快整治工作。
为进一步加大黑臭河整治力度,龙湾区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商讨河道整治方案,制定出台“一河一策”方案。 “河水发黑发臭,污染表现在河里,源头在岸上。”朱邦丰说,“在推进河道疏浚等工作的同时,只有一并重视并推进沿岸截污纳管工作,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治污这个难题”。据了解,龙湾正逐个对这些排污管进行排查,封堵各类直排河道工业废水排污管和排污口。
为确保河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龙湾区在制度保障方面,确定区长一月一研究,分管区长半月一研究,生态办一周一督查一分析,形成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为达到更好的监督效果,将在龙湾新闻网、《今日龙湾》等媒体公布每个月的整治工作计划安排,形成各属地街道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另外,全区人大代表将分20组,重点监督20条重点河道的整治工作。
乐清:全力治水消除黑臭
贯穿乐清中心公园的运河曾经是一条又脏又窄的垃圾河。在乐清中心公园建设的带动下,现今的中运河已经拓宽到45米以上,水质清澈,鱼类成群。因为中运河的存在,乐清中心公园成为了乐清老百姓休闲散步锻炼的最佳场所,每到晚上,公园广场上游人如织。
今年以来,乐清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思路,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推进“美丽乐清”建设。乐清举全市之力,打响治水的人民战争。
“老百姓想什么,我们就要干什么。河道整治是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事,这项工作开展以来,目前乐清河道整体面貌尽管有了一定改观,但离百姓的要求仍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全市上下痛下决心整治好。”乐清市委主要领导这样表示。
建设中的乐清亲水公园是乐清治水的大手笔。亲水公园位于乐清主城区的东南角的黄金地段,总占地面积1950亩,其中水体面积1105亩。目前,拓宽加深运河后形成的大面积水体已经颇具气势,一眼望去,烟波浩渺,水质清澈,和周边秀美山丘相映成趣,一派江南水乡特有的田园风光。据悉,到2015年,亲水公园将彻底竣工。
尽管如此,乐清境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河道存在黑臭现象。今年,乐清推出百里骨干河道综合整治,拟4年投入80亿元进行治水,加大全市平原河道整治力度。实行“谁污染,谁治理”措施,倒逼企业减排增效转型升级,引导群众转变生活陋习。
乐清还投入9亿多元,建设污水管网632公里,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大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巡查打击力度,加大沿河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着力消除外源污染。上半年,乐清共立案查处企业112家、责令限期整改企业38家、责令停产企业40家、打击取缔非法窝点152家。同时投资30亿元建设占地516亩的环保产业园区,已有22家企业按计划进场打桩施工。
通过临河拆违、绿化、垃圾收集、河面保洁、护岸、清淤、节污纳管、畜禽整治、建筑垃圾整治、村庄整治等12个方面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乐清誓将治水攻坚战进行到底。至今年4月底,基本完成86条垃圾河的整治任务,全面进入44条黑臭河整治的攻坚战。截至6月底,全市投入整治资金2018万元,已完成101条河段垃圾清理、水草清除和淤泥清理,清除垃圾19.2万吨,清除水草75万平方米,清理淤泥26.2万吨,河边累积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乐清还将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多措并举,在11月前有效消除河道黑臭现象。
瑞安:一河一策生态治水
曾经,一则河道受污的微博把瑞安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瑞安的河道治理工作也在一夜之间被推到了全国的聚光灯下。瑞安以此为契机,全面打响了河道治理的攻坚战。
7月25日下午,晴空万里,瑞安市塘下镇八水河水波荡漾,河道里的水草随着水波轻快起舞。岸边,火红的美人蕉、翠绿的浮萍相得益彰。微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很难想像,一条曾经远近闻名的“臭河”,重新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
“这是我市引入生态修复概念治理比较成功的河道之一。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慢慢提高水的自净能力,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治水效果更好。”瑞安市生态办建管中心负责人王稳介绍起八水河的治理情况颇为自豪。
今年4月份,瑞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河道2418条,查明垃圾河、黑臭河284条。对温州市挂牌督办的70条垃圾河、黑臭河列出整治时间表:3月底建立信息库,4月底开展垃圾清理工作;建立河长制,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出台有关办法,把“两河”整治列入镇街“四边三化”考核内容,并通过村民自筹、政府补助、企业赞助等方式,多方筹措河道治理资金。
污染在水面,根源在岸上。瑞安积极组建市民监督团、环保义工队、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和动员党员干部群众、企业主、广大市民主动参与河道整治。塘下镇还率先成立瑞安市首个民间性质的环保协会,热心环保的企业家筹集了1500多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志愿环保活动。
瑞安市安阳街道双岙村也有一条“墨汁河”变清的实例。虽然长700米的双岙河风景不及八水河,但亲眼见证一条“墨汁河”逐渐“褪黑”变清,村民们已经十分满意。“以前,这里水臭、蚊子多,村民都要绕道走。河道整治后,水不臭了,蚊子也明显少了。现在每到傍晚,我们都会不约而同来到河道边,纳凉、聊家常。”双岙村村民陈老伯兴奋地比划着。
“今年,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双岙河水面上的垃圾、河中的水草、河底的淤泥,并对沿岸进行驳坎护岸。前期不愿意拆违的村民,看到河道的改变,现在甚至表示愿意自掏腰包对河道进行治理。”双岙村党支部书记谢洪松说。
清淤、拆违、拓宽、洗河……跟双岙河一样,瑞安其他河道的面貌也在一天天发生变化。
据介绍,瑞安河道污染整治工作计划总投资2亿多元,目前已投入资金近1.2亿元。立案查处污染企业321家,159条垃圾河基本完成整治任务,125条黑臭河也已经根据“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开展生态修复,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治水取得了初步成效,下步如何深化治水举措,切实改善河流生态环境?瑞安市环保局副书记黄秀杰有自己的思考,“现行的河长制责任仍不够明确,下一步将全面细化河长制,通过定人定责、分段包干,限时治理、严明奖惩等更强力的办法,从制度上保障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此外,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市民环保意识提高等工作也不能有丝毫松懈。”
永嘉:温商捐资拯救菇溪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桥头纽扣市场经营转为生产型,钮扣拉链等生产企业迅猛发展,菇溪河被污染了,变成臭水河、毒水河,空气变混浊了,刺鼻呛人。桥头镇菇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金绯宇用“垃圾成山、污水横流”形容当时的情景。
看着被电镀废水浸染的母亲河,一批在外温商决心要改变现状。2007年,40多位在外温商组织了拯救母亲河的义捐,共筹资2000多万元,构成了菇溪河道综合整治的启动资金。
一场河道治理的攻坚战在群众推动下拉开了序幕。菇溪河道整治工程是永嘉县重点工程,据了解,工程治理河道长8.26公里。结合现有菇溪两岸的地形、地貌,通过兴建朱涂大桥至梨村段沿溪两岸的防洪堤和桥头镇窄段河道拓浚工程等措施,将建一条既有较高安全性又是一条观光休闲场所的防洪堤工程,总投资约4.38亿元。目前,2亿多元资金已经流入工程建设中。
清理河道垃圾是第一步,3000多米的河道里充斥着各种纽扣等生产废料和生活垃圾。金绯宇说,仅垃圾的处理费用就花了300多万元。
现在,沿岸企业或搬入标准厂房和工业园区中,或被停产,剩下的企业都按标准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自此,奶白色的电镀废水远离了菇溪河。
拆迁范围广是菇溪河道整治的一大难题。据了解,河道治理须拆迁3.65万平方米土地,涉及365户居民。拆迁难,桥头村、桥西村等地的村干部主动带头拆迁,政府部门审批提速。去年一个月时间里,指挥部完成了150亩河道堤坝建设的土地征收,与153户居民签订了拆迁合同。
解决了拆迁问题,扩河道、建堤坝红红火火开展起来。隆隆机声中,看着污染企业一个个减少,河岸环境一天天美好,当地老百姓还自发组成了河道治理监督团,监督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质量。“没想到,这次政府当真要治河。”很多市民如此感慨。
在完工的防洪堤上,清澈的河水重返菇溪,这条河成了桥头镇人们的后花园。往来于堤岸间的,有老人小孩,有青年男女,共享河道治理的成果,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因为他们知道,清清河水来自你我的共同努力。
平阳:全城治水还民清流
鳌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中最南端的水系,发源于文成县桂山乡,自西向东横穿平阳县全境,被誉为当地的母亲河。近年来,受工业、畜牧养殖、生活等多方面污染源的影响,水质严重“破相”。
截至去年,包括鳌江水域在内,平阳全县的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只有25%,水功能区达标率只有17%,全县平原河网水质类别以劣Ⅴ类水为主。
如今,在全省打响治水攻坚战的关键期,平阳人已吹响了“全城治水”的集结号。平阳人决心,用两年不到的时间,还原一个河水清清的浙南水乡。
盛夏时节,我们顺着鳌江一路向东,来到了鳌江镇的“三个潭”。这条全长90多公里的河水,是鳌江下游水域的一条支流。
夕阳倒映在水波中,岸边的丝瓜藤缠绕在木杆上,结出了朵朵小黄花,辛勤的萤火虫趴在这些小花上,等待着夜晚发光的时刻。
然而,又有谁能想到,眼前的一切,在3个月前,还是一潭“冒着白色气泡、散发恶臭的”黑水呢?
“以前,村里的养殖户都把水排到河里,导致河水一直是黑乎乎的,距离100多米远,都能闻到作呕的气味。”吴大姐是当地的一位村民,因为这事,曾多次向相关部门投诉过。
原来,3个潭所在的垟港村,是养猪专业户集中地。“曾经,这里有21户人家养猪,数量最多时,有近6000头生猪。”村民说,其实大家都知道,猪粪直接排到河道,是形成河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经过村委会的协调,养猪栏都被拆除了。”村委会主任吴杨东说,没想到,短短时间,就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据了解,作为平阳县水环境保护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配套工作,截至目前,县里基本完成垃圾河的整治,黑臭河完成整治3条。清理垃圾、水草共计21300余吨,清除河道淤泥86900余方。
此外,还拆除河边违章房违章棚70余间、违章厂房4座,总面积达3.1万平方米。对部分河边乱搭建拆除后进行绿化,面积约7000平方米。
近日,在平阳县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确定在今后的治水工作中要引入“河长”制,目的就是把河道监管与清理,落实到具体的领导人。
“河长”官不大,责任可不小。刚刚被聘为“河长”的程朝华说,“今后真要压力山大了!比如,每个季度,还要评选几条最脏的河道,如果我管的那条河被评上了,可是要上电视,对着近90万平阳老百姓表态发言啊!”
治水期间,官员不敢松懈,普通老百姓纷纷拍手称好,大家都说:“看来,这次是动真格了!”
对于污染水质的电镀、印染等传统生产型企业,平阳县制定了“零点行动”:当地开发了一块占地1万亩的工业园区,规定在2015年6月30日零点前,关停所有向塘河排放废水的未入园企业。
两年治水,时间说长不长。昔日的河水,该恢复到怎样的程度?县委主要领导这样解释:“以前检查工作时,坐全封闭的汽艇,还能闻到一阵阵臭味,不好受;希望治水初步结束,我们再去检查的时候,大家都换坐冲锋舟,对于溅在身上的水花,可以放心地尝尝,那就最好了。”
预计到2015年,平阳县鳌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将达75%,平原河网达60%;所有流出平阳的水系水质达标;垃圾河、黑臭河全面消失。
苍南:截污纳管深入老城
苍南县龙港镇等地水网密布,随处可见依水而建的一排排老旧房屋。这些老旧房屋曾构成一道道亮丽的河岸风景线,如今却成了苍南县“垃圾河”治理的一大难题。
龙港镇河底高河曾经是一条“垃圾河”,在清理河面垃圾,加强日常保洁之后,现在该河水面仅有较少的漂浮物,河水较为清澈。记者发现,河流的一旁就是老城区,老城区处于该镇最繁华的龙跃路商业区,沿路密布着多个餐馆。
“河道看着干净,其实隐患很多,这些餐馆是河底高河重要的污染源。”龙港镇干部李敏介绍说,该河段老城区雨水管和污水管合而为一,直连河道,餐馆污水伴着油污直排到河道,油污漂浮到河面,影响水蒸发,吸附更多污物,导致河面上漂浮垃圾巨大,河道内积淀了厚厚的淤泥。目前,干净的河道靠河道保洁维持,每天有专人捡拾河道垃圾。
龙港镇副镇长章定宇说,河道保洁只能治标,治本之策是截污纳管,把老城区的雨水管和污水管分建,然后把污水管道连接到污水主管网,再运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而雨水管可直接连接河流。“现在污水主管网都建好了,重要的是如何把管网建设深入这些老城区。”章定宇形象地把排污管网延伸工程比喻为“毛细血管”工程,“毛细血管”工程正是他今明两年的工作重点,也是苍南县治水的重要内容。
今年4月,苍南县打响了“垃圾河”治理的攻坚战,龙港镇、灵溪镇要在2年内实现城区水质达到4类或5类水标准。让排污管网深入到河网密布的灵溪镇、龙港镇各个建成区范围内每一户,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污染源。
说起来容易,但截污纳管在有些老城区却难以实现。河底高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开挖路面重修排污管,整个商业区的交通就会瘫痪,更严重的是,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更有坍塌的危险。章定宇说,在苍南,很多老城区都存在这样的状况。
在龙港镇,能截污纳管的老城区均已改建完成,而对于这些“硬骨头”,他们不得不想出新对策。据了解,目前的妥协之策是把原来的排污水和雨水合一的单管道直接纳入到主管网中,把雨水和污水统一运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这样就避免了重新开挖路面带来的问题。
今年,龙港镇污水管网建设计划为26.3公里,届时,污水覆盖率达到建成区的80%,截污率达到80%。“根据管网深入程度,污水处理厂也会扩容。”章定宇说,当老城区排污管网与污水处理厂真正通联,龙港镇的治水工程将全面打通。“那时,再对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就能彻底让老城区河流恢复生机了。”
文成:不懈治污亲水而居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文成县的居民汇集到泗溪河畔。炎热的夏日里,泗溪河哗哗奔流,溅起的水花给河畔的人们带来清凉。72岁的许守花是个广场舞迷,晚饭后,她和朋友聚在泗溪河畔的亲水平台上,开心舞起来。“以前哪里有这样的好地方,虽然河就在家门口,可是没有地方娱乐,以前河水脏脏的,也不想靠近。”
泗溪河是文成的母亲河,发源于南田龙斜岭。在很多文成老百姓的记忆里,泗溪河有许多支流汇合,水量较丰富,早年大峃至峃口一段,可通竹筏,溪水清澈如镜,一河碧绿。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县城人口增加,生活、生产、经营、居住结构等渐趋复杂,排污设施没有相应跟上,使河水渐遭污染,以致一溪清水变污流。沿岸虽然没有大工业,但是零星的石材加工厂产生的石料粉末入河,沉积在河底,让河流一度变成“牛奶河”。至20世纪末,尤其是县城一段河道,河水臭不可闻,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生活污水、石材加工厂、畜禽业给泗溪河带来了污染。”文成县水利局副局长郑长进说,县城4公里的河段尤为严重,脏、乱、差、臭,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
为此,文成关闭了非法采砂点,搬迁了一批水泥板厂到巨屿工业园,并对百丈漈镇的畜禽养殖业进行了整治。到2012年,百丈漈镇累计拆除121户30880.4平方米,处理母猪1611头。自2002年起,文成县对泗溪河进行了六期治理工程。
泗溪河六期治理工程的建设项目,从五期尾水至徐村大桥,约400米,是继前五期后又集防洪减灾、水环境整治、亲水工程建设、水生态修复、人文景观建设于一体的总综合性水利工程,也是文成全面打造县城“亲水而居、亲水生活”理念的重要举措。建设项目有1座橡胶坝,长426.4米的排污箱涵及人行廊道,6个亲水平台,1个水中景观岛等,总投资1262万元。
漫步泗溪河边,脚下的路不仅仅是亲水走廊,还是容纳两岸生活污水的排污涵箱。这些污水经过排污涵箱直接排到污水处理厂,解决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问题。
从县城沿河由东南向西北走,来到大峃镇徐村。昔日河畔1个栏舍面积500平方米的养猪场已经拆除,2个水泥板厂、1个花岗岩加工点也已经完成异地搬迁。原来的石材加工点变成了正在建设的亲水平台,河流也恢复了以往的碧绿。但是,记者仍然可以看到有少量的生活垃圾漂浮在河边。住在河边的殷阿姨告诉记者,傍晚时候,人们都喜欢到平台上来乘凉,“没有了粉末和噪音,但还是有人往河里扔垃圾,很不文明。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护母亲河。”
泰顺:库区转产保护水源
盛夏的午后,记者来到泰顺县筱村镇,站在玉溪河边,即使这样炎热的天气,碧绿的河水也能给人清凉。玉溪是筱村镇的“母亲河”,流经徐岙村、枫林村等7个行政村。从小在河边长大的吴慧勤说:“以前,鸡舍、鸭舍就搭在桥下面,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直接入河。虽然没有工业污染,但是难闻的味道让人不愿靠近。”
记者来到筱村镇徐岙村,具有千年历史的徐岙古村落就在玉溪边,古朴的亭子上写着:“徐岙村前环玉水。”可想而知,这条河一直都依偎在村庄旁,滋养着这里的人们。
“玉溪污染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水。”筱村镇副镇长林余进说,由于玉溪边上生活的百姓较多,存在污水直排的现象,玉溪河边曾经一度垃圾成堆、乱象丛生。
筱村镇位于温州“大水缸”珊溪水库的上游,属于禁养区。为了保护温州“大水缸”,镇里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进行了整治。截至目前,清理了41家生猪在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拆除栏舍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
林余进告诉记者,去年镇里对沿岸的8个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管网更新。现在,温州公用集团正在建设筱村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配套工程,设计规模日处理2500吨,近期处理量1000吨。筱村镇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河长、巡逻员、保洁员都在为河道清澈“保驾护航”。
现在的玉溪,清澈碧绿,蜿蜒而上,潜入青山。温州市第一条生态防洪堤——筱村镇玉溪徐岙段防洪堤已经开始建设。吴慧勤兴奋地说:“河边干净了,村民也不好意思再扔垃圾。以后,河堤上还会栽上花草树木,那时候肯定是晚上消暑纳凉的好地方。”
为了保护水源,村民们打破自己的“饭碗”放弃了畜禽养殖,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农业。当地政府通过推广绿色防控、绿色施肥、绿色灌溉等技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等对温州“大水缸”的污染,引导库区农户转产转业。
翁青斌是筱村镇徐岙村粒粒红杨梅合作社的管理员,“我这里的杨梅,一颗卖到7元钱。”6月中旬时,他用罗曼把100多株杨梅树保护起来,把飞虫隔离在外面。翁青斌说:“不仅不需要打农药防虫,罗幔还可以减缓暴雨冲击,有效减少落果。在罗幔种植的杨梅都论颗卖,普通的一箱64颗卖268元,成熟前就订光了。”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水稻、茶叶、杨梅等主要作物生产中,生态防治技术都在推广。筱村镇党委书记翁士堤介绍,2013年,筱村镇的绿色防治技术推广率达85%以上,绿色施肥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通过绿色种植,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成功实现农业增收。
- 下好治水一盘棋——六论打赢治水攻坚战
- 台州108项治水工程立下军令状 8个项目进展滞后遭批
- 李强:把产业调整作为治水根本之策
- 浙江治水将启动史上最严制度 省领导或亲自当"河长"
- 宁海全流域治水——一溪一设计 处处有景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