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办助学贷款要盖几十个公章的新闻
令寒门生打退堂鼓
浙江在线08月07日讯 当许多大一新生在血拼“开学新三样”——手机、电脑加相机时,贫困大学生却在为路费、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这两天,一则来自湖北的新闻“办助学贷款要盖26个公章”,让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记者向浙江各高校助学贷款的负责人打听,他们连连摇头,“来浙江读大学,顶多盖2个章就够了!”
开一张贫困证明
最多两个章
昨天,记者联系上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小杨。小杨在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长大。“两年前,我收到浙江理工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里就夹着一张大学生贷款专用证明——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书。”
填完这份证明的所有空格,附上一张家长意见书,小杨到离家不远的村委会盖章。“大家都住一个村,村委会的人对我家情况再清楚不过了,二话没说就盖了章。隔天,我拿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又去县里民政局盖了章。统共就盖了这两个章。”小杨说。
报到当天,小杨拿出录取通知、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还有盖了章的贫困证明和家长意见书,不用交学费,在学校“绿色通道”办完入学手续。
“不过助学贷款一般在年底发放,路费和部分生活费还是要准备的。”小杨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
“按照浙江省的助学政策,学生开学前只需要预备一张贫困证明。这张证明,只要有其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1个章就行。不过民政部门不可能像村委会一样,对学生家庭情况那么清楚,所以一般会要求村委会加盖一个章。接下来一系列申请手续,在学生报到后,学校有专人帮忙统一办理。”浙江中医药大学资助办公室主任蒋笑燕解释。
生源地贷款
要多敲几个章
湖北大学生办助学贷款要盖26个章,后来证实是新生自己估算出来的,报道有失实。浙江多所高校助学贷款的负责人推测,那位湖北大学生申请的是国家生源地贷款。
“现在有两种贷款方式,一种是国家生源地贷款,学生自己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或者家庭所在地的农村合作信用社申请,每家银行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都不一样;另一种是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到校后走绿色通道,只需提供一份贫困证明,其余由学校协助办理。”浙江理工大学学工部助学贷款负责人李一介绍说。
相比有学校协助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要自行申请的生源地贷款手续会复杂一些。记者以杭州贫困生的身份,向杭州联合银行咨询如何申请生源地贷款,得到的答复是:“申请生源地贷款,需要材料挺多的,还要大学提供你的入学证明,你要学校、老家来回跑。可能你去学校报到时,在就学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更方便。”
浙江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邵小卿说:“各省生源地贷款政策不同。因为很多学生会回老家工作,生源地贷款在还款方面更便利,所以现在部分学生会申请生源地贷款。”
浙江学生去外省
如何申请贷款
浙江寒门生去外省念大学,怎么办?
“带上一张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敲上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证明就行!”记者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多所外地高校,得到了相同的答案。除了这份全国统一的调查表,部分学校也有自行设计的贫困证明模板,都会附在录取通知里,直接送到学生手上。
南开大学相关负责人说:“据我所知,每所高校有细微差别,像我们学校会要求父母写一份确认书,只要父母签字就行,要盖章的只有那份家庭情况调查表。所以,我建议打算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浙江学生,到了学校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事先,最好向学校确认一下所需材料。”
“像我们学校有专门的新生报到系统,可以事先联系到未来的班级辅导员,不仅能咨询怎么办理贷款,而且提前告之家庭情况,进校后还有补助。”复旦大学的老师告诉记者。
小贴士
需要再贷款
不能有挂科
新生报到要带的:
申请就学地贷款,需要户口本复印件、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盖过章的贫困证明(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家长签字的确认书(部分学校要求村委会盖章)。
申请生源地贷款,各银行不同。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需要申请表,由毕业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借款学生、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县资助中心要求的其他材料。可以打95593进行咨询。
容易弄错的:
就学地贷款的盖章,分别是村委会(街道)和民政局字样的印章,后者经常会盖错。
生源地贷款,要从当地教育局或者资助管理中心下载表格,不是到学校领取表格,因为每个省稍微区别。
要注意的:
要先学会自己看文件,对照录取通知书里的相关文件,先问清楚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再去办。
不要因为成绩的原因导致自己不能贷款。大二续贷需要提供成绩单,一旦出现挂科,银行贷款就有可能要暂缓了。
- 助学贷款还在玩“公章旅行”?
- 开化生源地助学贷款圆梦山区贫困生和少数特困生
- 眼看就要缴学费 贫困大学生陷入助学贷款困境
- 金华市助学贷款已发放3771万元 同比增长18.14%
- 未按时偿还助学贷款 19名大学生被告上法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