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茶农自救挺过最凶旱情 龙井“明年绝收”是谣言
明年春茶减产已成定局,价格可能会比今年贵两成左右
2013年08月15日 06:21:34
翁家山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上山浇水抗旱救茶。
经过连日浇灌,发焦的茶树上又长出嫩芽。
 
水管从蓄水池到茶地有一两公里长

   浙江在线08月15日讯  清晨5点的翁家山,太阳光还没铺开来。茶农朱红霞,一个女人,肩膀上却扛着一根几百米长的水管,在自家茶园里来回浇水。

  水管里的水,一沾到干涸的土地,就像碰到了海绵。水管和水管连接处,有水漏出来,朱红霞都用脸盆接着,不敢浪费。

  杭州持续高温干旱,娇贵的西湖龙井茶树,很受伤。尤其是翁家山。

  翁家山,海拔237米,是西湖边所有茶村中最高的。光照强、山势高,又不像梅家坞、茅家埠,周边有溪流可以就地取水。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源,翁家山800多亩茶园,80%以上都会被渴死。

  今年夏天,西湖景区四成茶树不同程度受旱,明年春茶产量减产已成定局。好在西湖街道及时送水,龙井茶农积极自救,最凶的这一波旱情,西湖龙井茶树算是挺过去了。

  昨天,我们走进茶园,走近茶农。对茶农来说,茶树,就是他们的孩子。

  每天通宵给茶树浇水毛脚女婿都回来帮忙了

  早上7点,翁家山茶园,太阳光晒得后背脊发烫。四周没有大树,躲都无处躲。

  朱红霞关掉阀门,卷起水管。她已经在茶园里,连续浇水5个小时了。半夜两点上山,忙到早上7点;下午5点,太阳下山后再上山。

  “太阳出来了,就不好浇水了。”朱红霞说,大白天给茶树浇水,就像倒一壶滚烫的热水下去,茶树没被太阳晒死,已经先烫死了。

  现在,翁家山的茶农们,都是这么个作息时间。浇灌时间,集中在晚上7点到第二天的早上7点之间。

  而且,因为水少,在这12个小时内,整个翁家山283户村民,还得轮流排队,错开高峰给茶园浇水。

  翁家山上,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几个大型的白色塑料桶,并排站着。每个桶,能蓄上两吨地下水,水管铺得像蜘蛛网。

  “以前都说当西湖茶村的女婿福气好。今年,毛脚们算是吃到苦头了。”翁家山村长周宝国说,一个月前,翁家山嫁出去的女儿们,都带着老公回娘家来了,帮忙给茶树浇水。

  四成茶树不同程度受旱龙井老茶树几乎毫发无伤

  算算看,西湖边的茶树们,已经快被高温折腾两个月了。

  最早是在7月初,处在平地的双峰村和灵隐白乐桥一带,茶树开始“抱恙”,茶树的枝叶被太阳晒干,甚至枯死。

  到了7月下旬,梅家坞、梵村、九溪、翁家山,接二连三的茶园,大面积跟着受灾。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统计了一下,西湖景区内,各个茶村的茶园均有不同程度受旱,总面积近2500亩,占了景区茶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其中,根系较浅的龙井43,还有平地区块、树龄在5年以下的茶园,受旱情况最为严重。而树龄在20年以上的西湖龙井茶树,几乎毫发无伤,对于明年春茶的质量基本没有影响。

  好在受旱的茶树,大多只是枝叶枯黄,整株枯死的情况并不多见。

  接下来,只要能及时给茶树灌溉补水保护好根系,大部分茶树都能存活度过旱期,明年春天照样能产西湖龙井。

  即使是受伤较重的新茶树,只要护理得当,两三年后也能恢复产量和质量。

  “明年西湖龙井要绝收”系谣言但春茶减产价格上涨已成定局

  口说无凭,周宝国特地找了几棵茶树,原本那些被晒成暗红色的茶树茎上,又长出了一小段嫩绿色的茎干,不少的茎尖上,还冒出了新的绿芽。

  周宝国松一口气说:“这样的茶树,就算是救活了。”

  现在,网上出现了“明年西湖龙井要绝收”的传言,昨天,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做了澄清:

  明年西湖龙井春茶减产已成定局。减产程度将取决于旱期持续时间长短、严重程度和旱期过后的补救措施,目前仍难以预测。但是“绝收”的说法不实。

  夏天长出来的茶芽,茶农都是剪下来扔掉的。所以西湖龙井茶品质如何,取决于今年冬天抽出的嫩芽。所以,只要熬过今年的干旱,明年春茶的品质也不会受到影响。

  至于明年西湖龙井春茶的价格,茶农们说,肯定是要涨价了。现在每天浇水、用电泵、还要请人帮忙,成本要比往年高出很多,所以春茶价格会水涨船高。

  茶农们估计,明年春茶的价格,可能会比今年贵两成左右。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新闻鲜晨多】10月25日:杭城遭遇八面“霾”伏 PM2.5为中度污染级别

【新闻鲜晨多】10月24日:刚下公交车76岁老太被山地车撞倒 山地车能骑多快?

【新闻鲜晨多】10月23日:27元拿铁贵不贵?央视质疑星巴克暴利引来网友口水

【新闻鲜晨多】10月22日:你在这里还好吗? 走近那些远嫁到温州的越南新娘

【新闻鲜晨多】10月18日:西湖游船年卡受追捧 第一批1600张抢购一空

【新闻鲜晨多】10月17日:杭州“路口300米严管”满月 新增10个严管路口

【新闻鲜晨多】10月16日:时隔半年再现H7N9禽流感病例 35岁患者现居绍兴县

【新闻鲜晨多】10月14日:“泡水车”扎堆涌进修理厂 4S店维修预约排了上百号

【新闻鲜晨多】10月12日:4条城际铁路把杭州串起来 临安线、富阳线有望先行

【新闻鲜晨多】10月11日:凌晨两点杭州曙光路 夜飙族截停出租车大打出手

【新闻鲜晨多】10月10日:杭城大多数道路水都排空了 为何这些重灾区积水难退?

【新闻鲜晨多】10月9日:乘风破浪的司机:“船”要起航了,您抓好扶手哦

【新闻鲜晨多】9月16日:6个重点路口试点实时监管 “路口300米”盯牢加塞车

【新闻鲜晨多】9月13日:东南沿海明虾遭遇无妄之灾 价格一路飙到25-28元/斤

【新闻鲜晨多】9月12日:“定制公交”治堵工作座谈上被肯定 杭州能借鉴吗?

【新闻鲜晨多】9月11日: 一个30岁爸爸亲手掐死一双可爱又无辜的儿女

【新闻鲜晨多】9月10日: 地铁惊魂“趴窝”事故原因查明 接触网存在质量瑕疵

【新闻鲜晨多】9月7日: 杭州地铁抛锚钱塘江底 113名乘客沿着隧道走了半小时

【新闻鲜晨多】9月6日: 陪伴我们15年的西博会烟花大会今年取消

【新闻鲜晨多】9月5日:课桌椅独立调查:盼和孩子一起“长大”

【新闻鲜晨多】9月4日:德国大闸蟹在中秋节海归的事黄了 聚划算道歉并退钱

【新闻鲜晨多】9月3:临安山核桃今秋迟开竿 专家为果农灾后把脉

【新闻鲜晨多】9月2:西湖手划船昨起涨价每小时150元 游客喊贵不买账

【新闻鲜晨多】8月30:女司机一激动,错把油门当刹车撞伤执勤交警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杭州“秋名山道”该不该拒绝“夜骑族”?

【新闻鲜晨多】8月28日:18个姑娘挤进一部电梯超员不超重 被困半小时

【新闻鲜晨多】8月27日:三起三落创业柳暗花明 从游戏宅男到天猫大卖家

【新闻鲜晨多】8月26日:温州120急救车 小区内压死正在玩耍的6岁男孩

【新闻鲜晨多】8月23日:高温、台风连轴转 毛毛菜都卖出鸡蛋价了

【新闻鲜晨多】8月22日:南旱北涝成中国未来趋势?——三问今夏反常气候

【新闻鲜晨多】8月21日:东阳某校高三补课不停 学生投诉不停校方点名施压

【新闻鲜晨多】8月20日:一口上百元的神户牛肉 没有一片来自日本

【新闻鲜晨多】8月19日:宁波一在建轻轨工地坍塌 多名工人被埋两死四伤

【新闻鲜晨多】8月16日:外地蔬菜最近大举涌入杭城 每天要比7月多卖200吨

【新闻鲜晨多】8月15日:今年二季度盈利指数历史最低 煎熬中的杭州餐饮业

【专题】直击浙江高温抗旱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黄轶涵 编辑: 陆海旻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龙井茶有了遮阳篷
  • 五天浇次水刚够茶树吊一口气 梅家坞茶农抱团度时艰
  • 西湖景区2000亩茶树受旱灾影响 占全景区30%左右
  • 万亩茶园经受生死“烤”验——“西湖龙井”保卫战
  • 【新闻鲜晨多】8月5日:万亩茶园经受生死“烤”验 西湖茶农的“龙井”保卫战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