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江山定家坞村一对耄耋夫妇 义务架桥修路37年
全镇15个村的村道,都有他们流下的汗水
2013年08月28日 06:32:15

   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 清晨六点,一个高瘦的八旬老汉头戴斗笠,肩背锄头,手提畚箕走出土房;一个矮小的八旬阿婆在后面不住地叮嘱:“小心点啊,7点你在村头亭子里等着,我给你送饭……”

  发生在江山市坛石镇定家坞村里的这一幕,已经延续了整整37年。老汉名叫王嗣高,阿婆名叫廖彩香,两人都是87岁。夫妻俩从50岁开始义务修路建桥建凉亭,全镇15个行政村的村道上都留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

  王嗣高和廖彩香育有6儿2女,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养大8个儿女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为没日没夜的干活,王嗣高年轻时还患上了多种病。

  他俩最终都熬过来了。老王的身体好起来了,8个孩子也一个不落地健康成长。二老晚年的日子,是健康幸福,儿孙满堂。

  50岁生日那晚,王嗣高对老伴说:“小时候,私塾先生告诉我,修路修桥修凉亭是做善事,我们年纪大了,儿孙满堂,身体也没毛病了,我们得做点好事,村东头有一个木桥烂了,我们修起来吧。”

  廖彩香从来都是支持丈夫的决定,这次她依旧微笑点头。

  生日的第二天,他们就倾尽五十大寿的所有礼金,去集市上买了块3米的大青石板,将日渐腐烂的木桥变成了牢固的石板桥。

  村里人不再为过桥而胆战心惊,一齐向王嗣高夫妇俩投来赞许的目光。这让王嗣高很受用,他决定将修路架桥建凉亭一直做下去。

  从此,王嗣高每天背着工具出门,见到哪里路不平了,就去平整一下,见到桥破了就自己买水泥修一下。

  4年前,夫妇俩用毕生的积蓄7000元在村头修了一个凉亭。

  如今两老耳聪目明,生活全部自理。老人说,他们想活到一百岁,修路也要修到一百岁。

  据江山市交通局统计,37年来,老人走遍了全镇15个行政村的所有村道,修补的损毁路段难计其数。本报通讯员王玲毛建华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盛伟 编辑: 陆海旻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公办义务教育师资县域内交流 老师多流动学生少择校
  • 持续高温偏远山区村民缺水 义务消防队每天送水10余吨
  • 杭州边检站开展“我为军旗添光彩”义务献血活动
  • 公园广场舞缺设备 热心居民义务当起音响师
  • 从本村修到全镇 “江山愚公”王嗣高义务修路37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