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半途中,后车有没有撞上来的可能
事故发生后,为何没有相应的公交接驳
第一时间的信息告知,能否更透明及时
三问地铁抛锚
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 地铁抛锚在钱塘江底,许多问题都在涌动——
人们很后怕:抛锚在隧道中,万一后车撞了上来,会不会成了地铁版的“动车惨剧”?
人们想不通:这次地铁延误这么久,为何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启动?地铁和公交快速反应的的联动机制又体现在哪里?
人们有疑惑:现在这样的共享时代,为何杭州地铁不能像上海一样做到信息告知的及时透明?
昨天,我们试图打开这些问号——
抛锚半途中,万一后车撞上来怎么办
●释疑:列车都在监控中,一旦有事故后车会被喊停
除了忧心,更多的是后怕。
不过对于网友们“后车会否撞上来”的疑问,杭港地铁运营副总经理谢传威表示,大家可以不用担心,所有运行中的列车都在实时监控中。
“地铁列车运营时,车控室就像一个大脑。地铁列车在隧道里行驶,会通过信号系统发射,将当前它所处的位置、速度等信息汇报给车控室。这些信息也将通过车控室反馈给后方行驶列车,让它知道前面多远处有行驶列车,应该保持什么速度,保持多远距离。”
地铁集团告诉记者,一旦前方有事故或者急刹车,车控室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并通知后方列车,“以前晚为例,在这辆列车抛锚后,我们迅速通知了后面的其他列车尽快在最近的站点停靠等待。”
事故发生后,为何没有公交接驳启动
●回应:预计延误超过1小时,才会启动应急预案
有一个声音,在事故后很一致:事故发生时,许多公交车已经停运,在延误时间如此之长的情况下,地铁与公交的联动机制在哪里?
对此,谢传威说,杭州地铁跟杭州公交集团已经协议,如果事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通过电话调派公交接驳。但是昨天的事态还没有达到标准。“一般来说,如果某一个站发生突发情况,导致站内或者一条线双向交通都无法通行,预计延误时间超过1个小时,就可以申请调派公交接驳。但是当时对向车道文泽/临平方向,开往湘湖方向还是可以正常通行的,我们预计延误时间达不到一小时。没达到申请条件,所以就没考虑公交接驳。”
至于为何会延误这么长时间?谢传威表示,主要考虑到乘客安全,“必须等乘客撤离后,再考虑其他。”
此外,这次事故发生后启动了三次小交路运营,两个方向的车都是借对向车道行驶,避开事故区域后,再回到自己的轨道上行驶的。“在借道行驶时,就像红绿灯一样,一方在借道,另一方就要等。”
记者昨日也从杭州公交集团了解到,根据《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应急接驳预案》、《地铁1号线运营站点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当杭州地铁1号线因突发事件发生运营中断时,将采用地铁与地面公交联合接力的运输方式,及时疏散、撤离已经进站和在地铁车厢内的乘客。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是,地铁1号线因故障、事故等特殊情况中断1小时及以上(流程见图)。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应急预案对不同地铁站点接驳车辆的到达时间,都作了相应规定,并拟定了应急接驳车停靠点及线路走向,由路熟有经验的司机驾车:以打铁关站为例,当启动应急预案时,公交三分公司将会第一时间从焦家村公交站、公交总公司站等站点调配车辆,在15分钟内赶到相应接驳点。
第一时间的信息告知,能否更透明及时
●建议:上海的信息服务沈阳的贴心公交,不妨学学地铁事故后,市民大多提到了“欠人性化、欠透明”。
尤其是部分乘客从隧道里走出来,却只被简单告知,可以等待或者退票。怎么退,去哪里换乘,能换乘什么车,统统一头雾水。而对于此后“除了退票,零赔偿”的做法,许多因地铁事故耽误了行程的人也颇有微词。
事发后,杭港地铁官方微博发了4条微博。但截至昨晚发稿,也没有再更新事故的真正原因。许多市民都提到了上海地铁信息服务的周到和细致:“我在杭州就能知道上海地铁哪条线哪一站路出现了什么故障,大概多久能恢复,杭州为啥不能学习一下呢?”
而记者在询问了其他城市的地铁业内人士后,他们建议杭州不妨学学其他城市的应急机制:
比如沈阳地铁除了日常的试运营方案外,还配备了98项应急和演练方案。地铁一号线沿线涉及19条公交线路,都和公交公司签订了协议,地铁遇到问题,所属的公交车必须第一时间接驳。乘坐接驳公交车的乘客只需出示地铁车票作为凭证。
而根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按伤亡人数、财产损毁状况等,将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为四级,根据预案,地铁中断30分钟以上即为重大突发事件。
我们并不苛求试运营未满一年的杭州地铁,马上与其他城市相比。但相关的条例能否更变通更人性化,周边城市运营上的长处能否虚心学习呢?
- 杭州地铁江底抛锚由接触线装置故障致短路造成 与供电无关
- 杭州地铁供电故障系接触网可断开装置受腐蚀引起
- 【专题】杭州地铁“趴窝”钱塘江底 乘客地底徒步逃生
- 钱塘江底百余名地铁乘客首次从逃生通道疏散
- 因供电故障地铁停在江底隧道 117位乘客紧急疏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