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1日讯 “谢谢,还没上大学就拿到了第一份奖学金!”在德清武康镇对河口村委办公室里,拿着录取通知书的小马有些兴奋,因为他凭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在村委领到了1200元奖学金,他笑着说:“还没去读大学就给我这么大的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在对河口村,今年与小马一样考上大学领到奖学金的有20多人。“我考上的是大学本科,所以拿到了1200元,要是专科,就是800元!”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河口村就制定了一项规定,凡是村里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都有奖励:从当年的300至5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至1200元。若是考上研究生再奖1200元,考上博士生,再奖1200元。
自从该村出台这个奖励机制以来,村里已经出了300余位大学生,其中不乏考上名牌大学的如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对河口村党委书记沈虎林告诉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村里很多东西都变了,但这奖励制度从来没有中断!“即使是村里的工作人员发不出工资了,这奖学金一分也没有少过!”沈虎林笑着说。
村委工作人员马腾龙告诉记者,每年高考一结束,村里就想方设法把这笔奖励资金留下来,大概三四万左右,等到8月份学生的录取通知书陆续来了,就给孩子发奖金,每年都是如此!“这是村里承诺给孩子们的,一分也不能少!动什么也不能动这个教育金,工资晚发点不等于不发。但有梦想的孩子不该受委屈,他们都是我们村未来的骄傲与建设的人才!”沈虎林动情地说。
村里对教育的重视与关心让上大学的孩子很感动,领过奖学金的大学生们有不少回到家乡工作。正在村委处理手上工作的冯国峰说,“1998年我考上中专,村里奖励我500块钱,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制度还在。每年看到这么多大学生来领这笔钱,我不仅高兴,更觉得我们村了不起! ”27岁的村工作人员吕江萍笑道,自己当年也拿到过这笔钱,现在自己在村委里工作,也算是一种回报吧!
临别时,沈虎林对记者说,这条规矩不能废。现在他们村已经有一个博士生了,他相信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是知识的传递、希望的传递……
(本文来源:湖州日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