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0月04日讯 一条绵延3公里长的古镇河,弯弯曲曲穿城而过。千年古镇德清新市镇的这条母亲河,曾是当地老少游泳嬉戏的乐园,可如今,河水发黑发臭,居民避而远之,怨声载道。
今年6月履新的镇党委书记姚夏林,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向全镇承诺:“今年,我要把古镇河道整治干净,大家能到河里游泳。”居民们欣喜地发现,这条多年无人管护的古镇河忽然有了动静:十几名工人清理垃圾,两台电泵不间断清淤。
言之凿凿,行之切切。古镇居民从姚夏林的言行中,仿佛看到了古镇沉寂已久的勃勃生机。是的,无论身处多难的困境,面临多复杂的矛盾,被称为“硬骨头”书记的姚夏林的承诺,都实现了。
“我把百姓想法装进脑子,要给他们一个全新的家”
熙熙攘攘的新市镇中心广场上,有一块10米长、3米高的巨型宣传牌,早起锻炼的大伯、大妈憩息时,就喜欢站在前面评说一番——
牌子上,是今年镇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进度安排表,哪个干部负责、进度如何,一清二楚。
天天经过广场的镇干部们,可就没有那么安闲了:自己工作干得如何,老百姓都盯着呢。
“不能光靠我一个人,得让每个干部都动起来,新市才有希望。”今年6月,刚到新市的姚夏林,看到手中的介绍材料,有些不敢置信:作为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新市排名靠后,24个行政村竟有近半是贫困村。
上任两周后,姚夏林走遍了镇上的角角落落,倾听百姓期盼,征求干部意见,“我把大家的想法都装进脑子里,画出小镇发展的蓝图,之前我们落后了,现在要拼命赶上去。”一个月后,在全镇干部大会上,镇党委班子提出了“生态田园新城、工业商贸富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思路。
很快,百姓们就在镇上最繁华的地段,看到了政府发展规划、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镇班子成员除了原来的分工,更是成为这些发展项目的直接责任人。
几个月来,古镇河水越来越清,公路绿化带渐渐成形,违法建筑逐一拆除……新市居民们感受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热度,交口称赞。
镇干部们却个个坐不住了。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冯天荣负责城市绿化,一听见手机响心里就发毛,因为姚夏林一有空就跑到街上看绿化工程,只要有问题,无论多晚都会问责;宣传委员许哲锋自从承担了环城西路的改造项目,没睡过一个好觉,“连做梦都在想签约谈判”……新书记的雷厉风行,把新市干部的干劲带动起来了,他们说,姚书记有句口头禅,“工作就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得罪人”。
这种斩钉截铁的干事态度,说干就要干好的决心和韧劲,对这位担任过4个乡镇一把手的“老乡镇”来说,已经融入血液,一直伴随着他在基层摸爬滚打。
“干不好就走人,干事就要背水一战”
“乾元镇来了位好书记”,这是今年6月初,姚夏林从乾元镇党委书记一职离任时,当地百姓送给他的一面锦旗。
而3年前,姚夏林刚到乾元镇报到时,迎接他的却是另一种情景。“我还没进办公室,就来了一批上访的人。”姚夏林记忆犹新。当时,听说新书记上任,上访群众挤满了接待室,还直接进了他的办公室。“有向我讨征用土地钱的,有抱怨房子拆了没地方住的,有说环境太差的,还有的干脆指着我骂人。”
“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把你们的难题解决掉,干不好,我就卷铺盖走人。”这条军令状,姚夏林几乎是喊出来的。姚夏林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工作,就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我一看新家这么乱,心里很难过。”为此,他下决心要把“家”建设好。
基层总是少不了问题和矛盾,可每次,他都不给自己留后路,立下“干不好就走人”的军令状,凭着一股敢想敢干的“闯劲”,打开一番新局面。
乾元镇是德清老县城所在地,镇上有一座长桥是交通要道,更是百姓买菜、出行、去医院的必经之地。可是,一些商贩看中这里人气旺,直接把摊位摆在桥上,常常拥挤得连人都走不过。20多年来,长桥一直是“堵桥”。
姚夏林决心打通这座桥,取缔游击摊位。可消息一传出,责难接踵而至,不断有人到办公室吵闹,他甚至不时接到恐吓电话。一些干部出现畏难情绪……可铁了心的姚夏林无所畏惧,经常一大早就到桥上给摊贩做工作,对带头闹事的人严厉批评。
多管齐下,长桥终于通了。姚夏林趁热打铁,拆迁了附近的老房子,建起9个停车场缓解停车难,改造近20个公共厕所,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道路绿化……老县城焕发了新风采。
人们总是看到姚夏林一次次立下“军令状”的豪情,可很多人不知道“军令状”背后的艰辛与隐忍。今年伊始,乾元镇响应省里号召,开展“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可在拆违会上,姚夏林提出要先拆闹市区的21间违建店面房时,镇干部面面相觑,“这片房子是老大难,户主都不是省油的灯,8年了,都拆不掉。”大伙儿谁都不敢表态。最后,姚夏林一拍桌子:“一定要拆,要是拿不下,我就辞职不干了。”
随着拆迁行动的开展,姚夏林的办公室被拆迁户闹过无数次,不断有人到县里“告状”;烈日下,他和工作组一次又一次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拆迁碰头会开到了半夜12点,浓茶泡得几乎成了清水……
终于,拖了8年的“硬骨头”被啃下了。拆房子当天,很多老百姓都自发来看,他们奔走相告“这回动真格了,真拆了。”姚夏林的这把火,也一举打消了干部群众等待观望的心态。乾元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拆迁任务。
“不是我吃了豹子胆,是老百姓给我撑腰”
每天傍晚,在镇食堂里匆匆扒几口晚饭后,姚夏林经常一个人上街走走。
他专往人多的地方去,说说笑,聊聊天,不管熟不熟悉,都能侃上好一会儿。这个喜欢逛大街、侃大山的镇党委书记,很快就被当地居民所熟知,大家有什么事要找他,上街一找一个准。
这是姚夏林多年的乡镇工作习惯。“只有和百姓走近了,他们的想法才会告诉你,工作应该抓什么,重点干些什么,才有方向。”姚夏林说,敢立“军令状”,不是因为他吃了豹子胆,天不怕地不怕,而是心里清楚,这项工作老百姓是一定会支持的。
曾经,姚夏林因为没在意百姓的呼声,摔过“跟头”。2004年,德清下舍和勾里两个乡镇合并成新安镇,姚夏林出任镇长。“当时,两个镇的百姓心里都有想法,谁也不服谁,小小一点摩擦都会成为集体矛盾。”姚夏林原以为,刚合并大家不习惯,时间一长,总归会成为一家人。
谁知,人们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大。合并之后的第一个镇人代会,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到半数,因为相互斗气,最后代表们干脆不来开会了。镇干部几乎没心思工作,更别提发展经济了。“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教训,它让我明白有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干什么都不怕;但没有他们撑腰,什么都干不成,寸步难行。”
成为新安镇党委书记后,姚夏林始终谨记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做决策前都会心里掂一掂,百姓答不答应。上任不久,他就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新安小学年久失修,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同样需要整修的,还有新安镇政府。这座上世纪70年代初建的老房子,不仅破旧,而且拥挤不堪。一边是孩子的学习环境,一边是机关干部多年期盼,只是镇政府财力有限,只能二选一进行整修。
姚夏林和班子成员商量后,最终选择了先修学校。一时间各种议论弥漫在机关大楼里,姚夏林一言不发,遇上刮风下雨,他都主动值班,要是下大雪,带头爬上屋檐扫雪。“我们条件差点没关系,让孩子们安心在教室里上课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姚夏林已经51岁了,在新岗位上,仍然干劲十足。这些天,他还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准备到古镇河里游泳。“我不怕闲言闲语,也不怕压力,我只要知道,老百姓是支持我的,我就有干事的底气了。”
- 台风“菲特”进入浙江防台48小时警戒线 沿海将掀狂风巨浪
- 10月3日9点25分浙江高速路况信息
- 浙江高速车流量111.11万辆 城站发送旅客16.4万人
- 浙江社科普及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近日在杭州召开
- 浙江车流量少了20万辆 杭州高速事故减了2/3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