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 随着装修旺季的到来,市区家居建材商家纷纷打出促销广告,甚至还推出了“与老总砍价”、“厂方直供价”、“全城最低”等策划活动,为价格战越打越甚的建材市场平添了一把火,刺激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然而,消费者真的都能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便宜”吗?
案例一
“厂方直供价”实为老款打折
“还以为拣了个大便宜,谁料竟然是过时货。”昨天,市民林女士找到卫浴品牌的经销商,将一款以388元的“厂方直供价”抢得的洁具退了回去。
林女士之前参加了一场由6家建材联盟品牌举行的团购会。现场几百元的品牌洁具、每平方米十几二十元的瓷砖、几十元/平方米的木地板,还有几十元一桶的涂料,这低得有点不可思议的“厂方直供价”让消费者大呼实惠。“原价1288元的洁具,当天的厂方直供价只要388元,由于只有2只,现场很多参加者都争着要,费了好大劲我才抢了一只。”林女士觉得特别划算。
这个国庆长假,林女士去青岛亲戚家玩,亲戚家的洁具用的也是这一品牌,他们一个朋友恰好是该洁具品牌青岛的经销商。闲暇之余,亲戚陪林女士去洁具店逛了一圈,却没看到自己购买的那款洁具,报出型号后竟然在2008年的目录上找到了。“5年前的洁具型号,现在早就不生产了。”店主告诉林女士,虽然价格便宜,但积压货的质量并不可靠,而且装上以后出了问题维修配零件也很麻烦。
林女士知道后,心中满是“上当”的感觉,回绍兴后立马与绍兴店家联系,最终商家同意其退货。
业内人士揭秘:“怎么可能都是厂方直供价啊,最多只有一两件。”一位做了10多年家装生意的阿海师傅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家居行业,“厂方直供价”的宣传越来越多,但这些其实大多为噱头,可信度不大。“这些活动多数在一些大酒店举办。若都是直供价,商家赚什么钱。”
由于家居产品并非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如果没有需求,很少会提前了解价格,在购买之后,对价格的变动也并不是太关心。阿海师傅表示:“参加活动的商家常常会拿出几款产品做特价,而且这些特价产品多是尾货或过时型号,消费者很难在别处找到同款产品。林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案例二
“与老总砍价”实为虚假折扣
“与老总砍价。”听着让人心动,越城区皋埠镇的李先生就参加了当地这样一个“砍价会”。活动方称,为了让广大消费者买到真正低价格的建材,举办方特邀请一位首席砍价师到场,帮消费者砍破商家的价格底线。
“现场真是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啊。”李先生告诉记者,原价四五千元的商品,砍价师一张嘴就砍掉两成以上,再一张嘴又是两成,最后往往只是1折、2折的价格出售,让人“忍不住”下单。而且每种产品往往都只有一两件,而参加砍价会的有100多名消费者,大家的消费激情明显被点燃,都争着买。
最后李先生从“砍价会”上购买了折后售价才590元的1.8米床垫,还有一盏1280元的水晶灯,以及599元的洁具。趁国庆节休息,李先生打电话让店家来家里装水晶灯和洁具,水晶灯商家如约前来安装,但安装完后却表示要收取150元的安装费。李先生纳闷了,“买水晶灯不是都可以免费安装吗?”该售后人员表示,由于是特价产品,因此安装费需要另付。更让李先生郁闷的是,特价购买的威达牌洁具售后电话根本无人接听,只能另外请来水电师傅安装,安装师傅却告诉他,这是一款非节水型又没有自洁功能的产品,市场上同类产品根本不需要这个价格。
为维护自己的权益,李先生找到了记者,记者帮忙找到了该“砍价会”的联系人沈先生,经协商,水晶灯商家退还了150元的安装费,同时,沈先生表示会联系威达商家,给消费者一个说法。
业内人士揭秘:“砍价师”这一头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建材促销活动中,可“砍价师”真的在“无私”帮助消费者吗?其实不然。做过多次建材砍价会筹备工作的沈元向记者透露,不少活动的“砍价师”实际上就是几家建材商花钱自己请的,他们往往会在砍价会之前和商家商量好每个产品的价格。现场砍价师会极力营造气氛,若参加人数多则更容易让消费者抢着下单。
而且活动中的一些“砍价”成功的产品还会存在运送安装范围限制,让消费者额外支付费用,得到的实为虚假折扣,并不划算。
对策
遇到价格陷阱应及时维权
“与老总砍价”、“厂方直供价”等活动在给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建材的便利的同时,商家集体抱团进行促销,确实能让部分消费者获得“便宜”,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陷阱,以上两个案例给大家一些提醒。
建议市民在购买促销商品时,不要贪图“超低价”“出厂价”的便宜,一定要货比三家。同时,对于一些特价商品下单时,要提前问清楚是否包含安装、服务费用等,这样才能避免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消费者在遭遇消费陷阱时,首先要保存好产品购买价格的完整证据,以及能够证明该商品在一定时间段的价格与实际标明价格不符的相关证据,并携带这些证据进行投诉维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