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 在光鲜成绩单的背面,“中国网购节”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短板。诸如价格“明降暗涨”、“超卖”卖光、快递不快等问题每每成为消费者的“吐槽”点。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去年接到的各地用户电子商务投诉多达93600起。这一方面源于网络平台的高度开放性,新生行业往往鱼龙混杂,经营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网络商战骤然发起,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却有些“后知后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就是佐证。广州日报
“消费时点”已然形成,要让热度“保温”,还有不少功课要做。一者是扶持。当前“扩大内需是主攻方向”,要让内需成为中国经济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做大网购市场是必选项,前段时间“网店收税进入倒计时,年内将征收5%营业税”的传闻曾引起广泛关注,数以百万计的网店经营者靠微利生存,需要财税政策的更多“让利”;二者是配套。线上拼价格,线下拼体验,解决“快递不快”应该革除目前物流行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物流成本,疏浚递送“最后一公里”;三者是规范。一年一度网购节,天天都是“3·15”,商家要少一些温柔陷阱,用货真价实深度“捆绑”客户,监管部门、消费维权机构则要跟上节奏和变化,细化网购维权细则,丰富维权途径,方便“买得来”的同时也能合理“退得去”,为消费者营造更安全放心的网购环境。李光金
或许,我们不能否认“双11”是个多赢的节日。商家赚钱,买家欢喜,物流行业也腰包突鼓。但仔细思考,我想我们也得承认,如果拼体力成为“双11”的共同感受,那么节日就难称节日,而成为劫日。更有甚者,“双11”拼的不光是体力,还有腰包,甚者透支。
新一轮的改革已然上演,对于欲求不满的中国消费者,但愿能在改革中让消费者对偶尔的超高性价比能淡定些,至少,通过改革稀释这种疲惫感,能让“双11”真成节日。谢振
购物本身是件满足自身需求的事情,购物的效率成本还是要算清楚的。网上购物,原本追求的就是一个效率和成本效应,这里没有优雅的环境,也没有线下购物的那种氛围,价格便宜一些是应当的,但双11这种大型促销活动,已经越来越走向效率和成本的反面。
在业内,人们心知肚明的一个事实是,淘宝系双11实质上只是库存商品的甩货季,各大商家这一年来积压的库存要指望这一天甩出去,因为来年开春将会有新品上市,那些服装原本就已卖不了几个钱,压在手里会越来越不值钱。但无数买家误认为这一天有便宜可占,蜂拥而至,甚至花掉一年的收入去赶这一天,这已不是精明了,实质上是花钱去买个凑热闹。品科技
- 花销知多少 上网查一查 乐清严管三公消费
-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 支付宝6分钟成交额破10亿元
- 10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全国 3.2% 浙江 3.3%
- 杭州发布网络消费安全手册 提醒网购勿忘交易安全
- 峡口镇建成网络党支部 流动党员找到了“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