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杭城未来或限供拥堵区停车位,提高地铁沿线人口密度
2014年01月19日 08:37:35

  主城区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辆车,地铁站集体开工迎来三年最堵期,治堵措施多管齐下仍力不从心

  面对交通拥堵这个城市顽疾,代表、委员及交通研究专家有一肚子话要说

  杭城未来或限供拥堵区停车位,提高地铁沿线人口密度

  近些年的省“两会”上,城市“治堵”都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

  每次,代表、委员都绞尽脑汁出点子,政府部门也在想尽办法,多管齐下“疏堵”,但现实总让人无奈。

  目前,杭州主城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10万辆左右,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辆汽车,城市道路严重饱和、停车位捉襟见肘,马路工地集体开工雪上加霜……杭城又将进入三年最堵期。

  今后,车怎么开?往哪里开?老百姓很焦虑,政府更着急。加快地铁建设、广铺快速路网、挖掘停车位、打通断头路、推出错峰限行、路口300米严管区、潮汐车道……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政府几乎使尽全力。

  近日,杭州市“两难办”就错峰限行方案调整向社会征求意见,有意扩大错峰限行时间。不少人甚至担心,杭州会不会借鉴国内部分大城市,对机动车“限牌”,来缓解拥堵。

  “限牌”究竟是不是杭城治堵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今年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再次发声,我省交通研究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现状

  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10万辆

  多处马路工地为城市“添堵”

  前天下午5点,记者从报社开车出发,沿体育场路向东行至建国路口,右拐进入建国路口后,直行至凤起路口右拐进入凤起路,此时建国路体育场路口至凤起路口一段的通行情况还是不错的。

  但进入凤起路后,尤其是在环北市场附近,因为地铁站施工,只留下了两个车道,导致该路段通行明显吃紧。

  在凤起路中河路口执勤的孙警官说,虽然随着中央护栏的设置,凤起路新华路口至中河路口一段的通行秩序得到了提升,但由于许多车辆选择绕行,增加了附近中河路、建国路和体育场路的交通压力,

  果然,当记者从延安路经体育场路返回报社时就发现,从体育场路延安路口到武林广场东通道这一带车辆被堵得严严实实,车子只能龟速行驶。

  从体育场路途经中山北路口、中河路口,一路上体育场路双向也非常繁忙,一般路口至少要等两个灯次才能通行。

  不少路口民警也告诉记者,有些路段随着施工以及交通调整,晚高峰甚至都快持续到晚上7点,这种情况在近几年是极少出现的。

  目前,杭州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10万辆左右,常住人口300多万人,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辆汽车。

  尽管杭州市交警部门相继推出了错峰限行、路口300米严管区、潮汐车道以及科技治堵等一系列治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区交通,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这些措施的成效也在慢慢被削弱。

  近期,杭州市“两难办”就错峰限行调整向社会征求意见,接下来,杭州很有可能将扩大错峰限行的时间。这样一来,一周中的某一天就可以减少五分之一的车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措施效果也会慢慢弱化,治标不治本。

  观点

  杭城“限牌”时机已到

  但并非是治堵唯一出路

  如何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加剧的“堵情”?

  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许云飞直言不讳:“根据我们的研究,杭州市主城区的限牌时机已经成熟。”

  “车辆的累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许云飞说,“一个城市是否需要限牌,一般以车辆的人均保有量来衡量,通俗讲,就是几个人拥有一辆车。不同的国家和城市,根据居民人数、道路里程等不同状况,这个数字会有变化。”

  许云飞认为,杭州主城区保持在4人拥有一辆车比较合适,再高,就可以考虑限牌了。

  “根据我们的研究,在中国的城市,保持在5到9人有一辆车,比较合适。而在省会城市的主城区,这个数字可以适当提高到4人一辆车,也就是大约一个家庭拥有一辆车的程度。”许云飞说。

  目前杭州市的人均车辆保有量是多少呢?“现在杭州主城区已经差不多是3人一辆车了。所以说,主城区限牌时机已到,但是否付诸实行,还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许云飞说。

  虽然认为“限牌时机已到”,但许云飞并不认为“限牌”是治堵的唯一出路:“现在的杭城交通,就像一个已经快满了的水池,还在源源不断放水进来。限牌只是放缓水注入的速度,如何疏导池子里本来已经有的水,才是更迫切的任务。”

  出路

  建设更完善便利的公交系统

  让市民自然而然就不想开车了

  “治堵”的根本在哪里?许云飞说,建设更完善的公交系统才是真正的出路:“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车?有些人开车是出于无奈,公共交通覆盖面不够广,只能自己开车。而且这部分人群属于大多数。只有建设完善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让他们通过公共交通到达目的地比自己开车更方便,他们自然就不想开车了。”

  许云飞口中的“公交系统”,包括地铁、轻轨、BRT快速公交系统等一系列设施。

  许云飞说,一个城市的交通,应该”各司其职“:主城区的大交通流,必须用地铁来承载;从主城区到卫星城,建议使用轻轨来分流;此外,建议多造高架,分担主城区车流。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大力投入。治堵必须“多管齐下”,把这些基建设施都好好运用起来。

  “杭州现在的高架和地铁都还没有成网,加上目前地铁站集体开工,杭州交通正处于一个阵痛期。基础建设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在尽量减少影响这方面,杭州已经做得不错了。”许云飞说。

  如何疏导现有的车流?许云飞有不少点子:“我曾经提出一个计划,在杭州主城区外围建设6个大型停车场,并连网市内公交,让那些进城的车子把车停在外围。在市内办事的车辆,建议平行道路单双号分道,形成一个微循环,这样可以有效地平均化利用道路资源。”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 华炜 见习记者 霍迪羿 本报记者 吴佳妮 章高航 陆海峰 文/摄 编辑: 吴盈秋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耀江福村停车矛盾不断 小区里"锁"上的问题还是没答案
  • 科学“挤”三改一拆“腾” 常山停车位倍增便民
  • 杭州中河高架匝道下 460多个停车位使用不到50个
  • 站前广场87个停车位,装了地锁 防止车主恶意逃费
  • 拓宽主次道路 腾出边角空地 “挤”出来的停车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