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1日讯 虽然浙江不大,但各地的过年风俗不尽相同,从年后办公室里大伙带来的特产就可以一目了然。
湖州的带了蚕花茶、温州的带了酱油肉、舟山的带了鳗鱼干、绍兴的带了虾油鸡,至于杭州本地的同事,妈妈自己酱的鸭儿、舅公晒的青鱼干、阿姨炒的年糕胖……
除了这些,浙江各地过年,还有哪些经典美食呢?让我们跟着当地的美食特搜员去看看吧。
杭州版
“十碗头”,除夕吃到元宵
特搜员:张英,1984年生
就职于杭州某街道办事处
张英说,儿时过年特别有味道,腊月初八起,年的味道就开始浓了。
先是淘米、磨粉、蒸粉,通宵排队打年糕。刚从机器里吐出来的年糕又软又糯。张英说,现在再也吃不到那时的味道。
买来的鸡鸭鱼肉开始腌制晾晒,简单一点的,酱油里一浸就拿出来晒,考究一点的,酱油要煮过,还得放点花椒和茴香。
家家户户往那窗口一挂,油光光的酱货看得人直流口水。
那几天,五花肉用油豆腐烧成冻肉装在大面盆里,吃年糕泡饭的时候,挖一块捂在热乎乎的泡饭里,肉冻化开后咬一口,咸香的汤汁流得满嘴都是。
没有草鱼、包头鱼,鲢鱼充当了正角色,放点葱姜、青蒜红烧,小火滚透了以后分装到碗里。来客人的时候端一碗,偶尔碰到大方的邻居,烧好了冻鱼会挨家挨户分一圈。
说到这里,肉圆子出场。妈妈烧火,外婆剁好细细的肉末,用手一个一个搓到滚开的锅里。肉圆子浮起来后,捞到一个搪瓷盆里放着,烧汤的时候随手捞两个放进去汤便极鲜。
小孩去亲戚家拜年,吃饭的时候主人肯定会夹一个肉圆子给你,寓意聪明、团圆。
冬腌菜也是家家必备的年货。一过冬至,从菜场买来大颗的“高脚白”,洗干净挂在绳子上晾干。
对半剖开后,剖面朝上码放在坛子里,铺一层白菜,撒一层盐,然后在缸里慢慢转圈踩,踩到有汁水出来,撒一层盐再踩,就这样菜一层一层铺上去。最后压上大石头便大功告成。
约摸半个来月,腌菜的咸香味飘满整个屋子。拿出一颗用水冲洗干净,配上红白萝卜、油豆腐、黄豆芽、冬笋等一起烧,这可是过年时家家户户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还有个吉祥的名字叫“八宝菜”。
当然更多的杭州人喜欢用冬腌菜炒冬笋,美其名曰“炒二冬”,这可是就泡饭的神菜。
孩子们最期待的还是年夜饭。杭州老底子年夜饭中的“十碗头”,要从年三十吃到元宵节,包括元宝鱼、元宝肉、白斩鸡、彩蛋、暖锅儿、八宝菜、如意菜、长生果、藕富、豆沙春卷等。
说到底,也没那么绝对,不过白斩鸡、白切门腔、冻肉、冻鱼、酱鸭、腌鸡、春卷是标配,条件好的人家会买上河鳗、甲鱼,或者湖蟹。
舟山版
风鳗、咸枪蟹家家必备
特搜员:苏波,1981年生
就职于舟山某机关单位
虽说在市区有很大的房子,过年,苏波还是喜欢回六横岛的父母家。
说到小时候过年,苏波感慨万千。
入秋番薯上市的时候,奶奶就开始做番薯干。把削皮后的番薯蒸熟,做成番薯泥,拌上一点黑芝麻,然后把番薯泥“刮”进一块用湿纱布盖着的碗底或铁盒子底,再反扣在竹篾席上。
几天晒下来,番薯泥就成了很有嚼劲的番薯片。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着吃。刚炒好的番薯片喷香松脆,不过苏波还是喜欢吃晒的番薯干,一块可以咬很久。
在苏波的印象里,小时候过年总要唱一首童谣:“新年到,好热闹,小囝郎新鞋爿,小娘婢新花祆,阿毛娘来嘞炒倭豆,阿旺驼背来嘞搡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浙江大部分地区都会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准备,舟山也不例外。
冻米糖也是苏波最爱的过年零食,当地人做的时候先是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放进大铁锅里隔水蒸,把糯米饭晾干后炒成膨化后的“炒冻米”。
浇上饴糖,搅拌均匀,凝固后就可以切成一块块的“冻米糖”。大人做的时候总是不忍心看旁边咽口水的孩子,随手给两块便能让他们欢呼雀跃。
舟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种海味。鳗鱼干、带鱼干、咸枪蟹都是上得了台面的好菜。
苏波说,妈妈总是早早去市场买来小鳗鱼,清洗干净后,用盐擦遍鳗鱼全身,然后卷起来用绳子扎紧,挂上一个礼拜就成了风鳗。
这风鳗、风带鱼、枪蟹三样海鲜,可谓舟山人经典的过年必备菜。
三样中属咸枪蟹味道最赞,把新鲜的红膏蟹放入凉透的盐开水中,一般是盐1水5的比例,再加姜、花椒、茴香、白酒等调味料。水没过螃蟹,浸泡24小时后就可以吃。
在苏波的印象里,就算村里最穷的人家,过年这三样菜是肯定要准备的。不过每样只有一碗,客人一来端上桌,客人走了就放起来。到了正月十五,鳗鱼干、带鱼干都变了味,大人才蒸蒸给孩子们分了吃。
鳗鲞是下酒菜的极品
讲诉人:任锋,1971年生
就职于温州某商场企划部
任峰今年43岁,因为家中有个讲究的老外婆,老温州人过年的习俗,从小耳濡目染。
从冬至开始,家里就有了些许“倒计时”的氛围。冬至那天一大早,妈妈就会煮上一锅子汤圆。汤圆是自己做的,糯米粉里裹上糖或者芝麻,也有人家做成咸的。任峰最喜欢妈妈做的糖心馅,一口下去,满口甜汁,好满足。
就算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任峰还是爱那一口甜心汤圆。
麻糍和驴打滚有点像。糯米粉炊熟、捣韧做成块状,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家里的老人总说“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
温州人爱吃的食物中酱油肉很出名,大学的时候任峰过完年去学校,总是满满一大袋子酱油肉背去,引得隔壁寝室的同学也过来哄抢。
生的瘦猪肉放在酱油中浸泡,晒干了吃。农历的11月份,温州的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门口挂满了各种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
温州人还喜欢买来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晒干,就成了我们常说的的“鳗鲞”。任峰说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什么佐料也不要放,切片蒸熟后用醋蘸着吃,是下酒菜中的极品。
任峰小时候爱吃“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做成长方形。
讲究的人家会把捣好的年糕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
在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带,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饼,俗叫“送上门饼”。
用白米磨粉炊熟,也是放在石臼里捣,揉成米块,然后放在木雕的模具内,印成一个个圆而扁的米饼,一做就是一两百个。
温州人的年夜饭很丰盛。老底子都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柑桔、鲤鱼、豆腐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表示讨彩。
当然大菜中间必须得有芋头、鱼、年糕、八宝饭这些象征富裕发财的菜色。任峰小时候总是笑大人们规矩太多,现在轮到自己准备,也是样样不少。
湖州版
新年待客三杯茶
特搜员:冯雪,1959年生
就职于上海某银行
说到过年,这位50出头的女强人红了眼眶。
冯雪的父母住在长兴县夹浦镇的一个村里,早在个把月之前,妈妈就做了鱼干、腌鸡,让冯雪带回上海。
冯雪最喜欢吃的是妈妈炸的桂花肉,说是桂花肉,其实和桂花没有半点关系。
从市场上买来大块的肥肉,切成小块后用盐、黄酒腌制一下,然后裹上鸡蛋液和面粉下油锅炸。出锅的桂花肉香气四溢、松脆可口,冯雪小时候经常偷来当零食吃。
红皮花生、肉圆、春卷也都是先炸个头遍放着,等客人来的时候再炸一遍上桌。肉圆里面或加马蹄或加冬笋丁,一个个码在盆中很是可爱,炒菜做汤都可以。
因为自己家里养了猪,妈妈在做肉丸子的时候总是搓得又圆又大,让孩子们吃个过瘾。
小时候的春卷基本以咸的为主,不像现在可以是豆沙馅,甚至可以是水果馅。一进腊月,舅妈、阿姨就会拿来很多自家腌的咸菜,拌上冬笋丝、肉末和大葱,包进春卷皮,炸起来特别香。有馅料多就包上一些饺子和汤圆。
酿酒也是当地人过年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老爸先是把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在水里浸上一天一夜,接下来把泡好的米放到垫上屉布的蒸锅里蒸半个钟头。
蒸熟的米饭盛出放凉,等到糯米饭摸上去微热,和体温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放酒曲了。酒曲拌入之后把米饭按压实,中间掏一个小洞,再在米饭的表层洒上一层酒曲把容器的盖子盖上,常温发酵。
妈妈通常在2天后先盛出一点酒酿给孩子们做酒酿圆子吃,剩下的酒酿加入和酒酿等量的凉白开拌匀,继续发酵。一两天后,酒香扑鼻,纱布一过滤就可以喝到醇香的米酒了。
冯雪告诉我,自家酿的酒就是好喝,入口绵软,不过酒劲也不小,每次都能把她喝得醺醺然。
湖州人过年必喝蚕花茶。蚕花茶的原料有青毛豆煮熟后烘干而成的熏豆、炒熟后的黑芝麻、腌制后晒干的萝卜干、腌制的橙皮和黄色金桂,还有酱油浸泡过的生姜。
有白有黑、有红有绿,有桂花香、橙皮香、芝麻香,先闻茶或看茶就能让你体会到垂涎欲滴的感觉。新年里客人进门,要倒三杯茶。第一杯是糖茶,第二杯是茶叶茶,第三杯是蚕花茶,这可是湖州的特色茶风。
绍兴版
除夕的元宝鱼从来不能动
特搜员:月华,1969年生
绍兴某医院会计
月华说,绍兴人过年要包粽子,早些年包的粽子大多是白米粽,再就是红枣粽,肉粽是绝没有的。
粽子包好了要上锅煮,家家户户都会拣出最好的柴火,把灶头烧得旺旺的,然后在大锅里煮上一个时辰。
一直等到炭火完全熄灭,再拿出来晾凉,用麻绳一只只绑好,六个一串或八个一串,扎一起挂在墙上。
过了小年,大家伙儿最期待的就是除夕了。除夕的晚餐很丰盛,白鲞烧肉、八宝菜、白斩鸡、油豆腐烧肉、小鱼干等等,餐后还有一碗甜甜的荸荠莲藕汤作为甜点。
不过餐桌上有一道菜是不能碰的,那就是元宝鱼。鱼代表着年年有余,这道菜要一直放到元宵节之后才可以吃。月华说,她从来没有吃过这道菜,现在想想,当时又没有冰箱,这条鱼放到元宵节到底还能不能吃?
年初一醒来要先吃一颗糖,寓意甜甜蜜蜜。
初二开始带着礼物走亲戚。一定要先去拜访长辈,到了亲戚家里先喝一杯糖茶,然后主人家会端出糖吞蛋,一人一碗,祝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吃完糖吞蛋,主人家总是会留客人用餐。绍兴人喜欢用鹅肉款待客人,蘸上一点酱油,别提多美味了。不过这白切鹅都是给客人吃的,等到过完年吃剩下的一点,妈妈才用盐水泡上,给自家人吃。
嘉兴版
过年弥漫着腊笋味道
特搜员:李芸,1989年生
研究生在读
李芸出生在嘉兴农村。以前,腊月是农闲季节,农民们都有宽裕的时间来准备,一家人提前好几天就搞起了大扫除,里里外外都抹擦个遍,这叫“掸尘”。
嘉兴人过年一般都是从腊月廿三(俗称“过小年”)就开始了。
这一天,李芸和哥哥会跟在爸爸妈妈后面,学着奶奶的样子一起送灶神菩萨上天。送灶的时候,每家都会用麦芽糖做的糖元宝去抹灶神菩萨的嘴巴。
祭拜的时候,李芸跟哥哥两个人就算再调皮,也会安安静静的,但心早就跑到祠堂外的空地上去了,因为那里正在打年糕。“嘭啪嘭啪”的敲打声,伴随着阵阵香气飘散出来,兄妹两人直流口水。
做年糕,在嘉兴人来讲也叫做糖糕。这糯米年糕,又大又糯,也有印版糖糕,印版用桃木、银杏木雕刻而成,以寿桃、鲤鱼、双鱼为图案,非常精美。
除了打年糕,腊笋是每年必吃的。买来笋干放在淘米泔水里,浸泡上几天几夜,然后在大锅里煮。这时的弄堂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酸味,就像现在小区里弥漫着氽狮子头的味道一样,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