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浙江,同时面临几大问题:“水多了”——洪涝灾害频发;“水脏了”——水污染严重;“水少了”——水资源短缺。由此导致“江南水乡喊渴了”、“山依然青而水不再秀”的局面,严重威胁着浙江人民的生命安全、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基于此,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战略部署。“五水共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必须予以大力推进。
“五水共治”的战略意义
“五水共治”是根据浙江“水乡”省情和公众亲水诉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美丽浙江”的战略重点,对于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水共治”的经济意义。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水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水环境质量低劣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水是生产之要。“五水共治”必然要求我们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保障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另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五水共治”需要启动治污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供水工程、节水工程等一系列公共工程。政府适时推出这些公共工程,既可以起到“五水共治”的效果,又可以起到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五水共治”的政治意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治水就是政治,治水就是政绩。即使在当今社会,“水政治”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水安全了,政局就稳定了;水安全了,人民就满意了。反之,因为治水不力而垮台的政府有之;因为治水低效而受到人民唾弃的政权也有之。人民政府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而水资源需求、水环境需求、水安全需求等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最基本的政治。“五水共治”可以全面满足人民的水需求。
“五水共治”的文化意义。众多文化是以“水”作为载体的,文学作品、书画作品、音乐作品均不例外。如果没有富春江如诗如画的美景,就不可能激发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的灵感;如果没有黄河汹涌澎湃的气概,就难以激发光未然创作《黄河颂》歌词的激情和冼星海创作乐曲的灵感。“上善若水”,水代表着“道”; “山清水秀”,水代表着温柔、灵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代表着人民群众。因此,水的文化寓意极其深厚,而这种文化寓意的挖掘是建立在“五水共治”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一定要大力倡导敬畏洪水、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等水文化,让水文化浸润人们的心田,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五水共治”的社会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都是最基本的民生。基本民生不保,社会稳定就无从谈起。从国际上看,“为水而战”已经成为事实;从区域上看,“为水而争”已经屡见不鲜。而且,水是流动的,关系到上下游、左右岸、前后代等诸多关系。只有实现“五水共治”,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安康。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的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政府提供优质的“五水共治”。因此,“五水共治”不仅要做,而且必须做好。
“五水共治”的生态意义。水是生态之基。“山林水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无论是山林、湿地,还是水田、江湖,最基本的要素是水。有了适度的水、有了生态的水、有了灵动的水,山林水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就健康了。“五水共治”就是要变污水为清水,恢复水生态;就是要化害为利,保障水安全;就是要保护源头活水,让百姓喝上生态水;就是要变浪费用水为节约用水,保障生态用水。因此,“五水共治”就是要保护好水生态。我们一定要抛弃“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错误观念,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观念。
“五水共治”的现实路径
“五水共治”,要治污先行;“五水共治”,也要齐抓共治。“五水共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落实。为此,需要找准切实有效的治理路径。
抓蓝图建设,统筹“五水共治”规划。“五水共治”需要回答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里可以做、哪里不可以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明确水生态建设规划、水环境治理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洪涝防治规划等,以及与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五水共治”规划既要注意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又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呼应。
抓工程建设,强化“五水共治”项目。落实“五水共治”规划,需要建设一大批项目,项目建设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内容,例如河道整治工程、污染减排工程、防洪大堤工程、城市排涝工程、饮用水引水工程、城乡节水工程等。“五水共治”工程是民心工程。做好了,得民心;做不好,失民心。因此,既要做好事先评估和论证,又要做好事中评估和论证,还要做好事后评估和论证。而且,评估和论证的主体既要有政府参与,又要有专家参与,还要有公众参与,实现政府评估、专家评估和公众评估的和谐统一。
抓技术建设,突破“五水共治”关键。“五水共治”必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规律性是关键。技术建设需要特别重视三个方面:第一,重视“五水共治”工程技术的突破,学习都江堰技术创新的经验,强化工程技术的前沿性,使得工程项目多年不落伍。第二,重视“五水共治”监测技术的突破,水文监测、水质监测、水量检测等都要提高科学性,要重视不同监测体系的整合,重视监测信息的及时发布、传输和运用。第三,重视“五水共治”统计技术的突破,既要加强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建设部门、经济部门等不同部门之间涉水统计的合作,又要解决部门内部涉水统计的多口径整合和权威性发布,避免多口径统计和统计数据无法对接的现象。
抓制度建设,优化“五水共治”规则。“五水共治”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推进“五水共治”必须依靠制度。第一,加强管制性制度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管理制度。要坚持以水定产原则,保障生态用水;要坚持功能导向原则,保障水体环境;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保障涉水安全。第二,加强经济性制度建设,让市场机制在水资源、水环境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加快水权界定进程,实施水权交易制度;加快水污染权界定进程,实施水污染权交易制度;加快生态产权界定进程,实施水源保护补偿制度。第三,加强社会性制度建设,广泛发动用水户参与到“五水共治”工作中,既参与建设,又参与监督,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
抓组织建设,明确“五水共治”主体。“五水共治”总体上属于公共物品,因此,政府要承担引领作用。要建立领导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责任到人,例如部分地区推行的“河长制”可以推广到全省。“五水共治”要实现监管功能与建设功能的分离,因此,企业要按照规范和程序积极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而作为被服务主体的公众,一方面要承担涉水俱乐部物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可以参与涉水公共物品的生产。
抓“五水共治”抓到了点子,抓住了要害。只要常抓不懈,必然效果显著。实现“五水共治”,就能够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文化美、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美、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美、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美、节约环保的生态消费美,从而为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打响响亮的头炮,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