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24日讯(本报记者 阮蓓茜 林上军) 在浙江,一张由一个个格子组成的“大网”,覆盖全省城乡。在这张“大网”中,30多万名网格队员活跃在每个小格里,服务群众零距离,将党和政府的好声音传遍和延伸至社会最末梢。在建设平安浙江1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探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做法发源地——舟山普陀区桃花岛,体验这“网格”的魅力。
清晨6时,迎着熹微的晨光,舟山普陀区桃花岛上,汪学飞在家扒了几口早饭,骑着电瓶车匆匆出门了。
汪学飞是一名乡镇干部,也是客浦村16网格组的组长,这会儿她急着去探望一位病人。前一天晚上,一位村民突发心脏病,幸亏打了网格成员电话,被及时送到医院。
在这浩瀚东海小岛上,一张张渔网曾是历代桃花岛渔民的生活支撑,而如今,“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一张张新“网”,正改变百姓的生活,为他们化解矛盾、解开疙瘩,给他们带来体贴的服务、美好的希望。
走基层熟悉每一户
整个桃花岛,被分为32个服务网格,5700多户居民被“定位”在单元网格中,每个网格大约有120到200户居民,配备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团队里有乡镇干部、社工、民警、教师、医生等。
走在客浦村,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有一张蓝底红字的“网格门牌”,上面清楚地注明这户人家所在网格以及网格组长、联络员、社区干部等的姓名和电话。
得知病人已无碍,汪学飞悬着的心落地了,见时间还早,就继续转悠。经常性深入群众,走访联系,是网格团队成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实际上,每天上班前,她都会骑电瓶车,到她所在的网格里转一圈后,再到办公室。
10来分钟的路程,汪学飞都要走上半个多小时。“过段时间,梅雨季节要来,水库里的水要放掉,不然要满出来了。”一位村民拉住她聊天,“不能放光,不然夏季用水就麻烦了。”另外一位村民也围了上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开了。
5年前,当“网格化”作为新鲜事物出现在桃花岛上,人们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当时的桃花镇,和所有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城镇一样,面临着社情民意不明了、服务管理不到位、诉求渠道不畅通、矛盾化解不及时等困惑。
“当时,有人觉得这是一句口号,一种新形式,但不觉得跟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桃花镇镇委委员胡国恩告诉记者,如今,“有难事找网格员”成了当地老百姓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一路走来,汪学飞不断地跟村民打招呼,网格150多户居民,李家的孙子是干嘛的,张家什么时候娶媳妇,她都一清二楚。“这里孤寡老人居多,需要人照顾,过段时间,我们要组织一次健康检查。”
解难题矛盾不上交
回到办公室,汪学飞忙完手头的工作,翻开民情日记,下午她要参加镇上的“民情分析会”。按规定,网格组长收集上来的问题要反馈给镇里,镇上及时召开民情分析会进行协调沟通。
“汪成志在为招工的事烦恼……”看着笔记,汪学飞想起当时汪成志焦急的模样。一周前,汪学飞正在村里走访,汪成志一改往日的开朗,眉头紧皱,脚步匆匆。
汪成志经营一家工厂,生意红火,随着订单越来越多,需要招聘更多车间工和技术工,但是岛上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招聘广告挂出去好多天了,也不见动静。厂里人手不够,交不出货,眼看着离交货时间越来越近,急得汪成志团团转。
“桃花镇青壮年劳力少,别说技术工,连普工都很难招。”“但总要想个法子,帮村民解决难题。”……下午1时30分,32位网格组长聚在一起,汪学飞率先把招工的难题抛出来,让大家一起出点子。
胡国恩告诉记者,对群众的诉求,一般采用“三层级一平台”的办法解决。“三层级”,即一般性问题,网格服务组当场答复或解决;需所属社区(村)解决的问题,通过社区民情分析会研究落实;涉及全镇或全局性的问题,由网格办汇总后提交镇民情分析会研究处理。“一平台”,指需通过区属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通过“网格化网上办事平台”提交解决。
从过去的单向服务到如今的互动沟通,网格,不仅是服务之网,也正成为汇聚民意之网。点击桃花镇网格化管理信息统计表,记者看到,群众求助的内容,涉及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有要求帮助解决低保、救助医疗费、寻找就业门路……
终于,汪成志的难题有了眉目。汪学飞找了社区干部,看能否临时招到工人渡过难关,又和劳动部门一道收集其他企业的招工情况,商量组团到外地招人的计划,。
转作风沟通零距离
吃过晚饭,汪学飞约上几位网格队员到村民家夜访。
“学飞,来我家坐坐。”大老远,正要出门的翁家嫂子见到他们,赶紧打开大门,一个劲地招呼他们过来,搬出凳子,每人抓一把瓜子,就聊了起来。
汪学飞还记得,第一次到翁家拜访时,翁家嫂子听说他们要来,赶紧关上门,说自己要出去,没空接待他们。
这一转变,是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的过程。网格里,党员干部体会着这样的变化:在走访服务中,群众一开始怀疑、观望,后来是审慎接触、逐步了解,最后许多群众把网格团队当作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向他们反映。
“让我感触很深的是,网格里的每个人都会把我们当成讲贴心话的朋友,他们有问题和意见反映,我也会尽力去帮助解答和解决,这样的互动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近,彼此成了知心朋友。相信很多网格员都会有这种感觉。”汪学飞感慨地说。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希望能多种点树木。”“工作好难找,能不能给我介绍个活。”……村民们忙完一天的农活,吃罢晚饭,也都陆续走出家门,见汪学飞们在聊天,也都围了上来。
夜深了,汪学飞和村民们一一告别,她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到办公室把夜访收集上来的意见写进民情日记里。“每个网格都是一种责任,作为服务团队员,它使我真正走进居民家中,在帮助老百姓的同时,对自己也是很大的教育。”
浙江省各地创新网格化管理
自2009年8月以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做法在全省推开,一个个因地制宜、总结创新的基层典型,渐渐上升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宝贵经验,形成“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长效机制。
●杭州市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设立民情直通车、分发民情联系卡、建立为民服务队等联系服务方式。
●温州龙湾区把网格里的百姓信息采集录入到网络系统后,定期更新,形成动态管理,以及时掌握社情信息,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个“网格”的百姓都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贴心服务。
●衢州市在全市农村(社区)全面推行“建立民情档案、深化民情沟通、实行为民办事全程服务制度”。
●宁波江北区每个网格都建立民情联系卡、民情档案、民情记录本,都有一名专职社会工作者担任网格长,像职业经理人一样负责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为网格内的居民和单位提供服务。
●诸暨推行“建档服务、点名问询”工作法,开展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驻点式”服务、乡镇(街道)机关干部“结对式”服务、村干部“管线联片式”服务。
目前,全省共划分管理服务网格11.7万个,组建服务团队19.8万支,落实专兼职管理人员34.6万人,努力把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到全社会、触角延伸到所有基层单位和每家每户。
- 小网格装满大民生 浙江省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收获民心
- 走进“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发源地舟山普陀
- 市郊公路推行网格化管理 五个"路长单位"本月上岗
- 浙江消防力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 龙泉市龙渊街道网格化管理编织百姓“幸福家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