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4日讯 去年夏天,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从一溜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中以“黑马”之势杀出,也在看客们对汉字悄然沦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的一片感慨中,掀起了一股“汉字热”。
今年,这股“汉字热”来得比春天还早,辐射面也更广——浙江12个地市各自选将,于昨天在杭州进行终极较量,经过半决赛和决赛的两轮PK,嘉兴一中实验学校选派的嘉兴队夺冠。而杭州第十五中学选派的杭州队,遗憾在上午的半决赛中落马。
今年5月,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的这6位同学将代表浙江站上央视舞台,与全国各省市的代表队一较高下,决战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让我们先祝他们越战越勇。
30个选手中,只有7位男生
胜出的孩子学习能力都很强
在上午的半决赛中,嘉兴队的表现并不算出众——在杀入决赛的6个代表队中,仅位列第四。
半决赛采取全员笔试,所有人一起听写,150个词,写对一个得一分,最后按小组总分排序。
下午的决赛,则参照去年央视的赛制,各队出5位选手轮流迎战,同步答题。谁写错一个字,就直接“下台”了。
和去年一样,选手们依然是年龄在14岁上下的初二学生。纵使这些学生都是全省各地市牛校里的佼佼者,在现场依然频频上演“提笔忘字”的尴尬:有的把“戡乱”写成了“勘乱”,有的把“渐染”(意为因接触久了而直接受到影响)写成了“兼染”,有的不会写“明月珰”(意为用夜光珠串成的耳饰)里的“珰”字。
记者在现场数了下,30个选手中,只有7位男生。所以嘉兴队“四男二女”的配置,让他们在一溜娘子军中很抢眼。
男生石潇的父母都是语文老师,《史记》、《诗经》都读过好几遍了。带队老师孔皓月对他的评价是知识面广“几乎无死角”,但最终,却因“百褶裙”的“褶”字里的“白”写成了“曰”,遗憾落马。
还有马力言,一听名字“语言能力就很给力”,也在“毁家纾难”里犯了笔误。
最终力挽狂澜的还是两位女生——冯溢昕和计雨彤,她们一气呵成写对了“蒹葭”、“萌蘖(niè)”(比喻事物的开端)、“焚膏继晷”,并靠“肯綮(qìng)”(比喻要害)夺冠,让台下观众膜拜不已。
“男生,男生,你去哪儿了呀?”马力言在休息室里看着现场转播,自嘲地唱起来。
事实上,在决赛PK到4个队伍的时候,场上剩下的就都是女生了。
“很多时候,女生更严谨、细致,但男生也有他们的优势,比如在某些领域的阅读深度和涉猎面。”孔皓月说,这几个孩子,并非语文特别强,而是各门功课的成绩都非常出色,他们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学习能力很强。
石潇等男生涌过来说,接下来代表浙江“出征”,一定不能再犯粗心的毛病,也要成为“大师”刘浥尘那样的人物。
很容易的字放到词里会变难
“汉字听写”得靠大量的阅读来积累
选手在台上比拼的同时,台下围观的同学们也都人手一个小本子,跟着听写。“我才写对了5、6个。”一个初一女生小声嘀咕。而成人呢,更是频频拿出手机求助“输入法”。
去年汉字听写大会冠军队杭外的带队老师苏云生,出任浙江赛区的评委。她却在比赛后,悄悄泼了一盆冷水:“不能太乐观。”在她看来,这次决赛的词语不算难。另一位评委也表示,现场拼杀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剑拔弩张,火星四射。
记者随后从命题组了解到,决赛题库被分为“低中高”三级,“低级大部分来自初中学生课程标准里要求掌握的3500个字,按理70%的同学应该能写对;中级难度提升,40%以上的人能写对;高级词语相对冷僻,作为难分上下时的不时之需。”一位命题老师告诉记者。
结果整个决赛环节用到的30多个词语,只有最后5个动用了“中级”词库,其余全部都是“低级”。而预计3个小时的决赛时间,只用了2个小时就结束了。
“去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考虑‘字’的难度多,这次我们更多侧重在‘词’的难度上。有的时候,一个很容易的字放到词里会变难;有时候这个词非常难,但写出来的字却很简单。”该命题老师表示。
倒是上午的150个笔试题中,有50个词出自“高级”,依然有同学拿下127的高分,却在下午的决赛中被淘汰了。
所以当选手写对了“谶语”、“萌蘖”这样的笔划复杂的词语,却在“偈语”(佛经中的唱词)、“杲杲出日”(太阳很明亮的样子)等比划简单得多的词语上卡了壳。这位老师有些忧虑,“这些词靠背字典是不行的,必定得靠大量的阅读来积累。进入决赛的同学已经很厉害了,但还是会暴露阅读面的短板。”
所以他希望这类比赛不要主张孩子去死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汉字,始终浸泡在语言里。
- 首届汉字听写大会在杭州举行 6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 丽水援疆教师积极组织汉字书写大赛
- 楼市观众年度汉字:雾 政策、市场都让人雾里看花
- 房产大佬年度汉字:竞 外来大鳄锐意进取 本地房企力转型
- 房价年度汉字:滞 价格涨不起来,板块厮杀激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