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丁云川热衷寻找名人墓
二十多年来,杭州人丁云川走遍西湖环山,寻找那些在岁月长河中留下声誉的名人墓葬。在他的呼吁下,魏源的墓前树了碑,胡则的墓被修复完好,秋瑾的墓回到了西湖边,冯小青的墓碑又立在了孤山上……
爷爷、爸爸和孙女全部驻守天堂口
傅福生,杭州殡仪馆遗体接运员,已在殡葬行业中度过了36个春秋,他从当初稚嫩的少年变成了两鬓半百的中年男子,但始终不变的是带着一颗祝福的心,伴随逝者走完最后一段路。在无数次往返于生死线后,傅福生也见证了殡葬行业的变迁,见证了殡葬人如何从被唾弃到渐渐被人理解。
殡葬司仪相亲20多次均失败
在殡仪馆,有一群人会为他们装点仪容,穿戴整齐,并用真诚的祝福送逝者最后一程,杭州殡仪馆特色司仪邸国良就是其中一个。
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葬于大诸桥
在杭州西湖区大诸桥社区,在一片茶香满园的小山坳里,有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这里是马氏“世堂春”墓地。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先生就安葬在这里。
杭州龙井御茶园的胡公墓
胡则在杭州当官的时候,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即便周边各地水患严重,唯独杭州不患水害。百姓认为胡则能够保佑他们,便再三挽留其,因此才有了其晚年退休后隐居杭州的故事。
报业大亨史量才长眠杭州积庆山
史量才,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史量才遭暗杀后,被安葬在杭州西湖区双峰村积庆山马婆岭。
《海国图志》作者魏源葬于九曜山深处
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63岁时来到杭州,潜心佛学,次年身故后葬在方家峪(就是阔石板路151号的屋后)。
史量才,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
殡仪馆,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有一群人会为他们装点仪容,穿戴整齐,并用真诚的祝福送逝者最后一程,杭州殡仪馆特色司仪邸国良就是其中一个。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变革思想,63岁时来到杭州,次年身故后葬在方家峪(就是阔石板路151号的屋后)。
章太炎,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1]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盖叫天,1888年生于河北高阳县。继承了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艺术风格,又广泛吸取京剧与昆曲、地方戏中各流派武生和其他行当表演艺术的长处,并借鉴武术。以丰富的武打技术和人物形体美的造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