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子瑜 姜倩 柳博姗)7月5日,杭州西湖边一辆7路公交车突然起火燃烧。熊熊烈火,几十名乘客困在了车内。大街上,一个人、两个人、更多人的人冲向了公交车,车锁、扳手、锤头乃至几十斤重的市政工程栏被人们抓起,用力地砸向了烧得通红的公交车。
那一刻,人们的力量发挥到极限,不觉累更不知自己受伤,唯一的念头则是"救人",人们的力量交汇、凝聚,如钢铁般坚硬,铸造了属于这个城市的力量——"杭州力量"。今天上午,在这个多次被冠以“最美”的城市里,有一群人因为“力量”而相聚,他们坐在一起,他们在回忆,他们的名字因为几天前一起突发灾难而联系在了一起。
烈火之下
凡人善举全城铭记
7月5日下午5点03分,杭城梅雨季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周末,西湖边闹市公交大火,哭喊声、惨叫声扑面而来。30名受伤乘客被紧急送往医院,其中重伤20人,所幸无人死亡。
危急关头,仍在燃烧随时可能爆炸的公交车边,却渐渐聚集起一群人,他们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奋力砸窗、灭火救人。生死关头,正是他们奋不顾身的义举,打开了生命救援的通道,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他们是过路者,他们是游客,他们只在这里务工,但他们的大爱、善举,被事发现场的监控拍摄了下来,被记者们的笔、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了下来,也被多次见证“最美”的西湖收在眼底,让这个城市的每个人为之动容。
他们是——
53岁的卖莲蓬大伯潘樟友,用灭火器猛砸车窗玻璃,和两个热心人从破碎的窗内救出三人,双手受伤。
报刊亭李忠义夫妇,泼水救下第一个冲下公交车的女子,又抬出4箱饮料、矿泉水灭火救人。
杭州市户外应急救援队成员王磊,用刚买不久的U形车锁向公交车车尾窗户砸去,与路人合力营救4名被困乘客。
浙报集团实习记者陆彬彬,和大家去附近商场拉着消防水管往外跑,之后拦下4辆私家车和3辆出租车帮忙运送10多个伤员。
空军驻杭某部四级军士长李鹏涛,往返八趟救出被困数人,自己呼吸性灼伤,却将获得的2万元见义勇为奖金,全部捐给了自己亲手救出的小朋友。
阿里巴巴员工王维将两位伤者送往医院,一路闯红灯、逆行,十几分钟后赶到市一医院。
四季青搬运工康国海,拿起电动车U形锁冲向公交车,绕着车子一口气砸掉四扇车窗,右手被玻璃划破。
杭州口腔医院庆春院区的工作人员高晨晨、护士卢红薇、柳蓉蓉等,恰好在医院目睹公交车起火,立刻抱起沉重的干粉灭火器和急救箱、氧气枕跑下楼,分工合作参与急救。
还有,很多很多施以援手的热心市民,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当公交车惨烈燃烧时,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冲了上去,想尽办法,用尽全力。
还有,来自市一医院、浙医二院、烧伤医院等等杭城的医务工作者们,为救治伤员殚精竭虑、不眠不休……
还有,得知烧伤病人救治需要大量用血,在各献血点排队至深夜等候献血的热心市民们……
是什么让这些力量凝聚在一起?这里涌动着什么?更令人深思的,为什么在杭州,有最美,更有力量。
7月7日,浙江在线发布评论文章《烈火之下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一句“杭州力量”,这座城市为之动容。
“杭州力量”
危机关头做最美答卷
今天上午,来自浙江省社科院的专家,浙江省委、杭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浙江在线新闻网站、钱江晚报的记者,公交大火中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还有久违的杭州榜样人物孔胜东、毛陈冰,因为这样一次“凡人善举”,围坐在一起,他们在思索,更在探讨,是什么铸造了“杭州力量”?
这是7.5公交车燃烧事件后的第6天,伤者仍然不能出院,有的仍在死亡线边缘挣扎,对参与救援的亲历者杭州地铁集团员工王磊而言,他仍放不下对伤者。“事件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躺在病床上,还没脱离危险的伤者、游客,我心里面还是惦记他们的”,王磊说。这是他第几次见义勇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觉得:“这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换做别人,任何人都会去做,没什么。”
同是参与救援的驻杭空军军士长李鹏涛一开口就有些哽咽:“从救援到出院一直很关心这个事情,想多关心、多了解被救出来的伤员目前是什么状况。”他说,自己不是杭州人,却在杭州这座城市生活了十多年,“公交让行、西湖救人、千里献血,双手托婴……”他一个词一个词地念了出来,他觉得,杭州这个城市有着太多的正能量,或者说是正力量,叫人们感到温暖而又亲和。
曾经千里献血救助孕妇的毛陈冰、十年如一日帮人修理自行车的孔胜东也在感叹,他们赞赏这样的“杭州力量”。
孔胜东说,这么多市民奋不顾身地自发去抢救,他特别想说说7路公交车的司机。“他在那一刻,本能地完全了一连串的动作。这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一场集体行动,有出租车司机、有新杭州人、保安,素不相识的他们不分彼此、不分姓名,与烈火搏斗、与死亡赛跑。”孔师傅并不奇怪,在这样的城市,会激发出这样的力量,因为,“她”早就在那里了。
毛陈冰看了当时的新闻,直呼“震惊”,她说:“在这种突发事件中,参与的人都会有本能的善行,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看到这种危急情况,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们都会参与到这场战争中。”
听了这一席话,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健儿忍不住总结,他说:“如果要提及杭州力量,我觉得毛陈冰、孔胜东也是这种力量,他们更早地阐释了力量的美。”王健儿认为,在危急关头,杭州人民用早已与这座城市的价值观联结在一起的“力量”完成了一份“最美答卷”。
“杭州力量”,早已在这片多次被冠以“最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静默守候。
“铁头”与“胸怀”
诠释侠义宽容的杭州力量
似乎没有哪座城市会像杭州这座城市一样,用自己的“最美”与公众的“力量”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
从7.5事件展开,回想到吴菊萍的双手托婴、毛陈冰的千里献血再到大巴车司机吴斌的敬业救人,引发了大家的深思。
为什么在杭州这个城市有如此之多的美丽?美丽的山水,美丽的人,美丽的心灵?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陈野微微笑着,她说,“杭州力量”的诞生,有根基。“其实,杭州在历史上,一直有一个‘杭铁头’的称呼,有一种‘杭铁头’的精神,指什么?其实就是指杭州人的骨头硬、敢担当,一身正气,见义勇为,扶正祛邪以及抚孤助残。”陈野还举例说,钱学森先生就曾自豪地说过:我们杭州人骨头硬,叫杭铁头。
在陈野看来,杭州,由于其地理区位、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历史底蕴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铸造了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胸怀,更影响了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杭州人,对外部的态度,一直是从容,宽广与和善,无可厚非,是这座城市的魅力之一。”
有骨气、讲义气、能包容、善接纳,就是这样的“铁头”与“胸怀”的奇特组合,造就了一个城市的性格和魅力,让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急时刻发出善心,伸出双手。
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先春说,事件发生后,杭城媒体反应迅速、引爆舆情,大篇幅多角度深入挖掘事件中英勇参与救人的群众事迹,这是正确的新闻速度,更是民意的价值体现。人们怒斥纵火者的罪恶行径,对鲜活的救人事迹啧啧称道,平淡生活中难以凸显的社会良知,一时拥有无数拥趸。短短数日,对于凡人善举的热烈讨论,写就一场杭州平民的心灵记录。
微博达人纷纷热议
“杭州力量”更显杭州魅力
除了在现场展开讨论外,座谈会也引发了网络热议,近百名网络微博达人、微信达人纷纷动起手指,在微博上参与#杭州力量#话题讨论,短短2个小时,点击浏览量已经突破16万次。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在微博中说道:公交车纵火事件,是天降横祸于杭州。但是,杭州人民在突发灾难的面前,表现出的不怕牺牲,见义勇为,一方有难,众人相助的精神,善良、勇敢、担当、责任的使命感,令我们肃然起敬!一个城市,最温暖的是陌生人的相助,最悲伤的是人与人的冷漠。杭州是一座温暖的城市,一座充满爱的城市,一座好人城市。
《杭州》杂志社总编辑林乃炼在微博中引用了《老子》当中的经典句子: #杭州力量#杭州是水做的城市,杭州人的性格像水一样。尽管一滴水是那么微小而平凡,当它汇成江河湖海溪,可以托举巨轮前行,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5杭州公交车纵火事件”凡人善举就体现了这一种“上善若水”的杭州力量。
知名媒体人、浙江经视新闻评论员舒中胜说:#杭州力量#最美一词听腻了用滥了,但火光中的那些身影不是最美是什么?我们也许无力发现身边的邪恶,但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正义力量一瞬间迅速集结;我们也许来不及制止恶向胆边生,但我们完全可以用爱心、无畏、智慧、敬业凝聚人心,让人性中向阳向善的一面发扬光大!
浙江省科协副主席,公益微博@来泊湾创建人陈世权则盛赞:#杭州力量#杭州7.5群体大爱凸显的杭州力量,其实也是浙江力量、中国力量。汶川地震后全中国的自发救援,温州7.23动车事故后的市民自觉救助,都说明了这点。从这点讲,杭州力量既非杭州专属,也无需拔高。它是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平凡但值得称赞的故事。
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座谈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