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4浙江网络行 > 媒体聚焦 正文
河北新闻网|浦江昔日的牛奶河变清泳池
2014年08月14日 15:34:01 来源: 河北新闻网 李傲

  “不瞒各位记者,以前我们这里是牛奶河。”在金华浦江举行的“五水共治”情况介绍座谈会上,浦江县副县长楼真安非常坦陈地和记者们聊起了浦江。8月13日下午,“美丽浙江美好生活”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采访活动的记者们来到了有“水晶之城”的金华市浦江县。

  昔日“臭水湖”,今日“好泳池”

  清澈的翠湖吸引了众多浦江市民来此游泳。

  碧绿的河水、茂密的水草、精致的凉亭以及悠闲的游客,今日的翠湖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城市的一个不起眼的死角,像臭水沟一样的城乡结合部:湖两岸聚集着1400多家低矮的废旧塑料和水晶玻璃加工作坊,加之畜禽养殖场的养殖业污水和村民的生活污水,这片水域如同“浮满垃圾的牛奶湖”。

  翠湖的变化,是浦江县开展集农业面源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态修复一体推进“五水共治”的成果。如今的翠湖,已经从最黑臭变成了最美丽,水质达到三类以上,成为夏日里城区人气最旺的天然游泳池。

  “河道黑不黑、臭不臭?百姓看得见,闻得着,事关民生大计。”县委书记施振强,县委副书记、县长程天云等县主要领导对“清三河”工作高度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共发动干部群众16万余人次,广泛开展“清三河”系列活动,以雷霆之势完成全县干支流河道、灌区渠道的清理整治。截至6月底,县域内的1条垃圾河、9条黑河臭河已全部消灭,其他567条河道也进行了全面清理。

  水里有污染,源头在岸上。浦江县的“清三河”行动推行“治水又治岸”措施。

  高压打击非法排污。今年共关停水晶加工户4810家,淘汰水晶落后设备2.3万台,水晶加工户已锐减为目前的1500余家;关停兼并5家印染企业;取缔死灰复燃的地下废旧塑料、铅酸蓄电池等加工点30余个;在去年关停201家养殖场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关停115家;整治规范宾馆、餐饮、洗车、洗衣、洗浴、足浴、美容等行业污水排放。

  全面推进治污设施工程建设。在全面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完成城乡污水收集管网城区11.4公里和镇级95公里建设,沿浦阳江流域建起了168个村的人工湿地,79个村的截污纳管工程已动工,小黄坛第二垃圾填埋场已完成整个工程量的87%。

  高速浦江出口的浦阳江与义乌溪交汇处河道形成三叉口状,被称为“三江口”。曾经由于脏乱差严重,被称为“全省最差的高速路出口”和“天然垃圾场”。今年1月底开始,县政府投资1.38亿元建设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以及生态净化、高速路口景观为一体的综合工程。

  根据“水岸同治”的指导思想,“三江口”除了建设堤防加固防洪排涝工程、生态湿地工程外,还包括一个截污纳管工程,将流域附近黄宅镇区域68平方公里内560多家企业、67个行政村6.8万人口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到第四污水处理厂,彻底扭转了浦阳江两岸污水直排现象。

  今年1~6月,浦阳江上仙屋出境断面高锰酸盐指数5.79mg/L、氨氮2.02mg/L、总磷0.207mg/L,分别同比好转13%、10%和9%。壶源江出境断面水质一直维持在Ⅱ类水。全县50条支流中Ⅲ类水质以上支流37条,同比增加5条。

  水清景美,浦江人开游浦江

  檀溪镇的罗家源,水清景美,但沿溪村民习惯将垃圾倒入溪中,污染了溪流环境。结合“五水共治”、“清三河”活动,沿溪村庄都健全了卫生管理制度,自觉制止药鱼电鱼等行为,村民们还纷纷下溪流清理垃圾,使这条溪流重现了以往的容颜。进入夏季以来,每个周末都有成群的游人来这里避暑。

  这一幕,罗家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将后山的古树群进行开发,修起了通往古树群的道路,并利用现有房屋改造民宿,把山湾里的旅游资源充分盘活。

  昔日牛奶河,今日可游泳。如今的浦江,到处是可游泳、可洗衣洗菜的河流。

  杭州有西溪,浦江有茜溪。茜溪是壶源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沿岸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沿途有马岭脚、桥头、程丰、新光等村庄。如今,茜溪幽谷这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已经初具雏形,开始吸引成群的县内外游客参观旅游。而最初撬动这个项目开发建设的,是“五水共治”行动中的茜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

  大畈乡的双姑源也是如此。经过一场场、一波波、一次次的“清三河”行动,大姑源、小姑源变得更加秀美,溪水清澈、河道洁净,水里四处可见成群的鱼儿……“全民治水”换来了“树青水秀”的美景。

  “五水共治”引出的生态文明渗透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越来越多人的行为方式。与以往山区村民纷纷外出经商、打工、谋生不同的是,一个个村民开始陆续返回家乡,开发建设家园,一些在外发展的年轻人回家次数变多了,村民们回村修缮老房子的也多了起来。每个周末,山区道路上车水马龙,一拨拨城区居民来到山区村镇纳凉避暑探幽……

  建人工游泳池、改造民宿、发展“农家乐”……西北部山区的几个乡镇主要领导,纷纷使出浑身招数挖掘本地旅游资源,利用“五水共治”成效来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全民行动,打一场河道治理仗

  进入夏季以来,家住岩头镇蜈蚣溪边的张开信心情不错,因为家门口的蜈蚣溪大变样了。“现在水不臭了,溪里还有鱼了!”张开信开心地说:“现在是清爽了,多少年没这样过啦!”

  蜈蚣溪是浦阳江的支流之一,也是岩头镇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多年来,由于沿线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存在着垃圾入河、水晶加工废水直排进河、村民生活污水入河等状况,导致蜈蚣溪饱受污染,朝阳段甚至成为村民们使用了几十年的垃圾堆放场。

  “清三河”行动开展后,岩头镇党委政府打起了一场场治污仗:11次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逐段清理垃圾;投入巨资对河道进行清淤,修砌溪流护岸;健全卫生保洁机制,严厉打击水晶加工直排偷排;上马截污纳管工程,实行雨污分流……

  蜈蚣溪朝阳村丁埠头段有一处存在40多年的天然垃圾堆放场,村民们颇有怨言,每届村干部也都想清理,但都未能付诸行动。在这次“清三河”行动中,该天然垃圾场被彻底清理,花去资金达80余万元。

  治理蜈蚣溪,是浦江县“清三河”行动的一个缩影。

  当前,县域范围577条河流都有“河长”,并延伸至村级“段长”,落实工作职责,设立公示牌,接受公众监督。各级河长深入一线,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挑起治水担子,包干负责所辖河流的污染治理工作;列出问题单子,对河道进行全面清查,找出污染源头,建立“一河一档”;开出治理方子,实行“一河一策”,牵头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

  为了实现水清岸绿的愿望,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共同参与,全县工、青、妇等各界共成立了302支义务护水队;各级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百河清水”志愿者行动;各级妇联争做“五改”(改乱排污水、改浪费用水、改袖手旁观、改不良消费、改乱扔垃圾)先锋;教育部门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之路一起走”系列活动,向在校学生发出保洁倡议,促使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县城管执法局在城区和黄宅、郑宅等乡镇开展“十大陋习”劝导督查专项行动,劝导26565人次,处罚2935人……

  在大打治水仗的同时,浦江县还同步推行治脏、治乱,实行“门前三包”,逐户开展门前屋后明沟和杂物整治。全县所有村庄均健全了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所有村内臭水塘、臭水沟均得到了清理。

  这场“清三河”战役,使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亲历者,从有“质疑、牢骚”变提“意见、建议”。如今,民众治水的呼声不仅更加强烈,政府与民间力量也形成有效合力,相辅相成打起“组合拳”。

  一支支市民寻访团、义工拍客团队,进村落、下田头、察河道,开展清河净水寻找污染源系列寻访活动,对全县水资源污染进行跟踪;“清洁垃圾河(渠道)专项整治行动、“清洁河道、清洁家园”全民大行动、消灭“垃圾河”万人大会战和“清三河”万人大决战等活动,激发着个人、社会参与治水的热情。

  铁腕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的浦江,已经探索出一条清晰的治水路径,绘成一张全面的治水地图,建立一套科学的治水机制,激发出一座城市的治水精神,全民共治、全民得益的治水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更为难得的是,浦江的治水,已经治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在治水的倒逼下,三次产业发展日趋合理。

  工业逐步走出“高能耗、低产出”困局,水晶产业规范发展,集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绗缝产业远离“黑心棉”之患,挂锁产业整除粉尘之害,服装针织、童鞋行业异军突起,高精纤维、高端机电、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蓬勃兴起,被省政府评为金华市唯一一家全省腾笼换鸟工作先进县。

  农业更加注重规模化和现代化,成功组建林地股份合作社14个,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15个、1.24万亩,全县大棚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香榧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

  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网上交易额突破14亿元,跨境小包业务量居全省第三位,农家乐民宿经济以284%的速度高速增长。

  这几天,浦阳江生态廊道景观设计方案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许多市民纷纷建言献策。这是项利用“五水共治”成果推进精品城市建设的工程,从通济桥水库沿浦阳江至黄宅,全长17公里的休憩、健身、消费绿道,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梦想家园。在“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浦江广大干部群众正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低碳生活,随时随地播下绿色种子,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浦江,今后将更美、更富、更强!

标签: 浦江县|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