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苍南60万人的“大水缸”遭遇蓝藻爆发 40吨鲢鱼当“救兵”
2014年09月12日 07:11:2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王益敏 蔡运近

  鲢鱼被投放到水库中。钱鹏鹤摄

   浙江在线09月12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王益敏 县委报道组 蔡运近)午后,在阳光直射下,气温飙升至30℃以上;到了傍晚,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泻。连着一个多星期,温州市苍南县第二大水库——吴家园水库区域,持续着这样的天气。

  寄生在水库里的蓝藻孢子,遇上了一年中最适合它们繁殖的温度和湿度。它们大规模爆发,在水库表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绿色。

  怎么控制它们?苍南县有关部门只得请来“救兵”。昨天,来自江苏吴江的16多吨鲢鱼,游进了水库,加上前一天已“进驻”的8吨“同伴”,联合起来净化水质。记者从苍南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至下周初,吴家园水库将陆续投放40吨鲢鱼,“以鱼养水,保障水质安全。”

  陈奇志是苍南县水利局吴家园水库管理所所长。这几天,看着9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的水库,大部分被蓝藻覆盖,他忧心忡忡。他说,吴家园水库位于苍南县藻溪镇,是苍南龙港、金乡、钱库等平原地区60多万人的大水缸。

  “这里的环境一直很不错的。”陈奇志说,“之所以叫藻溪镇,是因为这里水质干净,在很多河水、溪流里,都能清澈地看到底下的藻类。然而,令陈奇志没想到的是,从8月26日开始,水库方面就发现蓝藻大规模爆发。

  陈奇志说,以前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次蓝藻大爆发,可能有四大原因。首先,有污染物带入水库,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其次,当地最近高温高湿的天气,适宜蓝藻大量繁殖。另外,这个水库还承担着防洪的作用。下游藻溪等乡镇住着约30万人,还有3万多亩农田及甬台温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目前仍处于汛期,水库2100多万立方米的库容量只装了1100多万立方米。“目前水库水位只有38.5米,低于正常水位44.5米,水长期没有流动,增加了蓝藻繁殖的机会。”以前每年水库都会受台风影响,今年没有台风,蓝藻繁殖又少了一大天敌。

  苍南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副站长章岳蓬说,由于蓝藻影响,在对水库水样的PH值、氨氮、溶解氧、总氮等常规项目检测中发现,酸碱度失去平衡,水体偏碱性,水体总氮超标。“超标的项目均与蓝藻有关。幸好,对饮用水安全影响不大。”章岳蓬说,蓝藻只有在大量繁殖死亡后,才会产生藻毒素,给饮用水带来安全隐患。

  未雨绸缪。为了控制蓝藻繁殖,苍南县水利、环保等部门多方考虑,最后决定调运爱吃藻类的鲢鱼来吃掉蓝藻。这是一种生态无污染的处理方法。

  苍南桥墩水库管理处的吴钦华是这次鲢鱼投放的技术顾问。他说,鲢鱼能控制蓝藻的原因,主要是鲢鱼是生活在水面上游的鱼类,而且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增加蓝藻的天敌,就能在短期内控制蓝藻数量。”吴钦华说。

  虽说这是简单地改变食物链,从而达到进化水质的方法,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并不小。为了避免鱼碰伤后感染细菌,水库工作人员花了好几个小时将这些鱼消毒,才投放到水库里。由于近日天气闷热,鲢鱼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较高。因此,原本一车能装10吨鲢鱼,他们减少数量只运8吨多。目前,运抵的鲢鱼存活率在95%以上。

  吴钦华告诉记者,为了能尽快恢复水质,他们对鲢鱼进行了“精挑细选”。比如,每条鲢鱼的重量最好在0.5公斤左右,鱼龄在1年左右。“这样的鲢鱼处于成长期,摄食量大,能吃大量蓝藻。”吴钦华说。据苍南县相关单位初步估算,投放的这40吨鲢鱼,可以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消灭一部分蓝藻,并控制蓝藻再次大规模爆发。

标签: 蓝藻|鲢鱼|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