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化解棘手“迁坟”纠纷 建德“老娘舅”法官获赞
2014年09月17日 20:48:48 来源: 浙江在线 实习记者 周晶 通讯员 钟法

  浙江在线杭州9月17日讯(实习记者 周晶 通讯员 钟法)在大多数人眼中,法官就应该是电视里放的那样:穿着制服,坐在审判席上,不苟言笑,庄重严肃,手上的判决书一念,就能定人罪状。

  殊不知,在没有镜头的时候,法官其实更像是在扮演一个“老娘舅”的角色。

  黄曙光,作为建德法院梅城法庭副庭长,走家串户去帮村民们解决矛盾纠纷是他常要做的事。昨天,他解决了两个棘手的案子,一起“祖坟修复”案件和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说到自己的调解“秘诀”,黄曙光称,他所做的,就是让当事人信任他。

  历时九个月

  解决棘手“迁坟”纠纷

  昨天上午,黄曙光与同事一起来到大洋镇建南村麻车自然村,对这起“祖坟修复”案件进行现场调解执行。

  四年前,被告应大妈母子在建房过程中,挖了部分山体,造成地基下沉。长年风吹雨打,山体土质变疏松,造成泥土下滑,进而导致原告何氏两兄弟家的祖坟坟面倒塌。

  应大妈说,造房前,她就找过原告两兄弟协商,要求其将祖坟迁移,并表示愿意支付补偿费用,但原告就是不同意迁坟,于是事情就这么一直僵着。

  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穷不改门,富不迁坟”。农村的传统中,迁坟算是一件及其重大的事,为什么要迁、怎么迁、迁到哪里、什么时间迁,都有很大的讲究。

  坟面倒塌后,何氏兄弟也曾买了沙石和砖块去修复祖坟,但遭到了应大妈的阻拦,双方仍就迁坟问题协调未果。于是去年12月,两兄弟把应大妈母子告上了法庭。

  经过九个月的走访和调解,黄曙光终于做通了两家人的思想工作。这次就是来完成最后的调解并执行。

  调解现场在应大妈家。远远看到车来了,应大妈早就拿出了凳子,在家门口迎接。何氏兄弟还没到,趁着这会儿,黄曙光先去查看了屋后的祖坟。

  早上五点,两兄弟就已经把祖先的遗骨迁到了新选的墓址,原先墓址的地方留下了两个很深的洞口。掉落的泥土大堆大堆的堆在应大妈家屋后。

  说起早上迁坟的事儿,应大妈还心有余悸,直言自己胆小,不敢待在家里,抱着小孙子就跑出来了,都不敢去看屋后的场景。黄曙光宽慰她,“你放心,这个事情我们也会帮你解决的”。

  没一会儿,哥哥老何来了。还没走近,黄曙光就熟络地打起了招呼:“老何你来啦,来,我跟你说几句。”说着就把老何拉到一边说了起来,说到激动处,还打起了手势。老何也很配合地听着,完了也不忘表达下自己的想法,黄曙光笑着拍拍老何的肩膀,示意老何不要担心,他会调解好的。

  终于等到两兄弟到齐,双方坐下来商讨的具体的处理细节和补偿数额,最终拍板定案:双方签署调解协议书,何氏兄弟同意将祖坟迁移,并将应大妈屋后掉落的泥土回填,应大妈也愿意支付补偿费用6000元。

  赡养纠纷为证父母不好

  儿子当众脱裤示伤疤

  嘴上骂着已80多岁高龄的父母,手上却解开皮带脱下裤子,被告人苏大伯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现场所有人。

  这是下午黄曙光在巡回开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时发生的一幕。80多岁的老父母起诉其60岁的大儿子苏大伯,不给付相应的赡养费及医疗费。

  两位老人共育有三子一女,且四子女均已成家立业,目前三儿子已病故。近几年来,由于两位老人年老多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而苏大伯却一直不管不问,也不给相应的赡养及医疗费用,两位老人所有的开支都是其女儿和二儿子支付。期间两位老人曾多次向苏大伯要求支付相应费用,也都无果。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晚年生活,两位老人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审理过程中,被告苏大伯时不时插话,打断其父母的陈述。说到激动处,更是拍桌子骂脏话,几度打乱法庭秩序。在多次提醒没有效果之后,黄曙光作为本案的法官,厉声对其进行了批评。旁听的苏大伯妻子见此情景,也赶紧在一旁提醒丈夫不要再插话了。

  法庭辩论环节,苏大伯直言父母偏心,把几十年来在心中积累的不满情绪都发泄了出来。为了证明父母小时候对自己不好,苏大伯更是起身,当众解开皮带脱下裤子,给众人看当年母亲想要抛弃自己时腿上留下的伤疤。所有人都被苏大伯这一举动惊呆了,现场顿时一篇嘈杂,法庭秩序再一次陷入混乱。

  “你干什么?现在是法庭审理,你脱裤子干什么!”黄曙光第一时间上前拉住了苏大伯,将其带回被告席,并再一次对其蔑视法庭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苏大伯这才又穿上了裤子。

  在调解案件中,赡养纠纷是最常见的一种。如何做才能让双方都满意,着实是个费工夫的问题。

  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法庭审理,苏大伯还是坚称可以让父母与自己同吃同住,自己和妻子可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但对每个月给父母400元的生活费,他仍拒不接受。

  苏大伯认为从小父母就偏心,不仅自己责任田没分到,父母年轻时也不帮忙带自己的两个女儿。黄曙光看出,多年来苏大伯对父母积累了一些不好的情绪,当庭也对其做起了思想教育工作:“赡养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换个角度想,如果你的子女以后也这么对你,你怎么办?”“老年人也有选择的权利,我们要尊重父母的选择。在保证他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有有尊严的生活。”

  见苏大伯态度有所缓和,情绪也舒缓了下来,黄曙光趁热打铁,把苏大伯夫妻俩叫到一旁耐心劝说,最终苏大伯同意从今年7月1日起,每月给父母生活费250元,并凭发票承担父母三分之一的医疗费用。两位老人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庭审调解结束后,黄曙光拿了一瓶放在地上的矿泉水咕噜咕噜就喝了起来。

  调解秘诀:体会群众的艰难

  让当事人信任我

  黄曙光出生在建德一个不富裕的农村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小学一年级起,直至高中毕业,每学期的学费都是不能按时在开学时交清的”。

  在他高中一年级时,家中突遭巨变,父亲因为癌症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16岁的黄曙光身上。面对欠下的债务,黄曙光选择了辍学打工。

  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又回到了学校。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师和同学的资助,黄曙光念完了三年高中,考上了警校,并最终进入法院工作。

  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在法院工作之前我就是地道的农民,我能深切体会群众生活的艰难,只有把他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来解决,才能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这也是我们法官的社会责任。”

  今年3月,黄曙光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这是杭州地区唯一获此荣誉者,整个浙江省仅四人。4月,在杭州市“十佳公务员”评选表彰活动中,黄曙光又被评为杭州市基层站所“十佳公务员”,是法院系统唯一获此荣誉者。

  2006年起,黄曙光开始独立审理案子。手足无措的他一方面向法院的资深老法官学习审判技巧,另一方面将各类型案件的民事判决书分门别类的复印装订,随身携带,随时翻看。这样自制的民事判决书“丛集”至今还存放在他的柜子里。

  诸多调解未果的案子,在他的手中都能完美解决。总有人向他讨教调解的秘诀,他说:“谈不上什么诀窍,我只是做到让我的当事人信任我。”

标签: 老娘舅|法官|调解|纠纷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