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溪河现状
过去的瞿溪河
浙江在线温州9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铖) 本周,浙江在线记者跟随第27督查组到温州瓯海走访治水拆违。督查组在走访中发现,瓯海的母亲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后,最早成为瓯海“可游泳的河”,老百姓对于职能部门在区域联动治水等方面也纷纷提建议,希望在沟通协调等工作机制和方法上进行完善。
治水需趁早 瞿溪河最早成为瓯海“可游泳的河”
作为瞿溪街道的母亲河,瞿溪河前几年并没有给瞿溪或者瓯海增光添彩。“牛奶河”、“墨水河”等名头扣在瞿溪河的头上,也扣在当地人的心里。
不可否认,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制革业的影响,瞿溪河水质曾一度恶化,河道水质由II类变为劣VI类。而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治理,河道从原来的8-10米拓宽为30米,实现沿河绿化全覆盖,水质也已经提高至III类水,最早成为瓯海区可游泳的河道。
不仅如此,治理后的瞿溪河抗洪排涝能力也大大增强。“这次台风‘凤凰’也带来大量雨水,但对我们辖区河道基本上没什么影响。”瓯海区水利局局长王高博告诉浙江在线记者。
跨区域治水需沟通协调 河道治理应考虑长远
“五水共治”关系到日常生活,老百姓感受最深,也最关注。他们积极参与“五水共治”,也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记者在走访中,也不断收集群众的意见。当地一位老人提出:在治水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区域之间相互协调,单一河段的治理可能会沦为“无用功”。
“我们这边有条河叫横河,总长度不过265米,上游和下游归郭溪街道管辖,河流中段属于瞿溪街道管辖范围。”这位老人告诉督查组,这条黑臭河横河两个街道都在治理,但治理进度上存在差异。两个街道如果对治理横河没有统一的方向与进度,“各自为政”结果往往是力倍功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却收效甚微。
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时连根也注意到这一问题。他发现,此前全省多个水系流域上游的治理成效往往较为显著,而下游地区则不尽如此,一定程度上甚至是污水的转移和污染的扩大。
还有当地群众建议,在今后的治水政策制定中,需要“治水”与“治土”相结合,岸上与河里都应该加强监管和治理,考虑综合、长远发展。督查组成员、环境专家许盛凯也认为,“五水共治”工作中,有些地方采用硬化河岸,或采用直立驳岸的治理方法虽然美观,但从长期来看,并不一定适合河流的生态恢复。
治水拆违大查访 民情巷欢迎网友发表观点
本周第27督查组到温州瓯海开展“治水拆违大查访”,网友如果想对“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可以发送到ducha27@163.com,或拨打督查电话15858701581,欢迎网友来信来电。
浙江在民情巷论坛也开设了“治水拆违”网上投诉平台(http://bbs.zjol.com.cn/forum-1862-1.html),欢迎网友指出身边的违法建筑和被污染的河流,以及举报弄虚作假、隐瞒真相、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如果你对“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有好想法、好点子,也可以拨打0571-85311890告诉我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