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在线时评 正文
慎用道德这把手术刀
2015年01月18日 08:47:27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昨天在微信圈里传得最热的,要数指责“记者等着姚贝娜死”这篇文章了。文章指责媒体迫不急待地要“消费他人的不幸”。读完文章,有一个疑问:要是姚贝娜病房外没有一个记者呢?要是报纸版面上没有关于姚贝娜的一个字呢?是不是就可以免受道德指责了?

  想了想,结论是:不能。记者这样做,同样是不道德:对他人的生死,漠不关心。跟当初姚贝娜在歌坛走红时一对比,媒体势利、冷血的嘴脸又会被认为暴露无遗了。

  这种指责、讨伐的方式,叫做“诛心”,不管你的行为的前因后果,不管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就说你“动机不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方便,省力,被诛者左右不是,去或不去医院釆访都应该被谴责,而自己永远正确,永远立于道德高地。

  作者自称学过新闻,为何不知道,姚贝娜若被救治成功,对医疗界内外都是大新闻。医疗方面的任何成功、成果,是所有人的福音。作者怎么会认为,只有抢救失败才是新闻?难道你自己这样认为,别人也这么认为吗?

  在抢救姚贝娜的同时,媒体大多做了两种准备,其中的着重点,是采访、请教医疗专家,着重谈乳腺癌的防治。选择这一报道重点的理由是,抢救姚贝娜这一事件中,生命价值是最高的新闻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姚贝娜和媒体受众,以及媒体人自己,是“命运共同体”;这样,才可能将新闻价值最大化。这也是很多媒体将姚贝娜的消息置于头条的依据。

  但是,当双眼戴上诛心的黑色镜片,这一切最显著、直观的事实都不存在了。

  文章将守候在医院的记者比作秃鹫。在摄影师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苏丹》里,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黑人儿童快饿死了,他身后蹲着一只秃鹫。这件作品获得了普利策奖,而凯文自杀了。他承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他为了职业行为而没有驱赶秃鹫。但是,在医院里,为姚贝娜驱赶病魔,是需要专业能力的。未参与救治,你就是秃鹫。诛心,不需要区分事物的性质,不需要考虑环境的特定性,不需要界定概念,推理不要逻辑;一个逻辑打遍天下:我说你错,你就是错的。

  医生拿起手术刀时,都很小心谨慎的,对准病灶,免伤无辜。道德也是一把手术刀,若是滥用乱用,也会伤人伤己的。你说记者都在焦急地等着姚贝娜死,媒体都等着“消费”姚贝娜,是不是在黑姚贝娜?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真像你说的那样没人缘?

标签: 道德|舆论|媒体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