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开进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之人物故事①对话出租车司机
杭州的哥老张拿3部手机做生意 借互联网从"专车"中突围
2015年03月03日 15:31:5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 记者/张冰 丁波
【摘要】 从微博、微信进入日常生活到打车软件风靡全国,老张的出租车业务与网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哥,三部手机见证了杭城出租车行业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全过程。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不仅是他的工作和生活,给整个出租车行业都带来颠覆式变化。

  编者按:不知什么时候起,生活与移动互联网已经变得形影不离,从衣食住,最后到行。微博、微信到滴滴、快的等智能物联技术的出现,对现有的出租车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如今,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城市中的出租搭载服务,我们回头看看在出租车行业里奔走的甲乙丙丁的故事,探究出租车市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思路。

  浙江在线记者张冰 丁波 3月3日发自杭州

  2月22日,正月初四,大多数人还在享受春节假期,的哥老张结束休息,早早地开着出租车开始拉活儿。

  老张本名张知顺,35岁,杭州上万名出租车司机中普通一员,从老家湖南到杭州打拼已有七年。“现在没有软件感觉没法做生意了。”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打车软件的依赖。三年前,移动互联网对他来说还是那么陌生。

  的哥老张和他的三部手机

  第一次见到老张,是在他的出租车里。眼前这名身材纤瘦、脸盘黝黑的男人,身穿制服,扎一条领带,头戴眼镜。别人都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承包一辆车,而老张自己单独承包了一辆。他喜欢自由,喜欢特立独行。

  老张的车子看起来与其他出租车并无区别,但方向盘右边粘的白色塑料板特别显眼。塑料板上面用简单的支架固定着三部智能手机,手机通过数据线连着下面的充电口,保证手机随时拥有足够的电量。“最左边开着车队的微信群,中间和右边的手机分别开着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

  “叮咚……”、“快的打车”、“有新任务咯”,三部手机的声音此起彼伏,车队微信群里信息不断刷新,打车软件接连有新任务弹出。只要看中哪个订单,只需摁下屏幕上的“抢”或者“约”,就能尝试接下这笔业务。

  为了抢下好订单,老张不仅连续添置三部新手机,购买了随身WiFi,还测试过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质量,保证设备够好,网速够快。“我原来只有一部手机,能简单上网,每个月话费三几十块钱。现在三部手机,每个月上网费180元,打电话还要再花200多元。”  

  老张说,没有更换设备前,经常眼睁睁地看着好的订单被别人抢走,逼着他不得不鸟枪换炮。他还在在考虑要不要换新手机——尽管现在同时使用三部智能手机,他还是害怕因为手机不够好而耽误抢单。

  第一轮“烧钱大战”:难忘的美好时光

  老张并不知道自己是何时被卷入移动互联网浪潮的。他只记得,当初微博试水打车业务,他没参与;微信开始“摇一摇”打车时,他依然用着2G网络。

  2012年,打车软件刚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自己安装和推荐乘客安装都能获得一定补贴,老张和其他人一样,抱着试试的心态买了智能手机,安装了第一款打车软件。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又先后购入两部新手机,并添置了随身WiFi。

  自从用了智能机,他逐渐学会了网购,学会了使用支付宝,学会了用微信与家人和同事聊天,学会了用打车软件让生意更好做。

  刚开始,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和司机都不多,老张也只是尝到一点点甜头:“我们是最早使用打车软件的,每天通过打车软件接到的单子不超过10个。直到2013年年底开始的那场‘烧钱大战’”。

  当时,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展开对打车软件市场的争夺,的哥抢到单子可以有额外补贴,乘客用软件打车可以优惠甚至免单。有媒体报道,双方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一共砸进15亿元。老张至今怀念那段美好时光。“那时每个月差不多能净赚两万元。”老张平时每月能挣一万元左右,但在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期间,他的收入几乎翻了一倍。

  打车软件带来的乐与烦

  渐渐地,两家打车软件之间的争斗趋于平淡,双方给出的补贴也逐渐减少。老张虽然对补贴感到有些失望,但打车软件越来越普及,让老张又重新兴奋起来:“现在每天90%以上业务都是通过打车软件获得的,月收入比没用打车软件前增加了上千元。”

  老张所在的出租车公司有442辆出租车,将近900名出租车司机,80%以上的司机都在使用打车软件。司机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想法安排路线和方向,选择订单,也减少空驶的次数,提高了做生意的效率。在老张看来,打车软件让乘客和司机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当他和其他的哥都开始适应打车软件时,也有一些问题随之而来。

  虽然老张表示无论是听到新订单提示还是看到有微信内容更新,都不会影响正常驾驶,但不少乘客认为,手机必然会影响出租车司机的注意力。有些乘客遇到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抢单的情况,会直接向有关部门投诉。

  还有一些出租车公司有公开承诺,司机如果开车期间打电话、玩手机,乘客可以拒付打车费,司机被投诉后还要接受停运学习的处罚。

  有一次,老张载了一对赶火车的夫妻,中途又通过打车软件拼载了另一个客人。“因为需要绕一小段路,这对夫妻认为我浪费他们时间,非常生气,一个劲儿地说要投诉我。我说了很多好话,不光不要打车费,还承诺如果赶不上火车,我愿意承担车票等经济损失。当然,最后没有耽误他们赶火车,他们也没投诉我。”这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教训。

  老张坦言,用软件接单,司机无法预知有多少乘客,如果抢单成功后又请求对方取消订单,极容易引起乘客的不满而被投诉。至于被预约好的乘客放鸽子等遭遇,更是任何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无法避免的。

  第二轮“烧钱大战”:小人物的“突围”

  和大多数的哥一样,老张对“专车服务”有着复杂的感情。

  从2014年下半年,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先后推出“专车服务”,美国智能用车软件Uber也进入杭州打车市场,新一轮“烧钱大战”随即展开,各种优惠券涌入乘客手机里,出租车的乘客明显少了。老张和其他的哥至今对此耿耿于怀。在他们看来,自己才是“正规军”,“专车服务”是不合法的。

  “老张,我过年回来不打算开出租了,准备自己买辆车去开‘一号专车’。你要不要一起去?”春节前,一名同事提出了这种想法,老张也和往常一样,婉拒了同事的邀请。尽管全国多地发生了对“专车服务”抵制的现象,尽管“专车服务”仍然没有完全得到法律的认可,尽管老张对“专车服务”的前景并不看好,但老张承认并接受这个事实:身边好多同事放弃出租车行业,转行从事“专车服务”。

  “如果收取同样的费用,我保证比‘专车服务’做得更好!”面对“‘专车’比出租车服务好”的说法,不止老张一人表达过类似的态度。然而,从他们的语气中可以体会到,如果“专车服务”合法化,他们更愿意转行。毕竟,老张现在每个月要交8000元的出租车承包费,而那些已经去开“专车”的前同事,已经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面对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打车市场的颠覆,面对“专车服务”的冲击,老张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在尝试着借助移动互联网,从中突围。他加入了杭州著名的V车队,一起抢单、分单;他们注册了微信公众号,一起共享优秀资源;部分的哥蹲守在某些热门区域,专门跑一些区域内的短途生意……

  何去何从

  而如今,“滴滴”和“快的”又宣布合作,对于未来的打车市场是什么样的,老张也说不上来。他只知道,无论何时,“脚踏实地一单一单地做生意”才是最重要的:“两家打车软件合并了,肯定还有另外的打车软件会冒出来,竞争照样会存在,车还是照样要开。”

  “距您2.5公里,今天13点,从xxx路到杭州萧山机场。”打车软件上弹出一条预约信息,老张赶紧点了“约”的标志。抢单成功后,他给对方打电话:“您好,我的车牌号是浙AT****,今天下午一点会准时去接您。”

责任编辑: 王黎婧

标签: 打车|出租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