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知什么时候起,生活与移动互联网已经变得形影不离,从衣食住,最后到行。微博、微信到滴滴、快的等智能物联技术的出现,对现有的出租车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如今,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城市中的出租搭载服务,我们回头看看在出租车行业里奔走的甲乙丙丁的故事,探究出租车市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思路。
浙江在线 记者/丁波 张冰 3月4日发自杭州
4个月前,每天能准时吃饭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奢望,那时,他还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他曾利用微博、微信组织打车预约平台,参与发起杭州著名的微信车队;也曾是“史上第一笔用支付宝付车费业务”的缔造者,开启新的打车支付模式;作为最早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也曾以的哥的身份对“专车”服务长期观望。每一次互联网新产品的出现,的哥袁法宝都要跟随潮流,跟随互联网的节奏一起摇摆。
袁法宝,34岁,现在已经转行做“专车”司机。
开进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人物报道①:《杭州的哥老张拿三部手机做生意 借互联网从”专车“中突围》
转行四个月胖了15斤
中午11点,一辆车停在袁法宝的别克车商务旁边,开车的中年男人摇下车窗:“中午一起去吃饭吗?”袁法宝答应下来,二人相约去一家快餐店。约他吃饭的人和他有同样的身份:专车司机。
袁法宝曾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去年10月,应一号专车的邀请,他放弃开了近10年的出租车,成为“专车”司机。
每天按时吃午饭,这在袁法宝开出租车时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每月要上交8100元的份子钱,他不得不一单接一单地做生意,大多数时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难以保证。虽说每个月都有万把块钱的收入,但工作节奏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现在,一天的工作时间由自己决定,想8点开始工作,就不接7点的活儿,接单目标明确,选择余地大;每月完成基本任务量就有近4000元的收入,公司还会按完成订单量进行奖励。份子钱没了,睡眠时间充足了,但收入并不比以前少。
每当有乘客预约用车,袁法宝会提前15分钟将车开到约定地点,给对方发一条告知短信后,拿起保温杯,气定神闲地开始等待。
“您好,欢迎乘坐一号专车,今天由我给您提供服务,车上有免费的水和纸巾。”乘客上车后,他马上进入角色。
“欢迎您对我的服务做出评价,希望您下次能继续使用我们一号专车。”到达目的地,乘客下车,一笔业务顺利完成。
袁法宝现在开的车是租赁公司的,里外都很干净,除了车内后视镜上挂着一瓶精致香水是他自己掏钱买的外,他没为车子掏过一分钱。“不用押金,不用份子钱,车辆洗护、矿泉水等都由公司提供,公司还为每一位司机交五险一金。”说起这些以前没有的福利,他一脸轻松。
“转行做专车4个月,我整整胖了15斤。”袁法宝的照片第一次登上媒体还是在2012年,与那时的照片对比,他明显发福不少。
2012年用上支付宝付车费业务
“更优质服务”,始终被他当成职业发展信条。
袁法宝说,他是互联网的直接受益者。尽管高中毕业后就没再上学,袁法宝却时刻关注着最新的业界动态,不断地揣摩出租车行业发展方向。每一次互联网行业有大的变化,他都能抓住机会,将自己的生意融入其中。
当年,微博出现并开始流行时,他就在微博上建起接单平台。后来,微信产品面世,他又第一时间开启了微信接单服务,他和队友们发起成立了“微信车队”。当时,他的编号为7号,被形容为“副班长兼宣传委员”。
如今,专车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乘客能体验更好的服务,矿泉水、纸巾、充电器……司机们也更有礼貌。但在“专车”出现之前的2012年,微信车队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就已经可以媲美现在的专车。车队高品质的服务引来酒店等大商户洽谈点对点叫车业务,接送机场的大单也多起来。
“已经把乘客@kingsongshao顺利送达机场。用支付宝向我支付140元的打车费。史上第一笔用支付宝付车费业务由此开始。有图有真相啊。”袁法宝在2012年10月19日的一条微博,标志着出租车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联系又紧密了一步。
同样是在2012年,一家筹备研发叫车软件的公司,找到了袁法宝所在的车队,希望的哥们能帮忙出谋划策。他和队友们从平时积累的经验出发,从司机和乘客不同的角度对软件提出要求,并在后期帮助软件推广。这家公司开发的产品,就是后来的快的打车。
2014年7月,一号专车进入市场,快的打车再次想到袁法宝,多次动员他转行做“专车”司机,甚至愿意为其提供公司内的管理岗位。观望和调研了三个月后,2014年9月,袁法宝第一次体验开“专车”,他对“试水”的结果很满意,这才决定离开已积攒大量人脉的出租车行业。
稳稳的幸福
袁法宝很适应这样的生活。更确切地说,是享受。
开“专车”后,他根据每天的接单印象,分析出不同地段的叫车特点,从而能清楚地知道几点钟到哪个地方,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单子。这样的分析是有益的,他不再盲目接单。每天早晚高峰是工作的重要时段,其他时间自行安排休息。这样的赚钱方式,轻松而高效。
现在,袁法宝只在杭州滨江做生意,离家近,车少,写字楼多,上班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对专车的接受程度比较高。
每天,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开着比出租车更敞亮、坐起来更舒服的车,在写字楼之间穿行。但袁法宝并不因此认为自己“升了级”,在他看来,车是乘客的,他只是开车的人。无论是开出租车,还是开“专车”,他要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对乘客说礼貌用语,乘客也会很客气地对我们。而且他们付了钱,坐更好的车,可能也会有自我暗示,要更加文明一点。”袁法宝说,,司乘关系变好也让他的心态越来越好。
去吃饭的路上,袁法宝细数着现在用的各种软件,洗车、保养、购物……他不担心吃饭没带钱,因为可以网上支付。这是他互联网追潮者得到的回报。
合法与非法之争:等风来
偶尔,袁法宝也会谈一谈目前出租车面临的境况,分析出租车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语气中仍会有一些激动。
许多人质疑专车运营的合法性,但袁法宝丝毫不认同专车非法运营的说法。“这就是现在专车运营需要的证件。车其实算是不同乘客分时段租赁来的,司机只不过是把车为乘客开过去而已。”他拿出《浙江省汽车租赁车辆备案证》和行驶证,行驶证上显示,车辆为另一家公司所有。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有媒体报道,私家车挂靠汽车租赁公司,是目前汽车租赁行业的潜规则。而袁法宝并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私车挂靠的行为。
今年1月,针对近期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监管的态度很明确,并非是要把专车服务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引导其在合规的框架下健康发展,对行业来说其实是利好,也有利于保护乘客自身利益。”有人分析国家对“专车”的态度,袁法宝也牢牢记住了这几句话,他判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专车服务未来会更好。
但袁法宝的判断终究只是个人的判断。今年全国两会刚刚开始,“出租车行业改革”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或许,“专车”只是揭开了出租车行业改革的一个入口,何时能突破出租车行业垄断、规范当前的打车市场,仍要期待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