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0日讯 温州市教育局出台《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等行为处理办法》已经有一个多月,该《办法》规定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当年累计查实两次及以上且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被调离原工作岗位,甚至被解聘。而对教师有偿补课管理不力,校长也可能被追责。这项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最严“禁补令”一出,引起一片哗然。
□李庭/摄
一个多月过去,“禁补令”推行如何?是否有在职教师“中招”?
培训机构难觅在职教师
在市教育局推出史上最严“禁补令”后,记者陆续走访市区各大补习机构。在温州中学附近的一条小巷,记者发现了一家名为“永高教育”的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广告上写着“高中各科,小班培训,一对一辅导”等吸引眼球的内容。记者根据上面的联系电话拨过去后,该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以提供“温州中学、瓯海中学的名师,对薄弱科目进行辅导”,并表示可以带学生过来“试课”。
几天后,记者以学生放寒假需要补习为由,要求试课,再次联系该机构,这回机构的负责人却变得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老师的名字和试课的具体时间,直到最后挂了电话,该负责人才发短信给记者,写道:“现在没有温州中学的老师了,能不能给你推荐别的老师?”
另一家瓯文教育,其培训机构外面挂着一横幅,上面写着“高中辅导名校名师”。当记者借补课之名询问是否有温州中学的老师辅导,该机构一负责人称其所谓的名校名师是来自湖北黄冈的名师,并没有本地学校老师参与补课。
记者调查发现市区大都数培训机构现有的教师组成,多为其自称的“外地名校教师”,或是离开教学岗位多年的专职做培训的老师。一位培训机构的陈小姐直言:“‘禁补令’出台后,在职老师都不做培训了,也没人敢接。”
“禁补令”投诉热线不热
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不见在职教师身影,在职教师是否有在出租房开课或是在家私设“补课点”?
昨日,记者拨通此前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的举报电话88635200,市教育局监察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热线除了春节法定节假日无人接听之外,其他时间均保持畅通状态,但过去的这个寒假,投诉热线只接到过几个来自县里的电话,举报的信息也向县(市、区)教育局进行了反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温州市直属学校实现了零举报。”而同样,位于鹿城区教育局监察室的投诉热线,整个寒假只接到一个投诉电话,并且事后查实举报并不属实。
为何热线不“热”?市教育局监察室工作人员直言,离不开前期的自查自纠,“今年各个县(市、区)前期在职教师中做好了自查自纠,更要求教师签署责任书,前期工作抓严,后面的工作也轻松了。”而一位资深教师则认为《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等行为处理办法》中“对教师从事有偿补课问题管理不力的,要追究学校领导责任,校长可能被追责”的要求成为“关键”,促成了学校的自我监管,可谓“多管齐下”。
去年47名教师补课被查
据悉,市教育局监察室的工作人员还就在职老师补课,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多番检查。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一直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对有偿补课等进行治理。据悉,2014年,全市共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47人,而这47人均为公办学校在职教师。而今年开始,民办学校教师也纳入了规范管理范围。
这个寒假,一位小学生的家长李女士在其微信朋友圈“点了赞”:“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喊了那么多年,查处一直有,可是补课依旧在。今年这个禁补令,来势汹汹,效果还不错,总算把真正的假期还给学生了。”
也有家长显露出了担忧,“我们也想孩子轻松过寒假,可成绩掉下来怎么办?”“现在是严管,接下去会不会反弹?”对此,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林炎琴认为,家长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跟现今教育体制下的升学压力有关,但补课屡禁不止最主要的还是跟眼下的教育观念有关,“只要这个观念不改变,那违规补课仍然会有市场。”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在课堂,如同一个人不好好吃正餐,靠吃零食,是得不偿失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