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北京3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潘杰 编辑/胡芸) 2月底,浙江给26个相对欠发达县“摘帽”,不再考核GDP总量,转而着力生态保护、居民增收等,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就是其中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蓝伶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地正通过土地确权、小额贴息贷款等方式唤醒“沉睡的资产”,激发畲乡农民的创业热情,守住绿水青山不忘百姓致富。
5.2亿权证抵押款无一笔坏账
浇灌茶园的山塘成发展新源泉
“我们正在加大农村金融创新的力度,围绕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林权证等6本证,办理确权和流转,增强农民的收入,将农民的资产资源变现。”
蓝伶俐说,去年景宁发放各类权证的抵押贷款5.2亿元,没有出现一起不良贷款,还有效缓解了农村建设的燃眉之急。
去年7月10日,该县澄照乡三石村取得了全国首本农村山塘产权证——天堂湖山塘产权证。随后,村经济合作社法人刘承勇以产权证为抵押,与县农信联社签订《流动资金最高额抵押借款合同》,获贷100万人民币。
这100万,30多万元修复了村里水毁的渠道和部分防洪堤,近8万元用于村里的河道治水,剩余资金弥补了村里茶叶市场的建设缺口。
据了解,茶叶是三石村的支柱产业,年集体收入160万;库容不到5万立方米的天堂湖山塘,则是3000多亩茶叶的灌溉水源;100万的授信,既考虑了村集体收入等,也由权威部门评估了山塘价值,政府部门还将贴息50%。
景宁县还专门设立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委员会,并组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和农村融资服务中心,采取“整村批发、集中授信”的方法,对符合条件的信用村民、村经济合作社等统一授信,缓解农村融资难瓶颈,解决了农业的后续发展,促进增收。
据统计,2014年景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432元,比2013年提高了11.7%,且是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政府承担贷款利息助农户脱贫
3年发放7120万让输血变造血
3年多前,当地对近6500户低收入群体普查,分析得出43.4%的人可以通过产业扶持实现增收致富,但缺乏启动资金、可抵押物寥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景宁县政府与人保财险公司、涉农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政银保”小额贴息贷款项目,专门扶持有产业发展项目的低收入农户,且仅限用于产业发展。
其中,政府全额承担贷款利息,以农户贷款金额的2%出资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提供贷款担保,承担70%的风险损失;金融机构负责确定每户贷款具体金额,发放贷款,承担30%的风险损失。
截至2014年底,已经累计向1271户农户发放贷款7120万元,扶持了一批包括养殖、农家乐、小商品销售等在内的致富项目。
东坑镇何村村的洪剑锋夫妇常年在山东帮亲戚开超市,年收入仅一万多元。2014年下半年,因妻子怀孕回到了老家,但未来的生计让他发愁。
当时,东坑镇竹埠村一个农家乐正准备转包,洪剑锋心动了,但一年4.8万元的承包费让他又犯了愁。当地农村信用社了解后,通过“政银保”项目给他发放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农家乐顺利承包。
仅半年时间,农家乐营业额就达23万多元,纯利润约8万元,生活华丽逆袭。
蓝伶俐介绍,常住人口17万的景宁去年迎来了500万的游客数,不少农户还将畲乡特色的乌米饭、地瓜面和种植的茶叶、香菇、香榧等上网销售,深受欢迎。
今年两会期间,她建议设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并纳入国家战略,给予政策支持,构建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体制机制。
新闻百科:
6本证是指股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证、林地承包权(流转)证、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农村水利工程产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