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彭海平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吴震宁 摄
浙江在线04月10日讯 “12年前,宁波市启动造血干细胞工作,他是最早一批完成血样入库的志愿者;12年后,他成为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他就是江北区中马派出所新马警务室的协警彭海平。昨天上午,彭海平启程赴杭,为挽救一名北京的白血病患者,准备于13日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捐献。
12年前成为宁波市首批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说起当年报名登记为志愿者时的情形,彭海平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03年的12月,他从媒体上得知宁波市红十字会启动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工作,第一时间就前往市血液中心登记,成为宁波市首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我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干细胞也能和别人配对成功,挽救别人的生命。”彭海平说,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12年。“刚登记完那会儿,我还常惦记着这事,每次去献血都会问问,可几年过去了都没消息,渐渐地那股热情也淡了,毕竟匹配成功的几率实在太低。”
直到去年9月,彭海平接到一个电话,说他与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初配成功,向他征询捐献意愿。“当时太兴奋了,也有点不敢相信,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他说,直到自己打电话回去再三确认后,才欣然答应。“多年的夙愿终于就要实现了。”
今年1月27日,根据患者救治医院的安排,为了给患者缩短等待时间,彭海平的血样高分辨检查与身体检查一并进行。1个月后得到的消息是,高分辨率结果显示与患者HLA高度吻合。
4月2日,彭海平接到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通知,一切顺利的话,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将于13日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
不过,由于对干细胞捐献存在误解,起先家里人对捐献一事并不支持。彭海平通过耐心的科普,终于说服了家人,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彭海平告诉记者,他相信科学,相信那些曾经捐献过的志愿者,所以对于网上流传的“捐献干细胞会损害身体健康”的说法并不在意。“我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怕年龄大了,身体指标不符合要求。”彭海平说,好在今年初他通过了体检。
加强锻炼,为捐献做充分准备
到了这个年纪,体检还能轻松通过,这跟彭海平多年来坚持健身锻炼是密不可分的。记者昨天在中马派出所见到他时,他看上去就非常精神。连派出所的负责人都夸他是一名健身达人,身体条件相当出色。
按照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惯例,直到昨天,彭海平对被捐助者的情况了解得也并不多。“我只知道,他的体形偏胖。”彭海平分析,这意味着,要从他身上抽取的干细胞可能会更多。因此,为了能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彭海平从去年9月开始就更加注重加强全方面锻炼。他每天早起跑步、拉单杠、做俯卧撑,晚上快走、慢跑,还特意买了健身方面的书籍,制定健身方案,周末经常出去爬山、打羽毛球。同时,为了加强身体保养,他改变了自己晚睡的习惯,还一口气买了三千多元的进口保健品,补充营养。
彭海平说,在得知自己干细胞与患者匹配成功后,就一直很高兴,因为他有机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能帮助别人是荣幸,也是一种缘分。”
他坦言,现在的身体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帮助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走出困境,让我和全家都感到欣慰,人与人之间本就应该这样帮助。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捐献干细胞的志愿队伍中,来挽救更多不幸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
按有关规定,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55岁健康者可采集造血干细胞。彭海平是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是江北区第2例、宁波市第39例,浙江省第2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