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从养殖户转产的周凌峰的生态农庄刚刚落成,春意盎然。沈志成摄
浙江在线05月07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邓国芳 李茸)最近两年来,嘉兴市以治水拆违为载体,整治遍地开花的生猪养殖业。而作为嘉兴生猪养殖发源地的南湖区,共拆除违法猪舍490万平方米,生猪存栏量从2012年最高峰的108万头骤减至18.35万头。这场以生猪养殖业整治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卫战,共涉及2万养殖户。
“赚了钱,却丢了好水好空气,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南湖区委书记孙建华说,整治生猪养殖业,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环境账。南湖农民正用勤劳和智慧,迎来二次创业的春天。
重拳整治减量提质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一路开窗驶进新丰镇竹林村,没闻到丝毫异味。车到村口,只见一座半透明的玻璃阳光房,掩映在一片花木中,香樟、合欢、红枫、樱树、紫薇……放眼望去,四周满是绿意,生机勃勃。
1980年出生的周凌峰,从陈列着各种花卉盆景的阳光房里,端出几杯现磨咖啡,邀请我们坐下来聊聊。他开门见山地说:“这里曾是有名的养猪村,走到哪里都是浓烈的猪粪味,开车路过的人都会提前关窗,更别说在这里喝咖啡了。”
上世纪80年代,机缘巧合下,竹林村成为供港猪基地。往后的30多年里,以竹林村为圆心,养猪业的区域半径不断扩大,向着南湖新丰、凤桥,平湖曹桥,海盐西塘桥等地蔓延,最终形成稳固的养殖圈、完整的产业链。高峰时期,南湖区年存栏生猪达108万头,占嘉兴全市的四分之一。紧邻上海的嘉兴,由此成为长三角地区名副其实的养猪大市。
村民腰包渐鼓,但因猪舍遍布、污水横流,河港变得又黑又臭,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水环境更是雪上加霜、不堪重负。
面对“水乡没水喝”的窘境,嘉兴市和南湖区曾多次整治和规范养猪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推动规模化发展……种种努力,虽然有所成效,却始终无法彻底整治。
2013年3月,一场黄浦江死猪事件,突然把竹林村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当地痛下决心、迅速行动,聚全市之力,以减量提质为目标,以治水拆违为载体,倒逼生猪养殖业转型。
从2013年4月至今,嘉兴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共拆除违法猪舍1500万平方米,生猪存栏量从2012年的273.1万头下降到目前的82万头。其中,作为生猪养殖发源地的南湖区,更是自我加压,两年拆除违法猪舍近490万平方米,生猪存栏量骤减至18.35万头,减幅超过80%,为嘉兴各地之最。
最近,我们在南湖区新丰镇、凤桥镇、大桥镇等地走访,最鲜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曾经弥漫在空气里的猪粪味消失了,原本矗立在田间地头或紧挨着农居房的违法猪舍,都已化为平地。
减量还在继续,南湖区委、区政府已经制订下发了《南湖区关于规范生猪养殖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的政策意见》和《南湖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2015—2017年)》等文件,在加强生猪产业管理的同时,将进一步开展减量提质工作,使生猪养殖业最终成为一个可持续、有竞争力、与环境容量相匹配的优质农业产业。
创新模式转产转业
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周凌峰家的“绿森园艺”接待了首批来客,那是女儿的同班同学。看着孩子们在树林里撒欢奔跑,拿着小锄头“吭哧吭哧”种树,周凌峰觉得特别自豪:“竹林村会有游客来,这在以前不敢想象!”
“我很有信心,做现代农业观光园,要比养猪有前途。更重要的是,它绿色、环保、可持续,对恢复竹林村的生态有好处。”周凌峰说,新的事业才刚起步,最近,他正酝酿为父母申请农家乐牌照。
在新丰镇民丰村,1985年生的伍金凯,是最年轻的村党总支委员。他掀开崭新的大棚,带我们看即将上市的黄金瓜。2013年,作为村干部的他,劝说父母拆掉限养区2000多平方米违法猪舍,投资80多万元,流转60多亩土地,建起40个钢架大棚,开展水稻—生姜、水稻—甜瓜、水稻—土豆轮作,并注册了名为“大宅基”的家庭农场。
在他的鼓励下,54岁的阿姨伍建英也放弃养猪,转而办起家庭农场。她家的44个大棚,种着6种蔬菜。养猪37年,本以为这辈子只会养猪,现在她和丈夫又开始创业了。
新丰镇党委委员章云峰说,就在拆除猪棚、复垦复绿的同时,新丰镇两年间冒出46家家庭农场,基地面积达3365亩,而整个南湖区的家庭农场数也骤增到131家。特别是水稻—生姜轮作模式的推广,让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新丰姜”强势归来,仅在新丰镇就已种植2456亩。
这种变化,让镇里的高级农艺师姚金林欣喜不已。61岁的老姚,一直在新丰镇的田间地头奔走,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的耕种模式。他的理想,是让脚下的土地,既种出高产稻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又种出高效益经济作物,让农民增收致富。
“不养猪,我们能干什么?我们只会养猪!”南湖区开始拆除违法猪舍时,很多养猪户如此诘问。这时,老姚等农业战线上的专家,纷纷亮出自己的法宝:大棚生姜—晚稻、大棚甜瓜—晚稻、大棚地蒲—晚稻、大棚南瓜—晚稻……每种轮作模式的亩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
为鼓励生猪养殖户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南湖区还出台政策,在复耕复绿、土地流转、大棚设施建设上予以补贴,如转产种植特色水果每亩苗木补助1000元,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每亩补贴800元,转产投入大棚设施成本费补贴30%。这些针对性、吸引力极强的措施,点燃了南湖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
去年,是老姚农艺师生涯中最忙碌的一年。有段时间,他天天晚上进村,向农户讲解如何搞现代农业。一年下来,累计为新丰镇农民办了46期免费农技培训。如今,在新丰镇的田间地头,老姚已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笑言自己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
在凤桥镇茜柳村,陈显林把拆了猪舍的土地翻耕后,四周堆高,灌满河水,变成浅塘,开始种植红菱,“土壤需要改良,先养红菱再说。”走到大桥镇由桥村,村支书魏良指着田里的西红花说:“这片12亩多的土地,本来是我家的猪舍,现在流转给别人种西红花了。”他说,种西红花效益高,村民都在学习呢。
据了解,这两年,南湖共拆除猪舍近490万平方米,目前已复垦414万平方米。原有的两万多生猪养殖户中,劳动年龄段人群转产转业的有16039人。
办家庭农场、种经济作物、建农业观光园……两年后的今天,与养猪诀别的南湖人,逐渐寻找到自己的新阵地,现代农业也由此启航。
治水护水美景重现
日前,凤桥镇三星村的4000多亩桃花渐次绽放,游客纷至沓来。村中的24户农家乐,宾朋满座,热闹极了。身材高大的村支书徐利军,不时走到村口张望。来村口观赏桃花,进村中品尝农家菜,到村后游览东至浜,这是他描绘的三星村游览图。
2013年夏,三星村开始大规模拆除违法猪舍。两年来,一共拆除违法猪舍16.8万平方米,整个村庄突然变得亮堂起来。
三星村抓住南湖区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以东至浜自然村为试点,以东至浜这条河为重点,着手整治村庄环境。“治水拆违,唤醒了大家对环境的保护、家园的热爱。”徐利军说,拆除猪舍后,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上桃树。在整治东至浜时,很多村民主动让地,使得两岸的游步道、凉亭等休闲设施顺利建成。
在南湖区采访,我们先后跑了十多个村庄,每到一处,只要说去看河道,无论干部还是村民,都会毫不犹豫地带路。在凤桥镇茜柳村,村民陈显林指着家门口的堆金港问道:“你们看,河水多清啊,也很漂亮吧?”
据了解,南湖区以黑臭河整治为重点,累计完成河道清淤长度150.8公里,出境断面水质各项指标明显改善,2014年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指标较2012年分别下降10.7%、48.7%、25.1%。
南湖探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几乎每条河上,都漂浮着绿茵茵的“治水神草”——狐尾藻。它能有效消除水体中的COD和悬浮物,使氨氮、总磷指标明显改善。而这种综合成本较低的生态治理技术,恰是中科院和“五丰牧业”合作研发的结果。
经过两年整治,南湖区内还剩16家规范化的牧场,“五丰牧业”就是其中一家。其掌门人蔡丽阳,是个很有想法和智慧的“猪倌”。他知道,养猪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于是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引入狐尾藻治理猪场污水,并推广到嘉兴河道治理。
“当然,公司还有更深考虑,目前正在和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把狐尾藻转化为猪饲料,一旦成功,牧场不仅能治理污水,还能让猪吃上绿色、营养、健康的饲料,今后,‘五丰牧业’就可打出‘藻猪’品牌,实现差异化发展。”蔡丽阳说。
在治水拆违中,南湖人看到的,是前景,是风景,是商机。
南湖区治水办相关人士说,尽管这两年治水任务很重,但南湖人收获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水环境正在修复,我们的家园正在变美。”
离开嘉兴那天,记者打开微信朋友圈,看见周凌峰发了条新消息:两个小时钓了8条鱼!他晒出来的图片,正是家门口的那条车夫浜。记得他曾说过,那条并不宽阔的河,是他儿时游泳捉虾的地方,盛装着他快乐的童年时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