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5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这里就像是中国的迪拜。”发出赞叹的是一名来自湖南的商人,他叫谭岳鑫。
半年前的一个下午,他偶然到湖州看朋友,坐在离湖州市区约10公里的小梅山上喝茶,眼前的太湖一览无余。
波光、帆影,还有异国情调十足的城市地标月亮湾酒店。他当即决定,投资一个上百亿的国际健康城项目。
而在八年前,山脚下的小梅村还是一个小渔村,连片的芦苇荒滩以及渔民世代吃住在上面的渔船。人和工业产生的污染,还引发了蓝藻潮。
当地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员都认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政理念,改变了湖州的发展方向。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改变。
污染严重
财政年入3000万元的湖鲜街
还要不要继续搞?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的小渔村会变成现在这样。”马里娟(化名)一边比划着,一边说起她的故事。
马里娟是土生土长的小梅村人,在八年前一度声名远播的小梅村湖鲜街上,她做过老板娘。
这是一个“漂在水上”的村子,没有土地,世代打鱼为生。一个村的人吃喝拉撒全在船上,一年五万吨生活垃圾全部直排太湖。
随着太湖资源日渐匮乏,打到的鱼越来越少。有些精明的渔民就改行开水上餐厅,主卖太湖湖鲜。没想到一炮打响,生意火爆得不得了。于是,村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餐饮的大军,往日的渔船变成了移动的水上餐厅。
很快,小梅村“湖鲜街”成为湖州的一个“招牌”。到2005年,这个港口已经有24条船在经营餐厅。
马里娟家的船就是其中之一。周末等日子,大量食客从杭州、上海等地赶来。有一次,停车场整整停了600多辆车,3500个餐位爆满。“每天要翻好几次桌子。”
马里娟沉浸在水上淘金的兴奋里。她说,那时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船上的所有垃圾都直接往湖里倒,几年来,湖底下的淤泥沉积得很快。
疯狂掘金的同时,生态恶化在不断加剧。马里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只关心如何做生意,如何赚更多的钱。
但是,摆在湖州主要官员面前的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按照老路子走,只要金山银山?还是让渔民上岸,保护绿水青山?
有人说,继续搞下去好了,每年有30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自己砍掉太可惜。有人说,污染要治理,但是应该在引进新项目以后。
也有人说,没有好的生态环境,怎么能引来金凤凰?再不治理,湖州的发展会有瓶颈。
壮士断腕
一场前所未有的蓝藻潮
让村民们明白,再不治理就晚了
“这真是难题。”65岁的李东民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这名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退休干部,参与了南太湖的全程治理。“幸好我们走对了路。”
他向钱报记者坦言,当时确实有争议、有压力,大家也很矛盾。“毕竟那个年代还是讲GDP的,如果要拆,无疑是自断财路,至少3千万元。不仅如此,还要贴钱投资。”
2006年8月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调研太湖保护开发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
省委一把手的表态,无疑给了湖州足够的信心。
“该拆的拆,该搬的搬。”湖州确实下了决心。下决心难,行动更难,李东民被安排到了一个协调小组,挨家换户去动员小梅村的村民搬迁上岸。
但是,没有效果。包括马里娟也曾反对,“这不是断了我们的财路和生计吗?上了岸,没保障,以后怎么办?”马里娟曾质问来劝说的官员。
李东民想尽了办法,为找突破口,甚至请了村里一名德高望重的抗美援朝老兵出面做工作,但还是没用。
一时陷入了僵局。整治还搞得下去吗?
时间到了2007年5月,一场前所未有的蓝藻污染让太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再不治理真就完了。”生态危机让村民和政府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大家形成了共识。
另一方面,湖州向省里争取政策,决定投入3亿多元,拿出了三十多亩土地给渔民建造小区。村民们终于同意上岸。如今,马里娟和其他200多名村民一样,早住进了新小区。
此外,湖州累计投入20多亿元,清除太湖水面养殖围网,关闭全部涉污企业,实现了工业污染零排放。
在整治中,马里娟用来开餐厅的船被拆了。“24条全部拆了。”
拆船那天,马里娟也去了。她看到清理上岸的淤泥堆得齐腰高,黑得像石油,用火一点就着了。
她才真切地体会到,污染有多么可怕。
水到渠成
在决定投资七星级酒店前
股东们还一直担心污染太严重
2012年,马里娟又开了一家餐馆。这时,南太湖边的小梅村,已经变得让她有些不认识。
月亮湾酒店开了。这是国内首家水上白金七星级酒店。它外型像个月亮,歇在湖上,高达百米,可以与同为水上酒店的迪拜“帆船酒店”相媲美,被誉为长三角腹地的地标性建筑。
其实,决定投资前,上海飞洲集团董事会分歧很大。不少股东担心,太湖的污染严重,生态如果没治理好,这个超豪华酒店项目注定会失败。想想就明白,谁会花钱来闻一湖臭水?
在天目山举行的最后一次投资会议上,董事长郑生华最终拍板:去。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颇具眼光的投资。如今,一到节假日,即使房价高达2000多元一晚,月亮湾酒店仍几乎一房难求。
作为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招商局长,洪奕慧现在最苦恼的,就是在周末节假日之前,应付那些要她帮忙在月亮湾订间房的朋友。“生意太好,即便是我也没办法。”她说。
除了豪华酒店,开在原先渔人码头的餐馆,也很快多起来。不仅外地游客,平时湖州人也喜欢来这里吃饭。更关键的是,以往这里直排入湖的污水,全都纳入了排污管网。
小梅村的村民们有的在餐馆上班,有的则经营起了快艇。
如今沿湖的租金太贵,马里娟在太湖附近租了场地,继续经营餐馆,生意照样好。“和以前相比,我们太湖的环境好了,名气更响了。”
据统计,整个度假区现有餐位4000多个,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去年湖州市区餐饮收入总体下滑28%,但在度假区却上升了12%。度假区的财政收入,也从初建时的每年1000多万元升至2014年的4亿多元。
“到了节假日,度假区肯定是一房难求,一车难停,一餐难订。”洪奕慧说。
筑巢引凤
本来到湖州看朋友的投资商
当即拍板签下上百亿元的大项目
作为招商局长,对于环境治理带来的好处,洪奕慧一清二楚。“我们根本不用出去找资金,每天上门来的客人就接待不过来。”她骄傲地说。
太湖的绿水青山,正让越来越多的投资商慕名而来。“现在主动权和选择权在我们手上,整个度假区的容量有限,我们需要的是旅游健康产业。”她说。
已经落户度假区的全球首家古木博物馆馆长吴晓红说,选址在南太湖,就是因为这里山好水好,是块难得的宝地。
就在前些天,一个投资上百亿的国际健康城项目刚刚开工。
投资者叫谭岳鑫,他的企业在湖南颇为出名,之前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在外地投资,他为何会相中湖州?
那纯是偶然。半年前的一天,谭岳鑫应邀到湖州看朋友,他们在小梅山上喝了杯茶,谭岳鑫被太湖的美打动了。
“想不到长三角还有生态这么好的地方。”他赞叹之余,决定把原本选址在外省的国际健康城项目搬到湖州。几天后,他就派人来洽谈。仅仅半年,就完成了前期规划设计。
而对于马里娟来说,因为健康城的引进,她的餐馆又面临拆迁,又要另找地方了。
虽然有些不舍得,但是看到太湖的变化,马里娟还是由衷的高兴。城兴家兴生意兴,这自然意味着她不仅有更多的商机,还有更体面的未来在等着她。
“最近,我一直在找地方,肯定还要再开餐馆的。”她充满信心地告诉钱报记者。
从开张到关门,再开张再关门,马里娟的经历见证的是一座城市的生态变迁史——从阵痛到矛盾、纠结,再到整治、新生。
这也是中国人重新认识自然的进步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