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两头乌”又回餐桌 浙籍“小鲜肉”重出江湖了
2015年08月03日 08:06:5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翁杰 颜伟杰 通讯员 李萍

   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翁杰 颜伟杰 通讯员 李萍)金华“两头乌”、温州灵昆鸡、绍兴麻鸭……作为地方畜禽品种,这些浙江籍“小鲜肉”都曾红极一时,也一度在外来畜禽品种的冲击下陷入困境。如今,它们重出江湖,不仅渐渐回到人们的餐桌,而且身价倍增。

  然而,在这些“小鲜肉”华丽转身的背后,却仍有不少原产浙江的畜禽品种依然处境堪忧,甚至挣扎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为此,省农业厅于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内首创协议保种机制,规范保种场管理,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通知》提出,省财政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牛、羊、猪、家禽以及蜂类等33个品种的保种工作进行扶持,凡经省农业厅认定的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并签订保种协议的均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两头乌”迎来春天

  “政府要跟咱签协议,长期支持保种场,这让咱保种人心里更有底了。”这两天,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负责人陶志伦很是高兴。他说,自己干了一辈子畜禽资源保种,还是头一回享受到这样制度化的扶持政策。

  上世纪80年代,陶志伦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金华农科所工作,并参与了刚刚启动的金华“两头乌”选育工程。8年后,相关部门完成了对该项目验收,然而陶志伦与“两头乌”的故事却没有就此结束。

  当时,由于猪肉供给不足,“大约克”、“长白”等外国猪种大量进口国内,农户们也因其生长速度快、瘦肉多而争相饲养。一时间,“两头乌”猪种无人问津,陶志伦好不容易选育出来的优质猪种也似乎一夜间被人们“遗忘”。

  1990年,陶志伦被调到农校任教,那些不怎么“招人待见”的“两头乌”也跟着他走进校园。他一边上课,一边继续保种,经费不足时甚至不得不兼职做兽医、卖饲料,来筹钱维系种猪们的开销。

  2006年,学校扩建,不再保留猪场。于是,陶志伦办起了一个省级种猪场,专心延续他的保种事业。“种猪场建成后得到了政府的不少支持。”陶志伦说,金华农业部门每年给种猪场5万元保种经费,省里也曾给过50万元的支持。

  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伙子已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老陶和他的“两头乌”也终于迎来了春天。随着人们对肉类消费的需求转向多元化,旧时的记忆勾起了人们对风味独特的“两头乌”的青睐。陶志伦千辛万苦保留下来的“两头乌”终于派上了用场,农户们纷纷向他购买猪种。

  “现在‘双头乌’在市场上卖得很火,一斤四五十元呢!”陶志伦对此很是自豪。

  保种是项长期工作

  “类似‘两头乌’这样的地方畜禽品种在浙江实在不少。”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拥有12个物种、59个畜禽品种和类群,其中原产我省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33个。

  这些畜禽资源具有地方特色,不少更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上世纪90年代起,我省开始重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33个畜禽遗传资源已全部纳入《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中13个品种资源被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3个种畜禽场被认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

  经过多年的努力,湖羊、灵昆鸡等一批地方畜禽品种不仅成功保种,而且在市场上迸发出勃勃生机。

  湖羊,羔皮洁白如雪,是浙江羊的一张金名片,但由于种种原因曾沉寂一时。余杭湖羊保种场负责人白丽华回忆道:当初,她接手保种场时,整个场只剩下了20多头种羊。于是,白丽华一边积极宣传、推介湖羊,一边努力繁育、选种,才渐渐又为湖羊闯出了一片市场。“这几年,湖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客商多了,养殖湖羊的农户自然也越来越多。”白丽华估算,去年仅新疆从浙江购买的湖羊就超过5万头。

  灵昆鸡是温州灵昆岛上有一种专吃小鱼小虾的土鸡,口感独特。然而,因其生长周期长、养殖成本高,当地农户不愿养殖,也一度成为濒危品种。2008年,当地人周树和建起灵昆鸡保种基地,一番努力后,一度销声匿迹的灵昆鸡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餐桌,而且供不应求。

  “保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即便是这些正被市场逐渐接受的品种,也仍然需要不断选育来保证遗传资源的品质。”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整体而言,我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还很脆弱。这次出台的政策正是从制度上加大了保护力度,借此缓解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缺载体、缺资金、缺人才的现象。

  需要政策雪中送炭

  尽管“两头乌”、湖羊等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已有所起色,但仍有不少品种处境堪忧,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对于这些品种而言,这次出台的政策可谓是雪中送炭。

  “如果政府不能加大支持,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舟山黄牛种群保护所负责人陈海静告诉记者,2011年,她从当地农户手中将舟山仅剩的33头舟山黄牛收集起来,建起了保种所。舟山黄牛繁育速度较慢,使得市场效应迟迟未能显现,可一边高昂的经营成本却已经让她有些吃不消了。她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保护所一年的场地租金要13万元、人工成本7万元、饲料费7万元等,一年下来至少需要20多万元。

  类似舟山黄牛这样“暂时用不上”的品种是否值得花精力、花经费去保护?对此,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戴旭明认为,越是这样的畜禽品种越应该是政府大力保护的对象。因为,每一个品种的存在必然有其自身优势,如果现在不保护好,等它灭绝了,再想开发利用就为时已晚。

  “在这方面浙江已有过不少教训。”戴旭明表示,因外来品种持续引进并广泛应用,产自我省的虹桥猪、北港猪等4个品种资源已经灭绝,另有15个品种濒临灭绝或濒危。“通过协议保种,政府就能实现对这些‘弱势’品种的托底保护,让历史不再重演。”

  据介绍,仙居花猪、江山白鹅等品种资源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保种场承担保种任务;永康灰鹅、温岭高峰牛、天台黄牛等虽有保种主体但仍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生产经营许可要求,迫切需要建立更为有效、规范的管理机制。《通知》提出“争取在五年内所有省级畜禽遗传资源都有经认定的省级以上保种场进行保护”。

标签: 两头乌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