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对浙江十年探索与实践的样本分析
2015年08月10日 07:02:5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胡坚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后来,他又进一步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三个发展阶段的问题。1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同志的“两山”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0年来,浙江人民按照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既打造了耀眼的金山银山,又维护了美丽的绿水青山。本文着重总结思考10年来浙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优化规划布局,确立科学发展理念

  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10年来,浙江各地特别重视区域规划问题,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把它作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谋划与前提条件。

  到处是绿水青山,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丽水市,立足当地实际,谋划区域建设的特色定位和规划布局。按照“一县一主题,一村一景致,一派好风光”的要求,推进区域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莲都区着力建设“养生莲都”,云和县着力建设“山水童话世界”,遂昌县着力建设“洁净乡村”,景宁县着力建设“魅力畲乡”,等等。

  地处钱江源头的开化县,既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又要寻求开化的发展空间,让老百姓跟上全省小康的步伐。为此,当地在空间布局上将县域按三大功能区定位,把整个开化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农林区、产城集聚区”三大区域,县域90%的面积实行限制开发,并根据生态约束、开发基础、管理方式等差异性特征,对三大区域进一步细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环境维护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林区、生态缓冲区、生态城镇区、生态工业区”等10类功能分区,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格局。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规划,又严格实施,使开化建起国家东部公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县和旅游县,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老百姓信心满满奔小康。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嘉善县,将全县生态功能区划分为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安全保障区、人居环境保护区、环境重点准入区和环境优化准入区六个类别。其中太浦河饮用水源保护区、西塘古镇保护区纳入自然生态红线区。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发展方式。

  以上这些规划都体现了理性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并且从制度和法规上保证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长期坚守、协调发展。2013年8月,《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颁布,使我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走向科学法治的时代。

  二、提升人的素质,掌握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金钥匙”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重要的还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最根本的因素,人也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为此,怎样转变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本领,发挥人的作用,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一环。

  近10年来,宁海就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重点放在人的观念转变、技能提升和思想解放上。他们整合乡镇成人学校、职业学校短期培训班、职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电大农村学员班等所有社会资源,办起了18个大型成人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免费培训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每年培训达10万人次,还打造出一支5000人的现代农产品经纪人大军。

  地处浙江西部的衢州,更是把对人的培训放在最突出的位置。2003年4月,衢州市就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的意见》,提出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民科学知识培训,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文化和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使广大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明显强化,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他们在大力培训“三保一技”(保姆、保洁、保安、技工)的基础上,逐步打响“三长一嫂”(店长、厨师长、农场长和月嫂)的特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品牌,再创衢州农民培训新亮点。2014年全市共培训农民65582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17525人)。农民工资性收入较上年提高近20%,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11%,位列全省前茅。

  三、挖掘生态资源,将旅游休闲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旅游休闲业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首选产业,这是最为便捷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快捷的“将生态转化为经济”的生财之路,也是惠及最多人群的富民之路。浙江有1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地形是“七山一水两分田”。山是浙江重要的生态资源。浙江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奇峰异石,是发展避暑度假、健身运动、山林养生等产业的好地方。同时,浙江还有26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海洋旅游是一个具有无穷开发空间的领域。为此,旅游休闲业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最好途径之一。

  淳安县将千岛湖打造成5A级景区,开辟了春到千岛湖、千岛湖之夏、千岛湖金秋、观光度假游、娱乐休闲游、水上运动娱乐游、历史文化专题游、果园采摘农家乐等特色旅游线路,以及巨网捕鱼、水上竞技、空中揽胜、渔民风俗表演等参与性旅游项目,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丽水市更是将旅游休闲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2014年全市建起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367个,接待游客达到1210多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1.73亿元,“丽水市创建农家乐综合体模式”还荣获“2014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奖”。

  无独有偶,湖州市经过多年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由“农家乐”到“乡村游”,到“乡村度假”再到正在形成的“乡村生活”的湖州之路。2014年,湖州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逾2300万人,经营总收入突破40亿元。

  从一些县来看,如丽水的云和县,以“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被摄影界誉为“中国最美梯田”,常常游人如织。

  地处浙南的永嘉县,靠近温州沿瓯江一带工业经济发达,全县90%以上的财政出于其中。但是,北部山区一直处于欠发达状态。当地不是以牺牲清澈见底的楠溪江为代价,而是充分挖掘楠溪江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2013年,全县旅游总收入30.15亿元,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15.17万人次。“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成为永嘉极具号召力的品牌。

  舟山市定海区依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千年古城旅游。依托“海洋、岛屿、大桥”特色优势,培育高端海洋休闲游,不断丰富定海“千年古城”的文化旅游内涵,开辟大桥观光、海上运动、户外露营、美食体验等运动休闲观光旅游,将定海打造成海岛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四、立足绿水青山,大力发展生态创意农业

  绿水青山好的地方,往往是农业发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相对而言,发展工业的条件不太好,并且,一般工业的发展,往往带来不可避免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因此,立足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创意农业,提升农业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这些地方重要的发展选择。

  从世界农业发展史来看,我们的农业主要完成了农业的“二产化”。如各种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大棚、各种农业机械的使用等,都只是实现了农业的工业化。农业下一个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方向是实现“三产化”,如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配送农业、市民农业,等等。

  衢州市等地就将过去“种花”业开辟到今天的“赏花”业,培育出很多“赏花”地,四季都有鲜花等游客来观赏。如开化、龙游的油菜花节,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仅开化一地18万亩油菜花,2015年清明小长假就吸引了24万游客,创收逾1.5亿元。又如常山的柚花、茶花、金银花。举办的柚花飘香文化旅游节,把舞狮闹春、文艺演出、柚林寻宝、“聚焦爱情故里定格浪漫柚花”原创摄影大赛等活动结合起来。而衢江的玫瑰、牡丹,江山的薰衣草等,都各有千秋,各领风骚。一片花开乐了农家,因为这“花海”流金淌银。农民们说:“从原来种吃的,变成了现在种看的,挣得却更多了。”

  台州的仙居县,着力推动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举办杨梅节、油菜花节,每年“两节”期间,接待游客几百万人次。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杨梅产业为例,目前仙居杨梅种植面积达13.8万亩,投产面积11万亩,杨梅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400多家,杨梅果园观光游基地25个,年鲜销产值达5亿元以上,仅此一项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超千元。

  还有丽水的遂昌县,以“重新认识小农”为理念,探索恢复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三年内告别合成农药、化肥”的目标,构筑起“五区五园百基地”的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格局,着力让石化农业回归生态农业。他们制定实施《遂昌县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规划》、《原生态农产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浙江省首个原生态农产品地方标准规范以及高山小黄牛、土山羊、高山土猪等多个原生态农产品技术规范,先后培育了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七山头土猪等一批品牌。目前,全县已建成原生态基地124个,21个品种,面积3.86万亩,2014年基地农业产值3.14亿元,遂昌冬笋、红提、山茶油等一批原生态农产品声名鹊起。他们还借助美术学院的力量,发展创意农业。请中国美院师生将当地的农产品重新设计包装,送到超市价格翻了一倍多,让当地农民从创意与农业的结合中尝到了甜头。

  最为典型的还有淳安千岛湖,将一条鱼,从第一产业,养到了文化创意产业。他们先在千岛湖养鱼,发展养殖业;后来发展鱼加工业,制作鱼干鱼产品;后来又把巨网捕鱼作为旅游业来开发,吸引了不少游客,特别是摄影爱好者;最后,又发展了鱼拓画,在鱼身上涂上墨汁,再用宣纸一拓,就成了鱼拓画,有的要几百元一张,成为文创产业好产品。

  五、依托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产业

  在发展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个理念,就是经济的转型,一靠科技,二靠文化,科技与文化是助推经济转型的双翼。在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低排放、低能耗、高附加值、快收益的路子。浙江是一个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如何挖掘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资源和发展资源,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明智选择。

  杭州的桐庐县,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挖掘“药圣”桐君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隐圣”严光为代表的隐逸文化、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山水文化、剪纸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举办首届华夏中医药养生旅游节和四届国际或全国剪纸艺术节等,桐庐已成为浙江著名的休闲观光访学养生之地。

  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建设特色文化小镇已成为新亮点。首批公布的省级特色小镇共有37个。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还聚焦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

  丽水莲都区的古堰画乡小镇,以美丽的山水为依托,建设摄影、美术写生基地,集聚了很多艺术家在当地落户,开展美术创作和作品观赏销售,美术作品年销售已达2500万元,让一个偏远的乡村成为著名的艺术小镇,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近50万。龙泉的青瓷小镇,依托数千年制瓷传统,又进行了时尚化的规划建设,青瓷小镇打造成集“世界青瓷技艺传承地、青瓷文化创意集散地、青瓷文化交流汇集地”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小镇,生产的创意青瓷产品得到大批游客的青睐。

  六、借力科技支撑,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保护好绿水青山,又要创造金山银山,科技的支撑极其重要。浙江在绿水青山之间打造了一个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四位的经济强省,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近几年来,我省推进的“四换三名”工作,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实施名企、名品、名家战略,就是体现科技对转型升级的作用。

  绍兴市的新昌县,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山区县,很长时间里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他们通过构筑“小县大科技”,走出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小县发展之路。2014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42%,新产品产值率达51%。目前已拥有4家国家创新型企业、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重点企业研究院,占到了全省的十分之一左右。新昌企业在杭州、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超过20家,设立海外研发中心11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是全省唯一的县域综合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县。小县真正走出了一条科技大道。

  从全省看,通过科技支撑来发展的样本还有很多。

  杭州的富阳建德等地的农村,与光伏企业结合,将光伏电池做进瓦片里,使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如富阳的三桥村、建德的戴家村等,农居屋顶都安装上光伏陶瓷瓦,每户每月的一半用电量自行解决。

  浙江的许多山区,还是开发风力发电的好地方。全省拥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山有50座,为风力发电提供了好场所。目前,磐安、庆元、缙云等地的风力发电为当地节能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建设美丽乡村,让“好看的村庄能赚钱”

  中国文化几千年主要沉淀在农村,中国人的乡愁也在农村,把农村打造成城市人向往的地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也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就大力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建设美丽乡村。10年来,浙江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丽,很多外地人到浙江,都对农村的面貌感叹不已。2014年,以安吉为样板起草的浙江省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发布,成为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地方标准,并在2015年晋级为国家标准。

  宁波奉化的滕头村,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人,他们一直拒绝有污染却能赚钱的项目,一个小村庄赢得了“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等70多项国家级以上的荣誉,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56000元,进村参观需要买80元门票。他们的观点是“村庄好看就能赚钱”。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村庄是舟山定海新建社区,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的村庄就是这里。2009年以前,社区(村)群众除从事传统农业外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从事泥水工、木工、油漆工等建筑行业和水产加工、服装加工、林木加工等手工业。产业分散,人均纯收入13400余元。2009年起,当地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培育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基地、南洞艺谷为载体,先后建成了渔人码头、火车广场、明清老街、文化礼堂、美术馆、群众艺术创作中心,打造“充满书卷气”的新村庄。美丽的村庄给老百姓带来了财富,2014年,经济总收入达35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4000余元。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村镇”人文环境奖、浙江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首届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十佳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八、抓住互联网机遇,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接

  许多绿水青山的地方,往往地理偏远,交通不便,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很重要的就是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借力互联网,打通与外界联系的通道。通过农村互联网的建设可以打破长期以来农村信息闭塞、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通过网络,农民可以方便地获得“三农”政策、农业技术、农资产品、农产品市场、城市用工等各种信息,并进行双向交流。农民也可以通过网络推销农产品,推广农村旅游项目。浙江在农村互联网建设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杭州的临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已成燎原之势。2014年临安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18亿元。其中1.1万吨山核桃,通过网上销售就达一半以上。当地已建起10多个淘宝村,一大批农村青年、妇女甚至是闲散劳动力纷纷触网。全市还将建设200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同时,他们把互联网与旅游结合起来,农家乐和民宿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预订的游客占40%以上。

  丽水的遂昌也从2010年成立了网店协会,最传统的农特产品从此遇见了最时尚的营销方式。目前,遂昌拥有网店2000多家,全县从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人员超过6000人。丽水市下辖9个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入围“全国电商百佳县”,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网店)8349家,从业人员2.2万人,年销售额38亿元。

  金华的浦江县,电子商务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2014年全县注册企业和个人达4000多家,网络零售额超亿元企业达5家,网络零售额首次超过水晶行业产值,跨境网络零售发货量超1000万件,名列全省县市第二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浦江新兴的富民产业。

  九、发展绿色工业,做强美丽产业

  坚守绿水青山并不是说就不能发展工业,只要处理得好,寻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最佳结合点,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仍然能走出一条绿色的工业发展道路,打造美丽经济。

  衢州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绿色产业,打造氟硅新材料作为集群优势最明显的特色产业,形成氟化工、有机硅、无机硅三大产业链,是国内唯一的氟硅联动生产基地;巨化集团从传统化工转型为氟硅新材料特色产业,成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开山集团把螺杆空压机做到一级能效,是世界唯一;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高纯度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技术国际领先。并且,衢州借助绿水青山,着力发展“水产业”。衢州的地表水常年保持一级水质,是全省唯一连续多年保持出境水水质100%达标的区域。一江清水,也给衢州人带来了生态红利。水业“大佬”们因水而来:2005年,旺旺集团在衢州投资创立浙江明旺乳业,9年内连续12次增资,已扩大到41条生产线。随后,娃哈哈、伊利、康师傅、佰利佰瑞等名企都到衢州投资与水有关的产业,短短三年,全市共引进水业项目48个,总投资103.8亿元。衢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饮品生产基地。

  地处宁波的鄞州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规模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型: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环保科技、生物医药、激光光电等前瞻性朝阳产业,加快构建“5新+5优”产业体系。抓牢二三产融合机遇,大力发展以低碳、节能、集约为特点的新型产业。

  地处嘉兴的嘉善县,推进生态工业平台建设,淘汰重污染、高耗能、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企业,引进新的关联企业入园,通过不同产业间的整合和互补,开展园区(块状经济)生态化改造与建设。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开发过程中均要通过环境评价和控制性规划论证,大力培育和发展低耗能、低排放、高产出的新兴工业,至2014年底,全县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投入的55%。并倡导清洁生产,推行重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制度,2005年以来对重有色金属冶炼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以及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191个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强制性清洁生产61家,自愿清洁生产审核130家。

  十、严肃环境整治,确保绿水常流青山长青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段时间以来,浙江一些地方发生了对绿水青山造成破坏的现象,为此,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加强环境的治理与生态的修复工作,重新恢复绿水青山。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811环境整治行动”等工作,对破坏了的环境进行深入广泛的整治,擦洗了浙江大地上的污垢,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重塑了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象。

  金华的浦江县,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了“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水晶产业为例,在“五水共治”前,浦江有22000多家水晶加工户和企业,每天产生上千吨废渣,导致县域内85%的溪流被严重污染,90%以上的河是“牛奶河”,浦江因此被评为“浙江卫生环境最差县”。主干河流浦阳江,自2006年起,水质常年为劣Ⅴ类。痛定思痛,浦江县委县政府,一手强力抓“五水共治”,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相继出台水晶加工企业(户)年检验照“十二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水晶企业的生产、排污、处罚等细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率先开展《工艺水晶饰品》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引导水晶产业“个转企、企上规、规改股”,推动低端加工向高端生产发展。经过整治,全县共关停水晶加工企业(户)19547家,生产加工企业已缩减至1376户,绿水青山恢复了,经济发展也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得到新的发展。

  宁波市的宁海县,近年来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支撑增长转变。以环境倒逼转型升级,2014年治水完成投资20余亿元。2015年再接再厉,开展治水、治气、治违、治堵、治脏、治乱“六治三清”攻坚战,推动经济向更轻、更优、更绿转型升级,近两年来规上工业增长20%、用工下降5%。

  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完全可以共存共荣,而且,只有绿水青山长驻,金山银山才能永生不竭。

  【作者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标签: 绿水青山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