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陈伟斌 黄小星)9月3日大阅兵中,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安排50多名将军受阅,每个方队都将有至少一位将军担任领队,这些将军们都是有丰富带兵经验的业务尖子,并以集团军将领居多,其中包括中将指挥员和少将指挥员。
作为胜利日大阅兵参阅的英模部队之一——“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方阵的两位领队,分别是陆军第1集团军副军长王秀斌少将和陆军第1集团军副政治委员周夕根少将。
这两位将军不仅在训练场上与年轻官兵们相比毫不逊色,还时常给自己开“专训小灶”,力求精益求精。而在日常生活上亦是时刻关心每位官兵的点滴,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
每天强忍伤痛,捆着护具超高负荷训练
胜利日阅兵将在长安街拉开帷幕。伴随着雄壮激昂的阅兵式进行曲,“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官兵们,将身着新式丛林迷彩、肩挎95式自动步枪,阔步走向天安门。
“向右——看!”8月23日阅兵预演那天,随着将军领队、第1集团军副军长王秀斌的一声呐喊,这支重要战略方向的拳头部队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王秀斌曾担任“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某机械化师“尖刀七连”的团参谋长和师长,见证了连队的成长、转型。如今又率领这支部队踏上长安街,接受检阅,这让他格外自豪。
阅兵式上,王秀斌还将担当领队,带领这支方队通过天安门。
受领阅兵任务后,年龄和不少战士父辈相仿的王秀斌将军,每天强忍髋骨损伤积液的伤痛,捆着护具进行超负荷训练,达到了动作协调、口令精确、形象大方的标准要求,受到阅兵徒步方队指挥部首长的多次表扬。
一次阅兵合练,王秀斌将军身体不适,浑身乏力,军医建议静养休息。然而,第二天合练,他依然准时赶到训练场,坚持上场参阅。踢完全程,豆大汗珠布满了他的脸庞……
为了提高方队整体训练水平,每次训练结束,他都要带着教练员反复观看训练录像,一个排面一个排面地纠正问题,研究针对性方法和措施,曾在三军仪仗队服役5年的四级军士长孙振财感慨:“王副军长对阅兵训练的这股钻劲,让我这个专业教练员都自愧不如,跟着这样的领队练,我们有信心!”
“阅兵训练是一次体能和意志的综合锻炼,也是培养部队令行禁止的作风和展示军人风采的最佳平台。”王秀斌将军告诉记者,阅兵实践中他深深感到,受阅就是打仗,同样需要为战钻战,攻坚克难,来展现陆军第1集团军标准第一、战力第一、作风第一的精神风貌。
个人名片
陆军第1集团军副军长、“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研究生学历,少将军衔。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教导队队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旅长、师长,曾参加边境防御作战,组训经验丰富。
为了“开小灶”给自己换上列兵军衔,每天坚持长跑提高自己耐力
圆脸、弯眉,一脸和气,走在方队最前列的周夕根将军,有着一股天然的亲和力。尽管年龄和不少战士的父亲相仿,但队员们更愿意称他为“老大哥”。
“只有走进士兵里,才能跟进掌握活思想。”训练间隙,周夕根将军总爱往兵堆里钻,问问伙食对不对胃口,看看身体有没有伤痛,谈谈心里最大的感受。训练中,周夕根将军带领机关一起研究开展政治工作,让阅兵工作开展到哪里,“生命线”就延伸到哪里,不断激发官兵的练兵动力。
与此同时,周夕根将军用自己刻苦的训练和优良的作风为部队树起了好样子。
七、八月份的训练场,酷热难挡,但从未少过周夕根将军的身影。为强化自身队列动作基础,他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兵,卯在训练场和队员一起顶烈日、战风雨,每天训练8小时以上。训练之初,有教练员觉得他是将军,动作上有了毛病不敢纠正,第二天,他干脆换上了列兵军衔,拉着教练员给他“开小灶”。
在课余时间,周夕根将军还在宿舍里竖起整容镜、拉起踢脚线,对着镜子练动作、加班加点抠标准。为了提高自己的耐力,他还每天坚持长跑训练。徒步方队指挥所总教练评价,他是所有将军领队中进步最明显的。
因训练强度大,周夕根将军右脚多次磨出血泡,但为了不影响训练,他主动将血泡扎破,包上纱布继续练。几个月的阅兵训练,战士们的“老大哥”瘦了一圈又一圈,黝黑的脸庞上留下了清晰的“Y”字型帽带印,他半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参加阅兵最好的纪念”。
“作为领队,通过自己的苦与累,去感受官兵训练中的苦与累;通过一天天训练,找回兵之初的感觉;通过与官兵相互学习提高,去共同感受阅兵之美,共同见证历史性的时刻,是难得的体验过程。”周夕根将军告诉记者,此次担任领队,和官兵相处这么长时间,也是一种深化了的“蹲连住班”,走进兵中,感染了“兵味”,多了份“兵心”,是军旅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个人名片
陆军第1集团军副政治委员、“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本科学历,少将军衔。在军区政治机关长期任职,对开展政治工作有着深刻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