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抗战胜利70周年 > 最新消息 正文
寻找浙江抗战记忆
浙江抗战你不知道的秘密:温州“学霸”和丽水敌后军工厂
2015年09月01日 07:38:2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 王益敏

  铁工厂军官合影(丽水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在线09月0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王益敏)“前方抗战与后方生产,同为神圣之事业,苟无前方将士之浴血,无以保存后方之生产,苟无后方之生产,亦无以支持前方之抗战。”

  这是抗战期间,一段记录浙江省化学工厂(以下简称“化工厂”)秘密筹备时的文字,目前保存于国内一座国家级的档案馆中。

  化工厂厂长薛济明,出生于温州瑞安,留美化学博士。归国后,受命操办化工厂,生产的弹药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抗日战场。最兴盛时,这家工厂有数百名工人同时开工,规模可见一斑。

  如今,隐匿于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的化工厂遗址,附近已成古堰画乡景区。络绎不绝的游人中,却鲜有人知道,他们脚下的土地,曾是全省军民抗战的“敌后军工厂”。

  化学博士学成归来

  却遭遇颠沛流离的生活

  薛济明出生在温州瑞安,有一个长他一岁的胞兄薛济光。

  现温州作家协会会员的蒲姿旭是薛济光后辈,近年来,她对薛氏的过往历史进行过仔细研究,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

  薛济明兄弟二人从小命运坎坷,但在学习上却异常勤奋刻苦,加上从小聪敏高志,各科成绩出类拔萃。1916年,兄弟两人一同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以优异成绩毕业。

  之后,薛济光被选送到日本东京大学政治科学习法律,而17岁的薛济明则考取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应用科的官派资格。

  两人在日本的大学毕业后,薛济光回了国,薛济明则考取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继续攻读学位。

  回国后,薛济光在瑞安当地开始创办自己的商业帝国。从药铺、米铺,到伞铺、布庄、典当行和钱庄……没用几年时间,薛济光就成为了温瑞地区的商界巨贾。

  而薛济明在留美期间,获得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他卓越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美国化学界的重视,被推荐为美国国家荣誉化学学会会员,并兼任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科助教。

  虽然薛济明在美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怀揣着爱国情怀,1928年,薛济明毅然回国,担任浙江大学工学院教授。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浙江大学踏上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两年多的时间,薛济明随浙大师生辗转浙江、江西、广西、贵州诸省,颠沛流离中,分别在之江大学和英士大学做教授,为那里的学校开设化学应用系。

  历经险阻在丽水建起来的铁工厂

  造出了枪炮却没有足够的弹药

  根据史料记载,“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后,日军随即向整个杭嘉湖平原发起攻击,派出战机频繁空袭杭州及其周边地区。

  当时,杭州有十几家铁工厂,经过努力全部撤出的不到十家。同时,由于运输工具十分紧张,运到钱塘江南岸的机器只有三四成。这些“抢”出来的机器,又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转运到了金华,只剩下不到20台机器。

  那个时候,金华也不断遭到日机空袭。后来,当局才决定将这些来之不易的机器运到了丽水市大港头镇(与碧湖镇堰头村毗邻)。

  万幸的是,不少技术工人顺利迁到大港头,为浙江铁工厂的开办保留了火种。

  1938年3月,浙江铁工厂在大港头开始动工建设。与此同时,温州、瑞安等地的17家铁工厂也相继迁入,为浙江铁工厂添砖加瓦。

  大港头是瓯江流域重要的水运码头之一,附近的碧湖平原物产丰富。浙江铁工厂很快就发展起来。1938年8月,为了扩大生产,铁工厂在大港头西郊的玉溪村及上游云和县石塘镇的坛头嘴、小顺两村建设3个分厂。至1939年5月,布局基本完成:小顺厂部为一厂,主要生产步枪和枪榴弹;坛头嘴厂部为二厂,主要制造机关枪;玉溪厂部为三厂,制造炸药和手榴弹;大港头厂部为四厂,负责整个浙江铁工厂的机床设备和其他通用机械的生产。四厂设有一个实验室,承担新武器的设计。

  问题是,枪炮是造出来了,可配套的炮弹和子弹,却因为技术原因缺少原料,无法大批量生产。

  周恩来推荐薛济明

  创建了浙江省化学工厂

  如今的大港头镇老街上,一棵千年老樟树旁,仍保留着一幢木式老宅,上面写着“黄公馆”三个大字。据传,这里就是当时浙江铁工厂厂长黄祝民的宅地。

  1939年,黄祝民向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汇报——黄祝民是黄绍竑的侄儿——说他的浙铁厂遭遇到了技术和原料上根本无法解决的困难,可能搞不成了。

  就在黄绍竑和黄祝民无计可施之际,1939年4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抵达丽水。一路陪同的黄绍竑,将困难情况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当即提出了合作目标和合作建议,并提到了薛济明。

  很快,黄绍竑给薛济明发去电报,任命其为浙江化工厂厂长兼少将参议。接到任命,薛济明立即赶到丽水,着手在丽水碧湖镇堰头村筹办化工厂,为铁工厂提供生产弹药所需要的原料。

  而他的哥哥薛济光为了筹集资金,甚至变卖家产,鼎力支持。

  虽然二厂分属不同的镇,但直线距离仅三四百米。挨得如此之近,就是为了枪支弹药能够配套制造。

  如今堰头村的古堰祠里,仍保留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浙江省化学工厂奠基纪念”,时间是“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石碑上刻的字迹早已变得迷糊不清,这块石碑于2011年被当地文保部门挖掘发现,后存放于此。它一直静静躺在角落里,历经岁月沧桑,记录着当年的那段往事。

  后来,丽水也遭到日军轰炸,铁工厂不得不再次迁至福建南平等地。据记载,在短短4年中,浙江铁工厂生产的兵器弹药,不仅武装了本省的抗日力量,甚至西至黔贵、南至闽广、北至甘肃,都有“浙产”的武器出现在抗日战场上。

标签: 浙江抗战|抗日战争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