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3日讯 (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肖菁)现在回顾数月前的股市,真叫声声啼血。
昨天,杭州西湖法院开庭审理了该院在此次股市风波中的第一例融资融券纠纷。某股民自己出了2000万元,通过信托公司配资5000万元,一共7000万投入炒A股,一个多月后,信托公司对其大部分股票进行了止损、变现。
现在股民状告信托公司,要求赔偿损失1100多万元,理由很有意思:你是信托公司,实际上你帮我做的不是信托,而是直接配资给我,做的是你本不具备资质的“融资融券”。
公开审理的案件,看到有记者前来旁听,被告信托公司马上要求不公开,原告只来了代理律师,律师也要求不公开当事人的任何信息。
数小时漫长的庭审,相当专业,大家都在抠当初签下的合同。
这个事件让我们结合股市走向一起来看,更有意思。
大盘急速拉升的5月下旬他寻求到5000万配资
5月25日,股民找到信托公司,双方签订信托合同。
由股民出资2000万元作为一般信托资金,获得了信托公司提供的1:2.5比例的融资款5000万元作为优先信托资金。然后利用信托公司提供的证券营业部开立的证券专用账户,将这总计7000万元的资金从事A股股票交易。双方还约定,预警线为0.92,止损线为0.87。一旦股市行情有变,到达止损线时,信托公司就有权强行平仓。
现在我们来看当时大盘。
大盘在今年3月开始从3000点一路攀升,4月底5月初在4300点的位置稍作横盘,在5月20日以后再度急速拉升,6月12日达到最高点5178点。而此案中的股民寻求配资的时间是5月25日,正是大盘急速拉升期。
两个月亏了1000万信托公司对账户进行了强行平仓
但是6月12日巅峰之后的大盘走势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至7月10日,短短一个月,大盘狂泻2000点,回到3000余点。期间,A股呈现了反复千股跌停、千股停盘等“千股”奇观。
也正是在此阶段,也就是6月至7月间,本案中的股民的账户被信托公司进行了止损、变现操作,并自行进行了清算、分配,收取信托收益及管理费。股民认为正是此操作造成他的股票损失惨重。
也许但凡股民都会说,这次平仓其实从后果来说还不算糟糕呢,7000万损失1000万,如果再耽搁下去,损失更大。在这一波大跌之中,股民的损失大多五成以上呢。
庭审中,双方也说到这个问题,股民的代理人说,比如有个海越股份,信托公司是在7月份16元多的时候卖出的,其实8月份该股票到过18元。而信托公司说,你不看看后来海越一路跌至10元,哪怕在昨天这样的大涨行情下也不过14元。
股民要求信托公司赔偿千万元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当然,平仓平的时机对不对,其实不是昨天官司的焦点,昨天的焦点是,股民认为他跟信托公司签订的是信托合同,按照法律规定,真正的信托应该是,具体操作由信托公司来完成,而现实中,具体的股票买卖都是股民自己在进行。
股民由此认为,信托公司是披了一个信托的外衣,在做自己本没有资质的融资融券生意。
股民的状告逻辑是,既然你没有资质做融资融券,那么我们之间的合同无效,那么我的损失你要补偿,你拿去的收益要返还给我。所以,要求赔偿损失1100多万元。
法庭没有当庭判决。
事实上,在今年奇葩的行情下,尤其是5月份以来,大规模配资进入A股市场,有的是券商的融资融券,也有大量通过信托公司进来的资金,还有更多非法渠道的配资类似民间高利贷,也大举进军股市,一同将泡沫吹到极致。
7月份,国家出台政策开始清理场外配资。
而9月份,不少券商也吹起了集结号,强力清理集合信托为主的信托杠杆资金,由此也引发了券商和信托的正面交锋。
在这样混乱的资金局面下,此案的走向我们会继续关注。
不过如果股市一路高歌猛进,会有昨天这个官司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