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体育场路上高架禁止从文晖路下 不少司机有路怒
2015年10月17日 07:47:54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徐建国 宋昀潇

  浙江在线讯(钱江晚报记者徐建国本报实习生宋昀潇/文马骥/制图)环北地下通道开通,这本是许多杭州人拍手称快的好消息。

  可作为开通的配套措施,从昨天开始,杭州中河高架体育场路上匝道后,车辆禁止右拐变道,从文晖路下匝道,此举执行两天,不少司机都觉得不够人性化,很不方便,甚至认为“路权”被剥夺了(本报昨天杭州城事封面曾做报道)。

  昨天,钱江晚报96068热线及微信公众号“走吧”后台,都不约而同接到了不少读者的吐槽,问题个个犀利——为何一定要“禁右”,真有这个必要吗?是否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测试?事涉民生,事先为何不进行听证?

  钱江晚报记者注意到,杭州之前推出的影响较大的交通组织方案,也都存在一定争议。有的措施,还在争议过后进行了微调。

  那么,此次“禁右”,又会走向何方呢?

  庆春路匝道上不去

  体育场路匝道上去没用

  “我是从体育场路上了高架后,才发现虚线成了实线。”昨天下班晚高峰,顾女士差点砸了方向盘,她有点不明白:怎么就禁了呢?

  “太令人崩溃了,这一炮仗路,比平时整整多开半小时。”顾女士家住新市街朝晖小区,明明下了匝道就到家了,可昨天,她只能硬着头皮从德胜路下高架,绕了好大一圈,才回到家。

  对于庆春路到文晖路这段高架,顾女士再熟悉不过。最先,她下班是从庆春路上匝道上高架的,后来因为匝道口子封掉了,就只能改走体育场路上匝道。

  而现在一“禁右”,高架对她来说,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直接没法走了。

  如果改绕中山北路?“这条路我也走过的,很窄,特别难走,时间要多多了。”

  昨天晚高峰,记者也实地体验了绕行所增加的时间成本。从庆春路中河路口出发,前往新市街,按顾女士所说,原先约19分钟;现在,如果改走建国北路,需要32分钟,改走中山北路,则需35分钟。

  虚线变实线,很多车犹豫了

  但公交车却可以闯禁

  昨天晚高峰,钱江晚报记者驱车从体育场路上匝道上了高架。在高架的上桥口,告示牌醒目——上高架车辆禁止驶入文晖路下匝道。

  取代原先虚线的那根长实线,昨天难住了不少人——记者注意到,最左的车道,始终排着长队。不少司机发现不能变道后,犹犹豫豫放慢了车速。在短暂的观察过程中,记者发现还是有几辆私家车变了道。更奇怪的是,连续有3路和26路两辆公交车实线变了道。

  交警部门表示,“禁右”后,确实有的司机会不适应。因此,近段时间,他们将以教育为主,等实施一段时间再做处罚。不过,“禁右”只是针对一般的社会车辆,并不包括公交车。“公交车承担着公共交通的社会责任,而线路更改确实很麻烦,因此在召开协调会后,我们并没有把公交车作为限制车辆。”

  这是否会引起其他车辆跟风?交警表示,会加强管理,并在提醒牌上标注强调。

  那些大家不吐不快的问题

  你怎么看

  ●环北地下通道才开,为何一定要禁?

  杭州交警部门之前的解释是:地下通道开通后,从环北上高架往北去的车辆,会更加密集。而体育场路上匝道车辆从文晖路下匝道下去,对直行车辆会产生冲突,会导致通行滞缓。

  不过,昨天相关人士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实“禁右”措施的想法,由来已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河立交交通的复杂性,这个路口甚至可以说是这条中河上塘高架最复杂的节点——

  这里向北车辆,总共有4股车流,主线过来的,体育场路上来的,环北东和西过来的,均汇集于此,而且流量都比较大。车流交织过多,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曾有一份数据显示,中河立交在一周发生了80起左右的事故,占到了整个中河上塘高架事故量的四分之一。“冲突点多,事故又多,对通行的影响可想而知,这会大大降低整条高架的通行效率。”

  ●此前进行过论证吗,为何不进行听证?

  交警部门给了记者一份数据:高峰时段从体育场路上高架的车辆为1100辆左右/小时,而从文晖路下匝道的车辆则为160辆左右/小时,不到15%。“我们也反复论证过的,禁右后,受影响的车辆比例也不会很大。”

  事涉民生,很多人的郁结在于,为何事先不进行听证呢?

  交警部门表示,根据交通规定,交警部门可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做出交通限制、禁止通行等措施。“听证不是必要条件,但需公告。在实施前,我们已经通过网络、电台进行了公告。”

  “其实对于禁行措施,我们也是慎之又慎的,前期是经过充分研判的。这次推出禁右措施,我们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并跟建委、交研中心进行了研究评判。”相关人士觉得,从整个交通情况看,肯定利大于弊。

  ●是否存在调整可能?

  纵观这几年,杭州交通组织措施层出不穷。有些交通组织因争议过大,进行过调整。其中跟高架有关,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有两次。

  一次是,2010年6月,准备推出“双禁”措施,即禁止从文晖路上来的车辆进入体育场路,禁止北向南主干道车辆进入环城北路。后来因为争议太大,“双禁”变成了“单禁”。

  一次是,2011年5月,杭州中河上塘高架试限流,在早晚高峰封闭两端各两入口(匝道)。结果质疑声更重,试行一天便草草收兵。

  这次“禁右”措施,是否也存在调整的可能呢?钱江晚报记者注意到,这两天其实从环城北路东面上高架的车辆并不多,第一天也就增加了5%左右。不过,交警部门解释说,秋石高架刚开通时,流量也很小,可是后来大得不得了。“我们预测,环北通道开通一段时间后,上高架的流量肯定也将大幅增加。只是目前,增加的幅度还不大好估算。”

  那么是否可以只在高峰时段实行呢?

  交警表示,这在操作层面比较困难。因为现在高架的高峰时段很难判断。“当然在实施后的一段时间,我们会广泛收集和听取各方声音,如果真有必要,我们会做出一些调整。”

标签: 体育场路|高架|路怒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