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高悬巡视整改利剑
2015年10月28日 03:57:3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余列平

   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余列平)纪律竖起来,若不严肃执行,那便只是一纸空文;规矩立起来,若不严格遵守,那便只能自欺欺人;巡视搞起来,若不整改到底,那便只会半途而废

  继两个月前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之后,中共中央又于近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还特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大篇幅的署名文章,对这些旨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文件,做麻雀解剖、权威解读。

  这套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组合拳”,打得行云流水,让人叹服。当然,“药方”开得再准,“病人”若不按时“服药”,“疗效”必大打折扣。同样道理,纪律竖起来,若不严肃执行,那便只是一纸空文;规矩立起来,若不严格遵守,那便只能自欺欺人;巡视搞起来,若不整改到底,那便只会半途而废。

  这两天,我省今年第五轮巡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年内对全省11个设区市以及下辖90个县(市、区)实现巡视全覆盖。

  巡视工作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于站在巡视方的视角上,凭借巡视单位的范围、处理官员的人数等指标,来衡量巡视工作的优劣,强调巡视工作的重要性。不过,这样的审视还远远不够,要知道,巡视的震慑效果强不强,关键看整改。巡视只是发现问题,整改才是解决问题。

  一般而言,问题反映突出、多年未巡视且职责权限大的单位,往往会被列为巡视的首选对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些监管的盲区、违纪违法的重灾区,很多问题即使不能称作积重难返,至少也已让身在其中的人习惯成自然。既忘了纪律的约束,又失了道德的准绳,底线意识的重塑迫在眉睫。

  梳理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清单”,不难发现,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农村腐败等关键词,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地方的情况反馈中,可见这些是通病,而且是“硬骨头”。这些领域的腐败高发,有其历史惯性和工作特性,很难靠一纸通报便彻底杜绝。只是掸掸表面的灰尘,不去下决心动真格,终究只能治标不治本。

  那么,怎么办?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整改是场持久战。一次巡视,暴露出来的是积年累月的痼疾。我们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深入挖掘。对本地区问题最严重、老百姓最关切的领域,排好进度条,列好时间表,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将这一领域的巡视整改工作做成区域标杆,力争让老百姓无可挑剔、乃至交相称赞。

  其次,巡视组要多杀回马枪,常“回头看看”,将定期巡视与随机巡视相结合,让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相交错。只有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让被巡视方时时刻刻不忘整改,让胆大妄为的收敛收手,让心存侥幸的知耻知止,让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发挥最大功效。

  再者,巡视的压力终究是外力,自律的动力方是内力。不能按照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的党员不是好党员。这本是身为党员责任感与荣誉感的来源,却在近些年渐遭漠视,令人痛心。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出台的意义所在。巡视不是万能的,既然各地存在不少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各单位在被巡视之前,就该主动自查自纠、即知即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巡视整改不能是拨算盘,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只有当各地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化“要我改”为“我要改”,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誓将巡视整改进行到底,这才算真正的利剑出鞘,威震四方。

标签: 巡视 责任编辑: 刘永拓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