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溪村,700多只废弃轮胎被改造成了花盆和装饰品。当年水晶打磨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今成了美化庭院的时髦材料。
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 沈志成 通讯员 许乾虎)“嗤嗤嗤”,李加洪拿着油漆对一个旧轮胎喷着漆。
一个月前,这名工匠受邀走进位于浦江西北部的清溪村,开始这个艺术改造工程。“没想到一个小山村还搞得这么时髦。”他说。
看起来废旧不堪的轮胎一个个变成了艺术品,出现在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而在几十公里以外的浦江县城,一个中断了五年的水晶大会也重新启幕。
山村轮胎的华丽变身和水晶大佬的重出江湖,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其背后却阐释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浦江水晶产业正在浴火重生。
“一开始,政府这么严厉的水污染整治,我们以为会被‘整死’。可现在看来,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浦江水晶必将有更好的前途。”当地一位业内人士感叹说。
从水晶加工工具到“艺术品”
“水晶村”一只轮胎的命运转变
十一月初,走进清溪村,满眼是一只只废旧轮胎。它们经过喷漆,五颜六色,点缀在墙上,窗前。就连喷漆工匠也觉得,这里不像个闭塞的山村,更像一个城里的艺术创意区。
小小山村怎么会有如此多的轮胎?在这里它们经历了什么?
如果没有水晶,浦江县大畈乡清溪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浙西小山村;如果没有水晶,清溪村还是个山清水秀没有污染的美丽村庄。
三十年来,随着浦江水晶产业的发展,清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晶项链村”。
“义乌市场上60%以上的水晶项链来自我们村,有的老外来义乌进货,点名就要‘清溪珠子’。”村干部这样向钱江晚报记者介绍。
鼎盛时期,全村385户人家有300多户加工水晶,外来人口一度达到2000多人。村里的废旧轮胎,就是水晶加工业曾经繁荣昌盛的最好见证。
“村里人原先用不怕腐蚀的轮胎做容器对水晶打磨抛光,水晶作坊搬出后,剩下了800多只废旧轮胎。”村支书方东阳说。低小散的作坊生产,导致了村庄的污染。“那几年,我们村里的河都变的像牛奶一样白。”一名村民回忆说。
村庄的污染是浦江的一个缩影。这两年,整个县都刮起了环境整顿风暴。清溪村轮胎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它们一只只地被遗弃。
“许多小型加工作坊因排污不合格和竞争激烈,被淘汰了。”方东阳说。
溪水重新变清了,清溪村成了浦江水晶污染治理的典范。几百只轮胎也变身成了艺术品。
方东阳介绍说,废旧轮胎回收价格低,没有多少人肯收,废物利用起来后,也不用拉去填埋,保护了环境。
“废旧轮胎最早被用作花盆,后来全村人集思广益,有了越来越多颇具创意的点子。”方东阳说,一个月来,800多只废旧轮胎已经利用了700多只,焕发新生的轮胎点缀了全村各个角落。
治水拆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普拉达”合作商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说,清溪村是以小清新的面孔,解释了浦江水晶的重生。那么,一家名叫“东州”的水晶生产公司,则让人见识浦江水晶的时尚和实力。
在这家公司的样品展示室,没有人不会被闪耀着亮光的水晶饰品所吸引。
年轻的董事长王淑东,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公司的新产品。“普拉达、LV等许多著名的奢侈品商都在和我们合作了。”
十多年前从父母手中接过水晶作坊的王淑东告诉记者,以前他们这些规范生产的企业生产成本比不过家庭作坊,是行业整治创造了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事实上,近年来,浦江水晶产业始终停留在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阶段,缺乏核心竞争力,已经遭遇发展瓶颈。
2013年开始,浦江下定决心,坚决以治水拆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全县2.2万家水晶加工企业,整治到只剩下1200多家。
整治中,王淑东的公司也引进了一套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
浓白色的废水从车间的管道里滚滚流出,经过一个又一个过滤池,水开始变清,随后,这些变清的水又通过管道回到车间,用于生产,这是记者在这个工厂看到的情景。
王淑东介绍说,他们厂里的治污设备,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用明矾、石灰水等进行层层过滤,把污水进行初步净化,经过净化的水,又可以重新回到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
“这样一来,我们企业就达到了污水的‘零排放’。”王淑东说。
当然,王淑东并不满足。“我的梦想是让浦江水晶有朝一日卖出施华洛世奇的价格。”他这样说,东洲水晶要直接与施华洛世奇竞争,努力成为中国水晶饰品的第一品牌,成为世界水晶行业的知名品牌。
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韩国等都有自己的代理商,并通过代理商和普拉达、LV等许多著名的奢侈品商合作,这些奢侈品牌的箱包、服装上的装饰品,不少是东洲的产品。
王淑东正朝他的世界水晶梦步步前行。
以为要被“整死”到浴火重生
浦江水晶有个大梦想
在浦江,越来越多的王淑东们,开始探索他们的水晶梦想。在前不久举办的水晶博览会上,一个又一个新闻震惊了水晶业界:
一家名叫“亚华水钻”的公司突破了浦江水晶原材料受制于人的瓶颈,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一起潜心研究5年,成功研发了人工宝石——天玑石,技术领先欧美,已申报7项发明专利;
星碧水晶则把原来的水晶工艺品拓展到珍贵的琉璃工艺品,一件能卖12万元;
华德工艺只靠1.8亩土地,去年纳税400多万元,今年成功打开欧美市场……
“浦江水晶已经浴火重生了。”当地一名业内人士说,他一度以为浦江水晶要被“整死”了,但这次博览会让他看到了未来。
在当地主政官员看来,沉寂了5年的水晶博览会重新举办,说明浦江水晶产业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吹响了浦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集结号和冲锋号。
现在,浦江按照“生产集聚、统一治污、产业提升”的发展思路,加快建成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四个水晶产业集聚区,其中中部示范区已有五家企业入驻,其他三个集聚区计划年底前投入使用。
“未来浦江的水晶企业,将全部入园实行集聚生产,并在每个园区建有污水处理厂,能够彻底解决困扰浦江水晶产业的环保问题。”浦江县县长程天云这样表示。
他说,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要实现“产业提升”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此外,浦江将积极争取建设“水晶小镇”。“以水晶集聚区为依托,打造先进制造、生产性服务、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等深度融合的时尚产业特色小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