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一直为各界关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谋划了未来5年发展蓝图、明确改革路径,并提出,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杭州拱墅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基层干部在一线负重拼搏,既有干事创业的成就感,也有压力过大的焦虑感。如何使他们减轻工作和精神压力、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值得各地探索和破题。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阮蓓茜 通讯员 郑志敏 何贤斌)矛盾多,任务重,心里烦……当记者走访基层干部时,不时听到这样的诉说。
拱墅区委组织部邀请浙江大学、杭州市委党校、杭州市人才服务局的专家,专门组成调研组,历经半年多时间,通过对该区10个街道、部分区直部门等1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访谈,并通过6套心理关怀测评问卷,对1000余名干部进行测评,日前出台党员干部心理关怀课题调研报告。
基层干部为何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主要在焦虑什么,他们心中有何希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基层干部的内心世界。
视野网供图
倾诉:工作压力难排解
王鹏(化名)是拱墅区一名机关中层干部,平时工作忙碌,很少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前些日子,他被调研组抽中,成为党员干部心理关怀课题调研受访人员。
“对自己的工作能否有贡献,感到越来越无所谓了”、“认为人们对自己不理解,不同情”……登录杭州拱墅区阳光组工党建网,点击“心灵家园”页面,王鹏认真地做完65道“身心健康问卷”测试题。随后,系统形成一份个人“心灵分析报告”。
“从测评结果来看,您有以下问题:个人成就感降低,有时对自己持有负面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王鹏看着测评结果,陷入沉思:“确实,我有时在工作中控制不住情绪,甚至乱发脾气。这个心理问题要注意了,不然影响工作开展。”
除了填写调查问卷,王鹏还接受了一个小时的访谈,“在座的都是心理专家,不知不觉间,我说了很多工作中承受的压力,这些问题平时不愿触及。”和王鹏一样,面对陌生却充满诚意的心理专家,参加访谈的党员干部放下戒备心,将长期积压在心里的话一股脑儿倒了出来,许多人甚至迟迟不愿结束访谈。
“这说明,基层党员干部长期在心中积累负面情绪,太有倾诉欲望了。”心理学专家丁岳枫说。在访谈中,有些街道“一把手”说,每到周日晚上就睡不着觉,有的因为工作压力住院,有的为数十次上门做工作还是得不到群众理解而苦恼……特别是讲到因工作忙而忽视了家庭责任时,有的党员干部因为内疚,忍不住失声痛哭。
调查表明,拱墅区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一些情况需要引起重视:有13.43%的党员干部感到闷闷不乐,对生活失去热情,提不起兴趣;13.25%的党员干部经常感到烦躁,神经过敏,对一些指向未来或不确定的事件感到过度不安和担心。
在抽样调查中,拱墅区机关、街道、社区等各层面的干部,有21.07%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表现,另有332人存在职业倦怠倾向,占抽样人数30.18%。“我常常感到很失落,工作任务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当任务完成无望时,心里会产生较强的挫折感、失落感,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一位干部在访谈中说。
焦虑:内心苦衷有谁知
“万金油”、“百事通”、“减压阀”、“出气筒”……这些是网上对基层干部的调侃。
但基层干部有自己的苦衷。调查报告指出,随着发展建设任务不断加大,各级党员干部主要面临着工作压力、人际压力、舆论压力、职业发展压力、工作家庭平衡压力、人身安全压力。
43岁的应巧华是拱墅区上塘街道党工委书记,今年1月从另一个街道调来。刚走马上任,当地一条黑臭河却差点让他“过不去”。
位于上塘街道的神龙桥河全长2100米。由于河道流经城中村,沿河居民长年排入生活污水,久而久之,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在当地人看来,治理好这条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应巧华上任不久,神龙桥河因脏乱差被媒体曝光,上级部门要求限期整改。作为街道“一把手”,一时间所有压力向他扑来,“领导的问责,舆论的监督,再加上这条河整治确实‘老大难’,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失眠。”办公室还没熟悉,应巧华天天在河边想法子。“共有47个管道直接向河里排污水,如果污水管全部整治,起码要一年半载,可我需要尽快把问题解决,给领导和百姓一个交待。”
经历几个不眠夜后,应巧华和相关部门商量出对策,并连续开工36小时,完成约700米的截污纳管工作,实现了污水“零直排”目标。
神龙桥河摘掉了黑臭河帽子,应巧华的工作警报解除了。尽管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但他原本圆润的脸一下子削下来,人也瘦了10多斤,连续挂了五六次盐水。“每次太焦虑时,就去附近跑一圈,边跑边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不要太焦虑,熬一熬就过去了。”
这种状况绝非个例。基层干部经常感受到来自上级的压力,在处理社会事务时则容易受到群众的责难——随着群众维权意识增强,参与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公众舆论对基层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记者在某街道采访时,一名工作人员吐露了心中的委屈,因被热线投诉,他刚被组织叫去了解情况。“前两天去拆违章建筑,苦口婆心地讲了半天政策、法规,以为当事人理解了,结果人还没回到单位,对方的投诉就先到上级部门了。说明来龙去脉后,组织上表示理解,但我心里难免会有疙瘩。”他抱怨了一通,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也就说说,考核任务这么重,要是不干活,哪过得了关?”
面对压力,有的党员干部泰然处之、应对自如,也有的人焦头烂额,不知如何入手,或是索性消极逃避。专家认为,最理想的减少压力方法,是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调查报告指出,以解决问题作为主要压力应对方式的党员干部占59.54%,但分别有21.37%和17.84%的党员干部,选择问题逃避和情绪逃避作为主要的压力应对方式。
减压:幸福指数盼提升
近年来,有关干部的自杀事件引人关注,忧郁成了很多当事人的病症。有专家认为,这确实是影响干部心理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不少人感到压力太大,“心病”太重。
调研组通过访谈了解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部,多为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较高的人,在工作压力和困难面前产生挫败感,不断地自我否定,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一些党员干部与记者分享了舒缓压力的方法。80后的小河街道党工委书记翁嫣今年7月刚上任,面对街道既有城中村、又有高档社区的复杂民情,以及“初来乍到”的不适应,她的解压方式是每天早上7时沿着辖区的河道走一圈,“早晨头脑清醒,理一理当天的工作思路,顺便了解河道卫生和工程项目推进,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心理问题主要靠自己调整,对自己多进行纵向比较,进步了就是成功,适当的阿Q精神有助于安心工作。还有干部希望,组织上能多一些关心关爱,工作上多得到团队的支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和问题解决。”拱墅区保健办主任占德华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一直关注干部心理问题。他认为,社会快速发展,工作节奏加快,必然给人的心理状态带来变化,不必畏惧心理压力,在一个适度紧张的压力环境中,更能使人保持一种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
当前,拱墅区把干部“心理关怀”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在“党员干部心灵家园”网站上,党员干部可以参与专业心理测评,同时区委组织部通过微信平台推出“心理承压”小测试,党员干部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压力指数”。“一个测试15道题,一两分钟即可完成,每天看看自己的心理指数是否在正常区间,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拱墅区已有超过9500人通过网站、微信平台进行心理测评,占全区党员总数的32%。
“新型社会环境下,管理干部、关爱干部既要用好传统经验和办法,也要用好现代科学的新手段,及时掌握分析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拱墅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正确评估党员干部的压力,建立健全预测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帮助干部摆脱困境,既能提升干部工作生活幸福指数,也有助于实现组织管理和干部个人管理的互融互通。
-专家观点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何贵兵:拱墅区对党员干部进行心理关怀,是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这一便捷高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对党员干部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调适,能为他们积极投身各项事业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撑,同时也为组织掌握党员干部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新途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