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花园村“24小时体育场”火了
2015年12月17日 06:40:37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伊志刚 方海

  花园村村里人打场比赛,观众那么多。通讯员 周振平 摄

   浙江在线12月17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伊志刚 方海)这几天,“24小时体育场”成了来东阳花园村参加“全省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利用工作现场会”的与会者谈论最多的一个名词。

  为什么一个并不起眼的村级体育场能吸引众多来自各市县分管体育的官员现场考察?它为什么能入选全国20家“2015民生示范工程”之一?

  花园体育场原属花园技校,白天学生上体育课,早晚供村民们在此健身,一块场地,全天候利用,所以被称为“24小时体育场”。花园村民可以在此打球、跑步、跳舞,在这里,体育健身已是人们的生活常态。

  在省体育局局长孙光明看来,“24小时体育场”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树立了一种因地制宜、为群众提供健身的服务理念。

  15日晚,花园村的露天球场更热闹了,东道主和萧山航民村队间进行的中国名村“花园杯”篮球邀请赛决赛现场,被村民们和前来取经的全省体育工作者围得水泄不通,球场上的生龙活虎和球场外的热情加油声点燃了寒冷的冬夜。

  在次日的现场会上,全省各地体育当家人交流了各自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利用上的经验。会上时间不够,很多代表还私下接触,相互取经,提了不少建议。杭州江干区文体局副局长周乐建就针对学校操场开放建言:“今后新建的学校应该把体育设施如何向社会开放的功能设置放进规划内。”而与会者普遍的共识是,虽然各地条件不一,花园村模式未必能完全复制,但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也能让老百姓增添幸福感。

标签: 着火 体育场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