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通讯诈骗案中招最多是21岁-30岁的年轻人
2015年12月21日 09:21:00 来源: 现代金报 王莎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 QQ冒充领导、冒充客服人员退款,冒充警察、冒充法院通知电话,以购车、购房、医保退税诈骗,谎称家人生急病诈骗……当前,各类通讯(网络)诈骗越来越多,诈骗手段也是不断翻新。只要能把你的钱骗到手,多严重多离谱的事情,犯罪嫌疑人都敢编。

  昨天,记者从宁波公安部门获悉,截至发稿时,宁波市公安机关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50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2名,查冻赃款2100余万元。尤其今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市通讯诈骗发案环比逐月下降,平均降幅达3%,案件快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21岁-30岁的受害人最多

  警方在对众多通讯(网络)诈骗的案件进行梳理时发现,受害人多为中青年,其中21岁-30岁的被骗者是受害人群的重灾区。

  “今年以来,我们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50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2名,查冻赃款2100余万元。尤其今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市通讯诈骗发案环比逐月下降,平均降幅达3%。”民警告诉记者。

  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中青年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上网方式。用手机购物、手机转账、手机付款等已经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正是这样的改变,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例如,7月29日晚上,凌先生报警称自己被骗了3000多元。原来,他是被一条“银行”发来的提示短信给迷惑了,上面写着他刚刚消费了3000多元。

  就在凌先生以为自己的卡被盗刷时,他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说自己是某网络平台的客服人员,前来确认这笔3000多元的消费是否是凌先生自己在操作。

  凌先生立马否认了这笔交易,“客服”表示可以做退款处理,但是需要凌先生提供验证码。他想也没想就把验证码提供给了对方,结果3000多元被转走。

  【提醒】

  年底了,不少犯罪分子开始蠢蠢欲动,想着能骗一个人算一个人,骗到好回家过年,上网买年货、订特价机票、低价购手机等都极有可能是犯罪分子设下的圈套。这个时候市民要特别注意防范,只要涉及钱财,要做到不见面、不轻信、不给验证码等。

  “黄金时间”可快速止损

  发生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最初几分钟,是止损和侦破的“黄金时间”。“以前受害者发现遭遇了发生通讯(网络)诈骗后拨打110,接警民警需要了解情况后才立案,之后再办理相关冻结手续,这个过程需要1-2天的时间。”民警告诉记者,由于存在时间差,犯罪嫌疑人早就将骗来的钱取走了。

  基于此,宁波市公安局专门面向全市公安机关印发了通讯(网络)诈骗警情处置工作规定,规范接警人员快速接警、引导帮助受害人紧急冻结账户,快速止损,这一举措大大提高追回被诈骗款项的概率。

  例如,7月28日,宁波高新区某石化有限公司被一犯罪团伙通过电话诈骗方式骗走96万元。“我们接到报警后,立即指导这个公司的财务人员登录网上银行,通过故意输错账户密码的方式,冻结了这笔被骗的钱,为我们调查工作赢得了时间。最终,成功使受害者止损人民币96万元。”

  今年8月14日,宁波鄞州一印务公司报警称,有人在QQ上冒充公司老板让其向指定的建设银行账户汇款33万元,后发现被骗,接警民警立即引导报警人拨打银行客服电话,通过输错密码方式,成功将该账户临时冻结,最终将被骗资金成功追回。

  今年以来,宁波市报警服务台直接引导、帮助受害人开展紧急止损,共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44.5万元。

  【提醒】

  发生通讯(网络)诈骗后,一定要记住对方的账号,在报警的同时,可以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或者网上银行登录对方账号,多次输错密码即可临时冻结这个账户,为警方随后的行动赢得必要的时间。

  -诈骗预警

  五类通讯(网络)诈骗

  你要小心

  民警告诉记者,不管犯罪分子如何更新诈骗手段,有五类诈骗手段可要小心: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人员骗取受害人信任,再假以涉案名义让受害人将资金转账至安全账户。

  二、虚构子女等出事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及其子女、亲友的电话号码后,冒充老师、医生等以受害人的孩子或亲友生急病、出车祸需抢救或被绑架为由实施诈骗;

  三、退费退税诈骗。犯罪分子以受害人购买了车辆、房子等物品可以退费退税为名,诱骗受害人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账至涉案银行账号。

  四、购物退款诈骗。犯罪分子非法获取了受害人网上购物信息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联系受害人,以客服退货退款为名,在退款过程中通过转账方式骗得钱财。

  五、QQ、微信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公司领导QQ号、微信号,再冒充领导语气向公司财务人员发消息要求转账、汇款等。

标签: 通讯|诈骗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