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开局之年迎两会,聚焦民生看浙江。2015浙江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幸福安康,全省经济总量跨过4万亿大关,“两富”“两美”成果辉煌。2016浙江“翻篇归零”砥砺前行,为确保“四翻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度启航。“十三五”开局关键年,两会承载更多期待。浙江在线聚焦简政放权、平安浙江、开放经济、文化创新等民生议题,提前解读两会热点。
·开局之年迎两会·聚焦民生看浙江(一):简政放权再加速 浙江为民生经济做"加法"
·开局之年迎两会·聚焦民生看浙江(二):精耕细作到每村每巷 平安建设的“浙江样本”福泽百姓
浙江在线·浙商网1月20日消息(记者 甘居鹏 黄云灵 郎凯行) 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浙江在“开放发展”上走得愈发稳健。
浙商回归、“一带一路”、特色小镇……浙江经济在一个个新的时代符号前展现新的活力,开启新的产业空间与开放格局,一个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与实践的典型在浙江树立了起来。
浙商回归开启产业新空间
受制于土地、人力等因素,浙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外迁,创造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浙江。启动浙商回归计划,既是新的战略布局,也是亲情的呼唤和众望所归的社会期待。以“闯天下”闻名的750万省外、海外浙商,开始面临另外一种选择——走回去,强浙江。
对此,浙江省人大代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宇民曾这样表述:“走出去是外流,走回来是回流,同时进出是对流,有流动就有空间。”
浙商回归项目“凯蒂猫家园”已成浙北竹乡新亮色
从2012年到现在三年多时间里,浙江各县市开足了马力,为回归的浙商提供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也打开了一个个产业新空间和转型升级的未来。
2015年,浙商回归投资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据省经合办统计,2015年全省浙商回归到位资金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4%,完成全年任务的102.2%。值得注意的是,三年多来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到位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4.01%。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鲜血液。
2016年1月4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全省11个地市同时举行。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有614个,总投资达到6652亿元。从项目名单可以发现,不少项目是“浙商回归”项目。
和前些年主要是产业项目回归不同,资本回归正成为大趋势。资本回归也为浙商嫁接全球资源提供了新的通道和路径,海外并购重组机会越来越多。2015年上半年,浙江提出要大力实施上市公司带动战略,推动更多企业上市,推动更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这正是回归浙商大好机遇。记者从省金融办获悉,截至去年11月底,浙江省共有31家企业在境内首发上市,占全国首发上市企业的16.06%,排名与广东并列全国第一。首发上市的企业中有19家上市公司在主板上市,3家在中小板上市,9家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平均募资4.47亿元。
“一带一路”构筑开放新格局
立足国际大局审视,发端于中国,贯通亚洲版图,远及欧洲和非洲部分区域的“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融入整个世界的绿色通道。
“一带一路”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作为串联起世界重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位居沿海地区的浙江,勇立潮头,依托独特的港口资源、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和电子商务等优势,抢占发展先机,构筑起对外开放新格局。
“义新欧”越跑越频繁,助力浙江贸易“卖全球、买全球”。
2015年,浙江省累计进出口21566.2亿元,其中出口17174.2亿元,增长2.3%,增速在沿海各外贸大省(市)中保持明显优势,领先第二位的广东1.5个百分点。
从海关提供的分析数据来看,欧盟、美国和东盟继续位列浙江省前三大贸易伙伴,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度融入,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5541.6亿元,增长2.9%。
此外,浙江对印度、墨西哥等部分新兴市场出口表现愈加抢眼,印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埃及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3.5%、15.2%、18.3%和18%。
而在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互联网+”为浙江外贸也注入了新活力。2015年以来,浙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前三季度实现出口15.6亿元,培育了浙江出口的新增长点,为“一带一路”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在杭州,先行试点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初步形成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设立了下城、下沙、空港、临安、江干、萧山、余杭、邮政速递等8个产业园区,2015年累计入驻各类跨境电商企业近500家。
在宁波,申洲、广博、富邦等各大行业的领军企业,纷纷进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持续增多。
根据杭州海关全年数据来看,2015年共验放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商品8373万单、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下同)20倍、15倍。其中,B2B出口货物30单,货值312.7万元;进口商品1933万单,货值32.3亿元,分别增长16倍、13倍。全省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3万多个,在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开设各类网店已超过30万家。
借助互联网,浙江为创业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与新舞台,也对浙江“海洋经济“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
以浙南产业集聚区为例,2013年顺丰速运温州分公司滨海中转场投入运营。2015年7月,顺丰集团拍得集聚区近123亩土地及4万多平方米的地上建筑物,拟在滨海园区投资近10亿元建设集仓储、办公、转运于一体的大型物流园——温州丰泰电商产业园。一个以物流园区和物流龙头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为了加快形成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目前浙南集聚区正加紧建设电商产业园、金海现代物流园区,着力构建集生产资料、工业品仓储配送、商贸用品仓储配送、特种产品仓储配送等为一体的物流设施。
特色小镇迎接经济新升级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江北动力小镇、瓯海时尚制造小镇、湖州丝绸小镇……2015年6月,由浙江省省长李强审批的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半年过去,这些创建中的特色小镇开始以开放共享的姿态迎接经济新升级。
按照规划,未来三年里浙江将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每个特色小镇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那么,特色小镇如何嫁接新常态经济,如何实现对产业提升的承载?
作为首个开园的特色小镇,梦想小镇已引进孵化平台14家,落户创业项目440多个。
实际上,当前浙江省正围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认为,特色小镇这一独特的集聚模式为产业提升提供了全新的载体。
2010年末,成功申报浙江省第一批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单位的南湖区政府决定效仿美国沙丘路的模式,打造首个中国的“基金小镇”——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基金小镇。南湖区金融办负责人表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南湖基金小镇已经入驻企业近1400家,资金规模达1600亿元。2015年1-4月,南湖基金小镇就已实现税收7580万元,达到去年全年税收的二分之一,同比增长63%。
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浙江转型发展的新平台。它有产业高端要素的聚集,良好的生态空间环境,旅游功能的山水,现代服务和管理的社区等四个特点。
通过特色小镇平台,招引大项目落地,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产、镇、人三者有机融合的众创空间。浙江不少特色小镇不约而同提出“宜业、宜居、宜游”并重的构想,让创业生态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谐互动,让小镇和产业、人才共生交融。
根据公开资料,至2015年11月,首批37个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已集聚企业3300多家,引进1.3万多人才,并带来含金量较高的新增投资、新建项目和新增税收。
未来,浙江省将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上,它们将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同时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排头兵、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