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开局之年迎两会,聚焦民生看浙江。2015浙江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幸福安康,全省经济总量跨过4万亿大关,“两富”“两美”成果辉煌。2016浙江“翻篇归零”砥砺前行,为确保“四翻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度启航。“十三五”开局关键年,两会承载更多期待。浙江在线聚焦简政放权、平安浙江、开放经济、文化创新等民生议题,提前解读两会热点。
浙江在线杭州1月21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胡昊 首席编辑/赵洁) 社会学大师费孝通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如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在“十二五”期间,打造了一张张强大的文化服务网,让大家的目光汇聚到大小屏幕前,汇聚到街头广场的舞台边,把“文化惠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群众精神财富。
3447家农村文化礼堂
成为浙江村民的精神家园
湖州德清雷甸村的传统文化之一,就是“蚕文化”。为祈福来年蚕桑大丰收,雷甸村一直沿袭着“剪蚕话、跳蚕舞、做蚕圆、写蚕语、送蚕神、赠福袋”等礼仪。每到“撒蚕花”的时候,村文化礼堂门前的舞台上,两位蚕娘坐着花轿撒下蚕花,为了讨个好彩头,村民争先恐后捡蚕花,心中的乡土情结自然而然被激活了。
靠着大家的支持,文化礼堂还建起了珍珠非遗文化馆,传承了当地的珍珠文化,让文化礼堂散发出浓郁的水乡乡愁。
在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已经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从2013年起,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被纳入浙江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为基本标准,通过5年努力,在全省行政村建成一大批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两年来,全省累计已建成3447家农村文化礼堂。
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蓝本,浙江省被文化部列为全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试点省。
“年度剧王”《芈月传》,由浙江东阳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
“浙江创作”创出“年度剧王”
全省影视制作机构数量全国第二
《芈月传》,这部由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胜男原创并编剧、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电视连续剧,全国单台最高收视率达到4.15,网络平台点击总量突破200亿次,成为“年度剧王”。
《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曾提出,积极发展影视产业,努力使浙江成为全国重要的影视产业基地。在这一背景下,《何以笙萧默》、《刺客聂隐娘》、《破风》、《卫子夫》等一批“浙江创作”熠熠生辉。
华策影视是“浙江创作”的企业之一,这家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和优质编剧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自己的影视基地、收购兼并其它影视企业、与外国优秀电影发行商合作等方式,努力打造原创精品。2015年,华策影视实现营收13.37亿元,实现净利润2.2亿,海外出口签约额700万美元。
2015年,浙产电视剧有67部2727集;动画片54部24604分钟;影片57部,其中18部登陆全国院线。前三季度,省广播影视业经营收入超过286.72亿元,同比增长21.95%,出口影视产品20部以上,金额超过600亿美元。《大圣归来》、《捉妖记》分别以9.56亿和24.29亿,分创内地动画电影和电影的票房记录。
目前,浙江全省影视制作机构达1402家,居全国第2位,上市公司32家,居全国首位。
2015年,从省作协“新荷计划”和网络作协的作品中,已经有像《剪爱》、《斋冷》等适合改编影视作品的小说脱颖而出。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抓内容源头,积累剧本素材,从小说、漫画、网络文学、剧本等基础版权开始介入,构建一整套资源库,才能抓住“浙江创作”的来源。
浙江话剧团作品《谁主沉浮》
体制改革让剧团演员收入涨一倍
浙江演艺集团组建方案初步制定
“十二五”期间,浙江文化体制逐步进行改革。浙江话剧团的演员们表示,没有了“按资排辈”,积极性都变高了,加上演出场次逐年增加,原创话剧水准提高,演出票房要比早两年高很多。2015年,浙江话剧团人均年收入超过13万,比三四年前增加了一倍多。
浙江话剧团作为省内首批转企改制的三大国有院团之一,在改制之初就设置了“以岗定薪”,“低基础,高绩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演员“多劳多得”,每两三年还进行末位淘汰考核,排名后四位的将不再续签劳动合同,这也逼得大家认真对待这一方舞台。
截止2015年底,浙话共演出话剧838场,是改制前的近3倍,票房收入达1101.81万元。
2015年4月,浙江省文化厅下发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5年主要任务分解方案,其中提出,要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包括制定并完善浙江演艺集团组建初步方案,指导新远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记者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省文化厅已经初步制定了浙江演艺集团组建方案。
舟山定海南洞艺谷
群众文化让文化产业扎根乡村
浙江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师大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张高俊是一位漆画家,他在定海设立了中国舟山渔都风情采风基地,在那里传授绘画技艺。张高俊说:“舟山的渔民画很有味道,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渔民画技法、漆艺等传授给大家。”
在张高俊们的带领下,定海在新建社区先后打造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基地、南洞艺谷、渔人码头、火车广场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文化的植入,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让美丽乡村建设找到了新的抓手。现在的定海渔农村,作画剪纸的人多了,打麻将的少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定海区委宣传部部长洪碧这样告诉记者。
群众文化也深受基层百姓欢迎。在定海,“唱响定海”、“书香定海”、“活力定海”等品牌性群众文化活动每年要举办600余场。另外还有送电影下乡1500余场,送戏下乡近百场,送书下乡近万册,社区艺术节和文化走亲活动百余场,让老百姓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文化活动。
去年4月,省文化厅印发的关于《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推广“超市式”供给、“菜单化”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等。
记者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了解到,2015年浙江省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初步建立农村电影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标准,建成室内固定放映点千余个,覆盖全省农村地区的室内放映网络初步形成;完成全省28.5万场农村电影年度放映任务;全省镇级影院新增30家达65家,累计放映电影42.68万多场,实现票房2.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