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诊室
浙江在线01月22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张苗 何丽娜)“都说春运火车票难买,可我觉得,等康复床位比春运抢票难多了!”昨日,杭州赵先生给钱江晚报记者打来热线,说自己的父亲半年多前突发脑卒中,在某三甲医院抢救后,病情得到控制,但之后半身偏瘫。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一连遭到5家医院婉拒,希望记者能帮忙给治疗牵线。
中风病人增多
治疗容易康复难
赵先生父亲今年近70岁,在一次晨练后突发中风,路人帮忙送进医院时连话都说不清楚了。经过抢救,老人保住了性命,可左侧身体已经瘫痪。
两个月前,医院通知赵先生父亲出院,把床让给病情更需要的病人。赵先生通情达理地将父亲带回家后,烦恼随之而来。
父亲生活无法自理,叫来的保姆仅能照顾日常生活,医生交待必须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就只能中断了。赵先生联系了家附近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方都说没有卒中康复的专用设备。于是,赵先生决定再将父亲送回大医院康复治疗。
没想到,出院容易进院难。想要去原来那家三甲医院至少要等1月以上,也无法加床。一个月来,赵先生又跑了4家医院碰碰运气,同样没有床位。赵先生告诉钱报记者:“大医院床位紧张,不让住,专业康复机构又实在太少,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现有专业康复医生
只能满足三分之一需求
“如果说治疗是救命,那么康复就是让你活过来后,还能活得更好。病人的苦恼我们十分清楚。医院不是不想收病人,而实在是供不应求。”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叶祥明坦诚地说。
作为我省康复医学会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祥明向钱报记者介绍了浙江省康复治疗供需失衡的状况:截至2014年底,浙江省共有945万老人,包括失能、半失能老人(其中相当部分为脑梗、外伤等疾病及后遗症)达65.39万,但全省康复床位仅5147张。康复医师的缺口更大,为65万余患者提供康复服务,至少需要1200名注册的康复医师,3000名康复治疗师,而目前正式注册的康复医师只有423名,康复治疗师916名,仅为实际需要的三分之一左右。
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浙江省医院康复科,床位234张,一直以来都是一床难求。其他医院情况也同样,一般都得预约一个月以上,才能入住。比如杭州市一医院康复科有32张床位、9个治疗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运动康复科有38张床位、6个治疗师,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有76张床位、10个治疗师。这些医院所收治的病人以中风及骨科患者为主,患者一住就是20多天,床位周转极慢。
与增加床位相比,增加专业的康复医生难度更大。叶祥明说,很多医学院没有康复这个专业,其他专业的医学生进行再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必须毕业后再规范培训3年时间。
康复治疗投入大
需多方关注合力
叶祥明建议,在国家教育等部门重视下,希望更多医学院校设立康复医学专业,以培养更多的康复医学人才,这像缓解儿童看病难一样,首先是专业人才。
其次,逐步建立三级康复体系。国外有三级康复体系,即大医院收治重症患者,康复到一定程度就转到专门的康复医院,最后就是回家康复。
目前浙江康复医院少,很多好转的患者只能继续留在大医院康复,导致了一些重症患者住院难。
现代康复医学体系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治疗、吞咽治疗、呼吸治疗、传统疗法、康复工程技术、心理支持等等。这不是一般社区医院所能完成的。“大投入是必须的。”叶祥明说。
拿高中生刘同学来说,他因脑动脉瘤手术后行走不便,需要通过肌力康复训练,恢复正常行走。“这就需要等速肌力仪,机器人训练设备以及虚拟情景设备,那都是价值上百万的。”叶祥明认为,“转型升级”需要政府、社会的重视与支持。
叶祥明建议,民营资本举办康复医院,并将民营医院纳入质控范围,引导、推动民营资本促进康复医学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