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县长是基层执政者,听民意、知民意。他们既是执政者,又是人大代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工作中解决问题。他们深入基层,认真履职,撰写议案建议。今起,浙江在线推出特别策划——书记县长访谈录,听取他们的“议案建议”,反映百姓之声。
浙江在线杭州1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施宇翔 童俊 视频/周莎莎 杨朝波 编辑/汪江军)海曙区,宁波面积最小的一个区,近年来,通过自身的努力,扬长避短,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全省前列,创新环境综合评价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
值此“十三五”开局之年和浙江省两会召开之际,省人大代表、宁波海曙区区委书记彭朱刚走进浙江在线前方演播室,畅谈“海曙经验”和愿景。
民生为本加速推进“四个领跑”
“三改一拆”拆出老城区大发展
城市要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决策和谋篇布局。“十二五”以来,宁波海曙区按照稳增长、抓转型、保民生、促和谐的思路,加速推进“四个领跑”战略。
“四个领跑”战略包括现代服务业发展领跑全市、智慧城区建设领跑全市、文化软实力影响领跑全市、社会管理创新领跑全市。在这样一个战略布局下,2015年,海曙区GDP总量达到568亿元,人均GDP接近20万元,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
彭朱刚认为,成绩的背后是海曙区坚持转型升级的历程。“我们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保持在84%左右,其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70%。”
海曙区,作为宁波的老城区,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宁波11个县市区中,海曙区面积最小,只有不到30平方公里,但在“十二五”期间,海曙区累计开工建设重大项目142个,建成投用95个。用最小的地域面积完成数量如此庞大的项目,海曙区是怎么做到的?
“秘诀在于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行‘三改一拆’项目。”彭朱刚说,“十二五”期间,海曙区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一大批‘三改一拆’项目,腾出空地进行重大项目建设。如铁路宁波站综合客运枢纽开通运行,轨道交通1号、2号线和新汽车南站等项目投入使用。“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三改一拆’,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彭朱刚认为,“十二五”期间,海曙区的民生项目取得长足进步,五年来,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海曙外国语学校、文体中心、广安养怡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民生工程投入使用,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指数也不断提高。
“人文海曙”焕发崭新活力
老街改造后成宁波“金名片”
老宁波人都知道,海曙区不但是宁波的核心区域,更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这里蕴藏着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五年来,海曙区做好“新”与“老”的结合,让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海曙”。
在很多人眼中,一些城市的老街是破破烂烂的,很多人不大愿意到这些老街去,去了的人可能还会后悔。为了扭转这种传统的观念,海曙区在“十二五”期间对辖区内的7条历史街区进行了改造、保护和提升。
改造后的历史街区,成为了宁波城里响当当的“金名片”。如“鼓楼沿”的古玩交易、图书、旅游信息服务一条街;郁家巷历史文化街区被改造成集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街区——月湖盛园
,成为一处延续人文历史脉络和保存历史记忆的区域。“我们的保护提升都是有特色的,不是简单的翻新、重建,有的街区以商业为主,有的以居住为主,有的以文化为主。”彭朱刚称,海曙区在对历史街区的改造过程中,考虑到了它们自身的特色,让老街焕发出新颜。
展望“十三五”
打造创新、智慧、人文、幸福之区
站在成绩单上展望未来,“十三五”开局之年,海曙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契机?
“‘十三五’的目标已经确定,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主要打造四个‘区’,对我们至关重要。”
彭朱刚口中的四个‘区’,即“创新之区”、“智慧之区”、“人文之区”和“幸福之区”。
“要让传统产业插上创新的翅膀。”彭朱刚表示,传统产业也是海曙经济的基础,要充分利用海曙区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除了传统产业要创新,还要创造一些新的平台,比如金融小镇、留学生创业园、文化创业园等。“这些平台建设肯定可以插上另外一只翅膀,这两只翅膀越来越硬,海曙区创新之区建设才会越来越有成效。”
智慧之区要把互联网+的产业作为基础,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把信息、互联网等相关的技术运用好,这样才使我们城市管理更有效,为民服务更有效、公平。
人文之区打造方面,不仅把外面的形象做好,更应注重文化产业的打造,更应注重人的思想,文明素养的打造,内涵和外形才能融为一体,人文之区才能符合它的称号。
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高不高,是衡量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点。彭朱刚称,接下去海曙区要按照“社会管理创新领跑全市”要求,推动公共服务从公平普惠向满足需求转变,全面提升海曙居民幸福指数。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