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治水拆违换天地 景美心齐路子宽
——安吉鲁家村喜迎“三变”
2016年02月13日 03:44:4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邓国芳 通讯员 干雪峰

   浙江在线02月13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邓国芳)鲁家村变了。

  回村过年的村民,进村拜年的亲戚,还有慕名来看小火车的游客,都会发出如是的感慨。就连自小在鲁家村长大、如今已年逾古稀的老支书吴金龙,也总是忍不住对来客说:“变化大啊,可谓翻天覆地呢!”

  山不够高,树不够茂,水不够清,当年安吉鲁家村没有景。唯一的优势,就是距县城中心仅20分钟车程。在安吉,山清水秀的地方太多了,像鲁家村这样的地方,实在有些平凡。

  “鲁家村再不变,我们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无法向后人交代。”2011年,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下定决心,要抛开过去的老观念,努力追赶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时代。

  几年间,鲁家村的景变了。

  年过七旬的村民葛金林,他的家在大路桥自然村。在这里,记者放眼望去,屋舍俨然,庭院整洁,色调统一。泥土茅草的低矮夯土墙,分割出庭院和停车场,加上路灯杆挂着的红灯笼,别有一番风味。“共拆除78栋、6302平方米的违建!”吴金龙说,原来,告别了脏乱差,鲁家村也蛮美的。

  变美的,还有门前的鲁家溪。正月初五,阳光正好。亲水平台上,坐着不少游客。“以前的鲁家溪,河床里都是垃圾,碰到下大雨还要发洪水。”村委会主任裘丽琴说,2014年,结合省里的中小河流治理,鲁家溪迎来了新生。

  渐渐地,鲁家村的人变了。

  鲁家村,2200多人、610户村民,没有一人姓鲁。明末清初的战乱后,这里迁来一帮手艺师傅,荒废的家园得以重现生机。能工巧匠皆以鲁班为祖师爷,“鲁家”,便成为新的村名。

  走到新开挖的鲁家湖畔,用力推开5米高的木雕大门,占地2200平方米、造型别具一格的文化中心,盛装着鲁家人的历史和骄傲:博大精深的木艺和红妆文化。“场馆本身,馆里的每件木制品,包括这抬精美的花轿,都出自本村师傅之手。”裘丽琴说。

  变化,还在人心。2011年末,验收组来了。鲁家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败在此一举。裘丽琴看到,有位走在验收组前头的村民,弯腰拾起一个塑料袋,悄悄捏进手心里,没让验收组看见。又有一年,为了一处乱堆的砂石,村民们与外来的泥水匠吵架了……

  再后来,鲁家村的路也变了。

  这几年,村民总爱说个笑话:村里能人方钦江,2012年春节回乡时,居然迷路了。因为路旁溪边的低矮破旧房屋,曾是他印象最深的老家路标,但突然间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村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标准篮球场、文化舞台……那年,激动万分的乡贤们当即筹资300多万元,捐给村里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鲁家村的发展,也走上了新路。虽然没有好山好水,但有一万余亩低丘缓坡。创建美丽乡村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这里集聚了18家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4000多亩低丘缓坡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村民们自豪地说,连低丘缓坡,流转租金都达每亩500元。

  正说着,村民们催促记者去看小火车。原来,2015年,鲁家村规划建设了一条长达4.5公里的轨道小火车环村观光线,以此串起沿线的家庭农场和“一湖三中心”。“村里开起小火车,恐怕在全国都是新鲜事吧。”葛金林转过头问记者,“鲁家村的发展变化,是不是很神奇?”

标签: 治水 安吉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