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2日讯 50年前,为了家乡的建设,他们背井离乡,移民远方;50年后,寻着那个魂牵梦绕的城、那段血浓于水的情,他们跨越600里路,回到了这片50年来日思夜想的故土。
这两日,鸠坑乡晨光村迎来了110余位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全是50年前从晨光村移民到江西的淳安人以及他们的后代。说他们是客,那是因为这群人有很大一部分已经50年没有踏足这里;说他们不是客,那是因为他们的祖辈曾世代生活于此,这里才是他们的根。
血浓于水:当年,移民江西后,为了牢记家乡人,铭记故乡情,他们将自己所在的两个村也命名为晨光村,于是就有了江西省鄱阳县晨光村和浮梁县鹅湖镇晨光村。千年等一回那是传说,50年聚一次,三个晨光村的人实现了!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故乡人,鸠坑乡晨光村的村民们早早地开始准备起来。鸡蛋、面条、大骨汤……一道道贵客临门才有的食材早已准备就位。
穿新衣、敲锣鼓、燃鞭炮……一种种特殊的迎客方式也再一次出现在这个普通的小山村。
“你叫什么名字?你的父母亲是谁?”这种看似粗鲁的打招呼方式却成了三个晨光村人相聚时的聊天主旋律。50年的时光,当年那一个个稚嫩的面庞上早已碾上了苍老的皱纹。互相之间无法辨识的情况下,那口亲切入髓的家乡话瞬间便将这些同根却50年不见的人儿拉到了一起。
儿时的伙伴暮年重聚、昔日的邻居再次回首,这一段段跨世纪的相遇,直叫相谈人泪眼婆娑,不由自主手足相依。
淳安是他们的家,晨光村是他们的根。50年来,他们如何想念家乡人,如何诉说家乡情?
请看、请听……
余革红:64岁,移民时14岁
“移民那天,岸上的呼唤着,你们常回来看看!船上的人哭喊着,你们要记住我们!而我没有哭,那时的我还是个孩子,憧憬着对新目的地的好奇与未来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乡愁日渐浓厚。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江西的三任省委书记都到访过移民村,他们说,淳安的移民吃苦耐劳,推动了江西的发展,是江西人民的榜样!作为移民者中的一员,我很自豪,我们没有给家乡人民丢脸!”
严远唐:81岁,移民时31岁。
“离开时,我们全家共6口人,当时只拿了几只装衣服的木箱,几个碗筷,还有国家发的每人五元钱。我时常梦到这里,感觉那才是我的家。”
徐言龙:60岁,移民时10岁。
“这次回来,我在村口遇到一个村民,只是稍稍谈了几句就勾起了许多记忆,两人一下子就掉了眼泪。刚刚走了下,发现以前自家的一幢老房子还在,想起了自己儿时在门前玩耍的情景,很伤感。”
徐青苗:53岁,移民时3岁。
“我移民到江西后,遇到了从这边过去做事的老公,于是又嫁回了鸠坑的晨光村。我是两个晨光村的人,我现在会经常帮着两边的晨光村人联系,他们互相之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也都会去帮。这次的团聚,我是东道主,要招待好他们。”
五十载魂牵梦萦思乡心切,
六百里山水相连归家团圆。
金山故里青春年华记忆中,
晨光新村寻根问祖故地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