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旅游电商霸王条款多 消费者异地维权真的好难
2016年03月10日 09:45:15 来源: 现代金报 记者 叶佳

   浙江在线03月10日讯 如今,打开电脑、拿起手机,足不出户就能在旅游电商平台上规划好旅程,预订好出行产品,这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动作”。消费者本想享受一番在线旅游的便利,却没想到等来的是“人在囧途”的维权难困境。

  在网上预订了两张机票,发现地址填反了,结果3000多元的机票费只给退了300多元;网上预订的航班当天被取消,不仅没有提前接到通知,而且机票都不给改签和退;提前订了去法国的跟团游,当地爆发恐怖袭击事件想退团,结果只能退10%的团费;宣传的服务与实际体验不符,却投诉无门……

  “互联网+”时代来临,旅游电商究竟归谁监管?跨区域管辖难题如何破解?如何让游客真正享受到便捷又安心?

  [市民投诉]遇不可抗力,被扣取高额服务费

  之前,市民李女士想带着家人去韩国游玩,就在某旅游网站订好了韩国济州岛+首尔行程的跟团游,不料韩国爆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因为担心健康与安全问题,决定取消赴韩国的旅游计划。

  “原以为只是损失一点点费用,可问了下旅游网站,被告知只能退10%,真是既纠结又无奈。”李女士对这种处理结果表示无法理解,“MERS属于不可抗力,不是我们所能预想到的,这样处理对我们消费者太不公平了。”

  和李女士的遭遇一样,市民陈先生一家本来准备去法国自由行的,在一家旅游网站下了跟团订单,但看到法国爆发了恐怖袭击的新闻后,他决定取消行程。和旅游网站沟通后,他却傻了眼,“居然只退我十分之一的团费,他们的理由是,那边要走的行程是安全的,他们已经提前预订了机票酒店,已经产生费用了。可是,再怎么说,这也是突发,双方各承担一半应该需要吧?”

  市民吴女士也向记者抱怨,她去境外旅游,在网上预订的航班当天被取消,不仅没有提前接到通知,而且机票都不给改签和退,“这不明摆着是巨额服务费吗?我家里有急事,肯定得这几个小时内的航班走,跟着旅游公司的话,所有事情都被耽搁了。”

  [电商数据]旅游合同的退订成投诉主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的投诉比比皆是,与网站宣传不符、不断带你去购物、甚至提前预订好的宾馆临时调整等都是投诉的重点。那么,到底哪一类的投诉最多?昨天,记者也采访了多个在线旅游网站。

  “被投诉的纠纷中,绝大部分是由合同引发的。”某网站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合同的退订是纠纷和引发投诉的主因,比如去巴厘岛玩,当地发生航班延误,我们认为是共同承担的,但很多旅游者不愿意承担任何费用,即使合法合规,因为从我们这方来说,旅游商品是提前采购的,不管你有没有出去,成本都是产生的,不可逆的。

  但是从投诉人群中的反馈是,在线旅游企业单方面违约,往往拒绝承担相关赔偿责任,但如果是消费者单方面改变行程违约了,则会被要求承担高额的费用。

  此外,客人的主观感受和商家对旅游产品的描述不符的投诉也非常之多。比如一些比较小的旅游电商,还不成熟,往往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对一些产品夸大其词,在广告这块虚假宣传,比如宣称无购物点却都是购物点。“电商的模式是处于桥梁的模式,只提供平台的业务,一些小的旅游电商对产品的真伪不具备较好的判断能力,对后期服务也不追踪,这类投诉就特别集中。”一大型旅游电商负责人和记者透露。

  记者了解到,的确,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纷纷触网,大到资本运作的旅游电商信息平台、小至传统旅行社的在线订购业务拓展,乃至个人开设的网站、微店。互联网带来了商机,拉低了旅游企业的门槛,同时旅游电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参差不齐,导致投诉增多。

  [主管部门]异地维权很难,很想有办法去解决

  本想享受在线旅游的便捷,却没想到成了“人在囧途”。不过,更让消费者烦恼的是,他们遇到这些问题,往往还在本地的投诉主管部门无法得到解决,因为,这涉及到跨区域的调解。

  昨天,记者咨询了宁波市旅游质监所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旅游部门主要管理的是本地的旅行社,关于在线旅游维权方面,需要找宁波市消保委维权。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消保委。

  “你好,我在网络上下单了境外团,但是我遇到纠纷了,想投诉。”

  “你这个下订单的网站是宁波的吗?不是的话,我们很难调解。你需要找网站注册地或者服务所在地消保委调解。”这位工作人员很直接地表示,“我们也没什么办法啊,隔地维权确实很难。如果真的要调解,需要旅游商配合来我们这里,和消费者面对面,但是法律规定是当地调解原则,异地确实是比较吃力。”

  [专家]

  消协应和电商平台联手

  跨地区打击不良商家

  记者采访发现,因为维权成本太高,使得很多消费者放弃维权,这也变相降低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在线旅游维权难问题,能有好的方法去破解吗?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副主任何镇飚教授。

  何镇飚说,随着黑龙江天价鱼事件不断引起公众的关注,电商旅游产品近期也成为了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旅游产品有特殊性,所以要加强对消费者售后服务反馈的重视,旅游管理部门也可以从服务结束以后的评价,来对旅行社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

  消费者协会对服务的发生、中间经过的地点以及最后的目的地,进行相关投诉的管理,所以如果这个活动行为不是在宁波发生的,旅行社呢也不是宁波的企业,那的确存在着投诉困难的问题。

  “通过网络进行的旅游电商,可能存在问题的变数就更多一些。消费者怎么做呢?对于电商平台,电商就应该提供给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旅行社的资质证书,如果电商平台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旅行社的资质证明,那么平台就是免责的;反之,如果电商平台不能提供旅行社的资质证书,那么他是负有连带责任的。”何镇飚说。

  何镇飚建议,一方面,旅游监督部门应该起到监督、管理、培训、引导的作用,运用行政和市场双管齐下的手段,履行职责;另一方面,消协和电商平台应联手、跨地区打击不良商家,进行旅游服务公司的信用审核,严惩不良组织;同时,消费者也要有一双“慧眼”,防患未然,警惕低价陷阱。

标签: 旅游 维权 责任编辑: 冯一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