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6全国两会 正文
代表委员的“药方”:精准施策补短板 打开发展空间
2016年03月11日 21:50:06

  2015年岁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这份长达万余言的重要文件,对未来五年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吹响了脱贫攻坚“冲锋号”。一份历史答卷正在书写——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杨楹摄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孙亚华)“补短板”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务之一,其中“如何解决民生短板”是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广泛热议的话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明确提出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在两会期间,各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短板”提出解决方案。

   造血和输血相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工作要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在现行标准之下,中国还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不含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至少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补短板”的重要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小建表示:“一方面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一方面又要坚持把造血和输血相结合,这也是多年来扶贫工作所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田岚也有相同的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农民真正告别贫困,真正走向富裕,还要从发展产业、让他们掌握技能做起,还要真正让他们投身到整个经济建设中间去。”

  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指出,解决长期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重视“造血”功能,防止脱贫再返贫。

   调整再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稳定收入就涉及到我国另一民生短板“收入分配问题”。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2,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近年来民生政策较好地改善了收入分配结果,不过0.462的基尼系数本身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反映了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的现实。”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认为,这一差距尤其体现在城乡差距上,部分普通劳动者还没有充分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对此,刘长庚建议,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使劳动收入比重稳定在50%以上,切实做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同时,调整再分配结构,加大再分配力度。

  刘长庚认为,个人所得税应重点向资本所得倾斜,避免个人所得税变成“工薪税”。

  “社保也是调节二次分配的重要工具,”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称,“但是当前社保缴费比率过高,社保基金收支矛盾明显,制约其再分配发挥的作用。”

  他建议到:“‘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比例,提高国企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等举措尽快落实到位。”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等代表委员表示还必须在持续扩大就业,以保证百姓收入可持续。

  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展望今年及“十三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加大就业岗位供给的有效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表示。据统计,2015年,我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由此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1400多万。“下一步仍要继续加强对创业者的创业扶持,比如提供贴息贷款,减免相关税费以及提供办公场所等等。”

  “解决就业问题,既要发展增量,让新增岗位满足就业新需求,也要尽可能地保持存量。”在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李川看来,在经济结构转型、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注入新技术、新工艺、新商业模式,实现“扬弃”而非“抛弃”,“既保持原有就业,又能增加新的就业人口。”

  “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其从单纯靠体力就业转变为靠技术就业。”林峰海代表称,为此应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创新建立“企业订单、机构列单、群众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机制,以用工需求为导向,让劳动力供给结构更优。

  促进大学生就业也是社会重点和代表委员关注的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朱道弘认为,高校应重视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流大学,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

   “财政补贴高校,免费让贫困生上大学”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这其中也有不少短板需要攻克。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建苹表示:“目前,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的经费投入差别很大,导致硬件建设有差距,在争取科研项目时的话语权也就大不相同。”

  她表示:“国家对高校的经费投入不能‘喂偏食’,长此以往,会陷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恶性循环。在高校建设上,国家应该有针对性地补齐这块短板。”

  与此同时,贫困生上不起大学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目前高校大部分专业学费都在每年5000元左右,医学、艺术等专业则更高。而2015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1422元。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贫困家庭而言,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已远远超出了其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表示:“免费让贫困生上大学,是改变这一现状的良策。”

  除了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普及教育的推进也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乡村教师的缺乏是阻碍这一政策全面落实的“短板”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明经华曾是江西一所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据她说,在很多地方乡村教师供不应求。

  针对这一问题,3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通过“部长通道”时给出了答案。他提出,去年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这个计划包括多项措施,比如输送更多的优秀教师、乡村教师补贴政策等。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杨静涛
相关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