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 一件旧衣服,不扔挤占空间,扔了怕被人重新买卖,捐又不知道往哪里捐。怎么办?
旧衣捐赠无“门”,是不少都市人的“烦恼”。如今,快速淘汰的旧衣服成了一种新的消费垃圾,如何处理废旧衣服成为人们在生活中深感头痛的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有近30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
去年9月,我市正式实施“旧物循环计划”,为以旧衣物为主的废旧物品提供了二次利用的公益平台。半年多来,仅回收旧衣物就已经超过5万件。
在半年的时间里,“旧物循环计划”已经赢得了一批铁杆粉丝。然而,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信任危机也随之而至。大家捐赠的旧衣服去哪了?有人愿意用旧衣服吗?这样的公益行为能走多远?……一件小小旧衣,引发的公益烦恼不止一点点。
“绿色小屋”聚随手公益
在湖城金泉花园,张奶奶正领着小孙女往一个“绿色小屋”里放衣服。
“来,把衣服从这个‘嘴巴’里投进去,我们就能帮助有困难的人了。”张奶奶扶着孙女的手,把两大袋衣物放进去,一边还叮嘱孙女,“芸芸要记得,以后把自己不穿的衣服都包好放到这个‘绿色小屋’里,让叔叔阿姨拿去献爱心。”
这个名为旧衣物捐赠箱的“绿色小屋”,由市慈善总会美欣达慈善超市和捐赠物资接收管理中心投放。目前,首批20个捐赠箱于今年2月底前投放到天盛花园、中大绿色家园、美欣家园等16个小区。
其实,早在去年6月,我市就启动了“旧物循环计划”,动员市民积极捐赠旧物品,既解决市民因旧衣、旧家电、旧家具等旧物丢弃可惜又无处可捐的问题,又促进旧物循环利用和发展慈善事业,营造人人参与慈善、家家低碳环保的氛围。
从去年9月开始,“旧物循环计划”正式走进社区,在每个社区设置了简易的废旧物资回收筐,并安排专人定点定期回收管理。
张奶奶就是“旧物循环计划”的铁杆粉丝。每到换季时,她就会把家里每个人的旧衣物清洗整理,分类打包,然后送到社区居委会。
三代同堂的张奶奶,家里共有6口人,每个季节淘汰下来的旧衣物如何处理是她最头疼的事。“生活条件好了,每个月都要买新衣服,淘汰下来的旧衣服也不像以前那样能送人了。”她说, 6个人的衣服把衣柜塞得满满当当,尤其是孙子孙女的衣服,多得堆满了车库。
之前,她也曾把旧衣服卖给收废品的,但是自从听说有些不良商人会把旧衣服收去后稍作整理再卖后,她就宁可让衣服留在家里发霉。
看到社区里发来旧衣物回收的宣传单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送去了3包旧衣物。“终于给旧衣服找到了好去处。”让她高兴的是,家里堆积如山的旧衣物找到了解决办法,还随手做了公益,心里特别敞亮。“服装类旧物一概接收”的捐赠标准,让许多市民成为这一随手公益的参与者。
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市慈善总会美欣达慈善超市和物资接收管理中心共收到旧衣物5.25万件,而且捐赠量还在不断攀升。有些居住在县区的市民还特意开车送来旧衣物。
为了方便市民,统一慈善标识、更加便捷的旧衣物捐赠箱出现在了湖城的部分小区,随时接受市民们的爱心之举。
而这些被投入到“绿色小屋”或回收筐的旧衣物,在经过市慈善超市工作人员的分拣后,符合条件的被杀菌消毒,然后挂上衣架,摆放在超市门口的特定区域,供有需要的市民挑选。
直接救助成“爱心软肋”
有了卖废品的经历,张奶奶对于捐赠衣物的关注,延续到了后续处理。
每次去慈善超市买东西,她都要看看外面摆放的旧衣物有没有更新,有没有人领。“衣服更新挺快的,就是领的人不多。”对于旧衣物不太受人待见,张奶奶有点忧心。
慈善超市的一份统计显示,张奶奶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到2015年年底,共收取捐赠旧衣旧物4.2537万件。超市从去年11月中旬起实行旧衣物免费发放,一个月内直接被领取的旧衣物只有215件。接收与救助的“剪刀差”不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旧衣物真的不受欢迎吗?“需要旧衣物救助的群体本身就小。”市慈善超市工作人员小陆坦言,由于贫困程度和受助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目前在城市中,愿意接受旧衣物救助的主要是老人、低保家庭、外来民工、五保户和残疾人,受众面有限。
此外,捐赠物品和救助需求不符也影响了旧衣物直接救助工作的效果。“从3个多月的工作情况来看。男装的需求较大,但捐赠男装的寥寥无几。”小陆说,超市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 100件回收的旧衣物中,男装大概只有几件,其他多为女装和童装,而且女装又以年轻人的居多。“回收的衣物有的成色很新,款式和质量也不错,我们以为会很受欢迎。但实际上,来领取旧衣服的多为老年人,这些衣物也就搁浅了。”小陆呼吁,希望市民能多捐赠一些男性的旧衣物。
从上午10时到11时,记者在慈善超市门外蹲守了1小时。在这1小时内,共有6名市民在摆放了旧衣服的摊位前驻足挑选。除一名中年男性外,其他都为老年人。他们共选走了7件衣服,其中各式男装5件,老年女装外套2件。“我是外地来打工的,在建筑工地上班,衣服很费。听说这里有免费拿就来挑挑看。”这名中年人说,平时的工资都寄回老家给子女读书存着,一年也舍不得买几件衣服,从工友那里听说慈善超市有免费的旧衣服可以拿,特地来看看。“就是男装有点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间宽松的,上工穿正好。”
看到架子上没男装了,他还走进超市向工作人员询问仓库里有没有男装,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还把电话号码留在了超市,希望有男装了能通知他。
在超市工作人员登记的需求表上,记者发现,绝大多数为男装。“男装很受欢迎。”正在值班的一名超市工作人员说,即使是一些看上去很不怎么样的男装,只要挂出去,基本上都会被拿完。
“爱心账户”倡扶贫济困
捐赠的多,直接救助的少,这样的情况必将长期保持下去。那么,这么多没人理睬的旧衣物去哪了?“淘汰下来的旧衣物被环保科技公司用于再生利用了,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爱心会变成‘垃圾’。”市慈善超市负责人沈主任说,启动“旧物循环计划”之初,就和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签订了协议,由对方支付一定的费用来回收淘汰的旧衣服,而产生的费用又可以救助困难群众。
据了解,那些被回收的旧衣服将集中进行纤维化处理,制成无纺布、再生手套、路基布等,一些被应用于东北大棚防冻覆盖,一些纯棉面料纤维化后还可以用于加工服装。
记者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旧衣服的回收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价值。据统计,每吨旧衣服回收利用后,可生产0.99吨无纺布或0.99吨分色棉纱,等于节约了1.1吨纺织原料或0.8吨棉花,同时还节约了生产同等无纺布35%的能源,节约生产同等棉纱20%的能源。
旧衣物实现了变废为宝,也解决了旧衣物回收过程中产生的仓储、运输等费用,更实现了回收链条的顺利流转。而出售旧衣物获得的费用也建立起了专门的爱心账户,用于救助弱势群体。目前,账户里的爱心资金已经超过1万元。
为低保户购买年货,给贫困老人送上日常用品,帮残疾人朋友添置过冬衣物……这一系列的善心之举中,都有旧衣物回收爱心款在发光发热。“如果哪里有旧衣物需要,也欢迎大家和我们联系,我们肯定先满足直接救助的需求。”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回收的旧衣物以先满足救助需求为原则,之后淘汰的再进行再生利用。
正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旧物循环计划”之际,“绿色小屋”却出现了“双胞胎”,更引起了市民对旧衣物回收是生意还是公益的质疑。“绿白相间的旧衣回收箱,和慈善超市的‘绿色小屋’很像,而且出现时间比‘绿色小屋’早,上面就标了‘垃圾分类’之类的宣传字样。”市民李先生说,有很多市民往这个回收箱放旧衣物,大家都认为这就是慈善超市设置的,直到跟社区里的工作人员确认后才发现这是一家公司投放的,“让我有种受骗的感觉。这到底是做慈善,还是回收卖钱?”
和李先生一样,不少市民向市慈善总会反映了这一现象。“我们的‘绿色小屋’不仅有慈善总会的标志,还有慈善超市的字样,以及捐赠热线,市民们在捐赠衣物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如果实在分辨不清的,欢迎直接将衣物捐赠到慈善超市或所在的社区办公室。”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
他说,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一个大趋势,它及时解决了居民旧衣物无从处理只能扔掉的窘境,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又帮助政府承担了垃圾分类的负担,还减少了焚烧衣物给大气所带来的污染。为了把好事办好,希望政府能加强指导和监督,让其健康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