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助力南湖“五水共治” 清华专家将瞄准河道淤泥“顽疾”
2016年04月14日 10:08:30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徐群华

   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 “五水共治”推进过程中会遇到淤泥处理难等问题,南湖区运用科技力量,依托大院名校等平台,创新破难,闯出治水特色路,提升“五水共治”实效。近日,清华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水利系博士生导师方红卫教授一行来到新丰镇横港村,实地察看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南湖段)淤泥堆放情况,为今年市水利局与清华大学合作项目关于河道淤泥处理研究奠定基础。此举也将为南湖区破解河道工程淤泥处置难提供有益探索。

  “淤泥处理难是目前河道工程普通存在的问题。”南湖区水利局局长邹伏明告诉记者,每个河道工程中产生的淤泥成分都不一样,早年有部分用于砖瓦厂制砖,但随着近年来砖瓦厂的关停,淤泥处理最常见的是堆塘方式。

  新丰镇横港村用于堆放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南湖段)淤泥的100亩泥塘内,暗黄色的淤泥呈龟裂状,“这个塘堆满也只能容纳22万方淤泥,而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南湖段)整个工程的初步设计显示,产生的淤泥将有91万方,这些暗黄色的淤泥颗粒小,如果用于堤防填埋,一下子就冲掉了。”邹伏明介绍,没有好的出路,只能堆放着,一个泥塘至少要过两三年才能重新利用,而重新利用最多也就种种毛豆等旱地作物。

  南湖区水利局副局长王靖宇表示,此次清华大学专家实地察看、研究,也是就化解嘉兴河道淤泥处理难题的首次实地对接,今后还将深入探寻可持续的资源化利用良方,这也将为南湖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曙光。

  其实,在南湖区“五水共治”工作中,一直伴有大院名校“智力”推动的身影。

  去年,南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其中不乏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先进治理技术。南湖区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署了《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作为南湖区人民政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顾问方,参与南湖区相关会议和调研及治水技术指导,协助政府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策划和督导。其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生物膜技术处理在新丰镇杨庄、乌桥以及大桥镇云东3个农村新社区农村生活污水项目中加以运用,效果显著,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作为南湖区“五水共治”的一大特色,目前广泛运用于南湖河道水质提升的狐尾藻也是与大院名院合作的成果。前年和去年两年时间,作为南湖区科技项目,由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嘉兴市南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南湖区生态环境类重大专项《河道氮磷污染减控和水质提升技术集成示范》,成效明显。全区一个规模养殖场和21条河道用狐尾藻改善水质,河道生态自净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周边居民明显感受到水质逐步变清,夏天不再有臭味,小鱼小虾回归水体,生活环境变美。

标签: 五水共治 清华 淤泥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